活动预告丨妈妈必看:30%产妇会出现尿失禁,严重时不治疗伴随终身!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尿失禁的疾病认知,国际尿控协会(ICS)于2009年起,将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定为国际尿失禁周,在此期间将展开各种活动进行尿失禁的疾病宣传,旨在为尿失禁患者提供专业的帮助。为了帮助更多的女性充分认识“尿失禁”的知识,我院妇科专家将在开展“关爱女性,关注尿失禁”义诊活动,快来看看吧——

  时间:6月28日下午3:00-5:00

  地点:广医一院门诊二楼大厅

  形式:妇科泌尿专家现场免费义诊咨询,届时还有部分患者前来分享她们的诊治经验。

  

张晓薇

医生代码:03101

职务:妇产科科主任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 妇科肿瘤、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与子宫脱垂的诊治和女性不孕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尿失禁与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产后3个月还漏尿,赶紧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初为人母的日子,相信新妈妈们的感觉,除了开心,还会觉得各种累,每天面对的不再是鲜花礼物、甜言蜜语,而是喂奶、换纸尿片、抱孩子。

  更糟糕的是,身体还出现了“难言之隐”:打个喷嚏、或开心一笑,就会漏尿。

  妇科专家张晓薇教授说,大约有30%的新妈妈会出现一大笑或咳嗽,就会忍不住尿出来,这在医学上称压力性尿失禁

  人为什么能憋住尿,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肛门、阴道周围有一群盆底肌肉、韧带和筋膜,像吊床一样支撑着子宫、阴道,兜着尿道。

  如果盆底肌肉力量够,筋膜组织健全,就能支持尿道对抗腹压,从而使尿液不会在突然增加腹压的情况下,被挤压出来。

  当这个吊床结构遭到损伤时,人体的控尿能力便会降低,以至于当咳嗽、大笑或锻炼时等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尿液就会因腹压的增高,从膀胱中被挤压到尿道,并顺着尿道禁不住尿出来。

  产妇之所以会出现尿失禁,这是因为怀孕时子宫增大,腹压增加,以及怀孕期间孕激素的作用等,使得盆底肌松弛,并且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会有一定的损伤。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产妇就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上,还有不少孕妇在怀孕晚期就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张晓薇教授认为,新妈妈们不要一出现症状,就特别紧张。

  因为,大多数人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自然恢复,过了产褥期(产后6~8周)后,这个症状就会慢慢改善

  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改善得不太好。张晓薇教授表示,如果产后3个月还有这种情况,自然恢复的机会就很小,如果那时不积极治疗的话,将有90%的几率会终身伴随着尿失禁。

  好比皮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盆底肌肉等,会逐渐变得更松弛,所以如果产后三个月还有尿失禁,就该找医生积极治疗,否则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生二胎,更要小心!

  如今,二胎妈妈越来越多,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生二胎的产妇,其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会明显高于生一胎的

  并且,经阴道分娩(即顺产)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不过,虽然剖宫产比顺产发生尿失禁几率要低,但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盲目地选择剖宫产。要知道,剖宫产毕竟不是自然生育过程,而且剖宫产也有一定的危险,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尿失禁,却带来剖宫产导致的其它问题,这很可能得不偿失。

  

  除了跟分娩有很大关系,长期咳嗽、干重活的人,因为会导致腹压增高,所以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也会较高。

  还有就是肥胖的人,更要特别关注。肥胖的人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机会更大,症状更重,有研究显示,如果减重10%,那么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可以缓解50%

  不漏尿,也要练!

  由于多数女性的盆底肌肉在分娩后6~8周,就能恢复正常。因此,在产后的42天,新妈妈们别忘了去评估一下自己的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

  肌力由低分到高分,被分为5级,有些产妇恢复得不错,盆底肌的肌力可以达到5级,但大多数产妇都是3级以下。

  因此,张晓薇教授建议,新妈妈过了产褥期,也就是产后42天后,才开始进行相关盆底训练。这是因为产后盆底组织充血、水肿,且盆底的神经恢复得不够好,只有过了这段时间,训练才会更有效果。

  凯格尔训练是美国一位妇产科医生提出的锻炼盆底肌肉(主要是耻骨肌和尾骨肌)的方法,它能有效治疗产后尿失禁。

  对于那些产后没有出现尿失禁的产妇,张晓薇教授依然建议要进行盆底肌训练,可以预防今后尿失禁的发生。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问题,

欢迎来参加我们的咨询义诊活动~

  详细报道见:好大夫网

  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医院办公室禾安

  责编:医院办公室阿如

  官方微博:@ 广医一院

  微信服务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官方网址:http://www.gyfyy.com

  预约电话:020-83177190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