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季,我们如何完胜它?

小红妈妈这几天烦恼不已,女儿小红刚感冒咳嗽好些,又发烧了,而且一直喊喉咙疼,查看喉咙发现有些红色的斑点,有米粒大小,接着手上、脚上也出现了一些红色斑点,忙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是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即“手足口综合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其中6~8月份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

患病的宝宝会出现发烧、咽喉疼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伴有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然后,宝宝的口腔、手心、脚心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

  认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长达2-10天。

▶ 初发期(1-2天):宝宝突然发热、食欲减退、咽痛。

▶ 高峰期(3-5天):宝宝的口腔、手、脚、小屁屁上相继长出红色的小疱疹,因为疼痛不适宝宝会变得不爱吃东西,爱流口水,烦躁不安。

▶ 恢复期(6-10天):宝宝的体温与食欲基本恢复正常。皮疹渐渐消退,不留疤,不留色素沉着,丝毫不影响宝宝的美貌。指甲周围感染非常严重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脱甲,但妈妈们不要惊慌,宝宝并不会感觉到疼痛,1-4 个月左右,指甲便会自己长好。

如果手足口病很凶猛,会让宝宝高热不退、头痛、呕吐、抽搐,甚至呼吸困难,发病1-5天还可出现脑膜炎、肺水肿等……极少数病例可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带病毒者。人与人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患儿在患病期间,其口鼻分泌物、粪便及其皮肤疱疹液均具有传染性,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比如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医院门诊交叉感染也可传播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有公认的15字防病要诀:常洗手、勤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

  洗手

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好措施。饭前便后洗手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卫生知识,可是很多宝贝,包括成人都不以为然,其实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好的方法。

  专业洗手七步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七步:手腕处相互揉搓。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本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宝贝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家长应经常处理家里的垃圾杂物、保持干净整洁,早晚定时打开门窗通气,不要长时间让宝贝呆在密闭的空间里玩耍。在季节交替,本病流行期间,免疫力低下、体质较弱的宝贝尽量不去人多、环境拥挤的公共场所。

专家提醒:居室内2-3小时进行一次通风换气。

  勤晒衣被、衣裤

勤晒枕被、衣裤,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家长应定期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衣裤等进行消毒,每日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 高温(大于50摄氏度)、紫外线、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消毒,含氯的消毒液可以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且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

若小儿有发热时,多喝水,体温大于38℃时,遵医嘱服退热药。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性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因口腔有糜烂,孩子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温馨提示:

患手足口病的人群以5 岁以下儿童的比例最高。成年人也有可能患病,有少部分家长在照顾完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之后也被传染手足口病。

通常,我们在感染病毒后可获得长期而又稳定的特异性免疫,但感染不同种类和型别的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手足口病可能得了还会再得,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