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心电|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轻松搞懂 9 大常见问题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家族包括三大成员,分别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速(AT)。因其均具有反复发作、突发突止的特点,且在心电图表现上易于混淆,因而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接下来我们聊一聊阵发性室上速中发病率最高的一个——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无论对人抑或疾病,名字都很重要,包含大量关键信息,AVNRT 也是如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说明它是心动过速,发生在房室结,而且是折返机制。

  1

  房室结在哪里?

  从右心房侧观察心脏,下腔静脉的欧氏瓣延续而成的 Todaro 腱,三尖瓣隔侧瓣和冠状静脉窦组成的三角形,称为 Koch 三角,Koch 三角的顶点,即为房室结所在(如图 1)。

  

  图 1 Koch 三角组成及房室结位置,图中的黄色圆圈即为房室结(AVN)所在

  2

  AVNRT 折返的基础

  我们知道,折返性心律失常形成的条件:(1)解剖学或功能上的折返环路;(2)单向阻滞及传导延缓;(3)激动折返时间超过环路的不应期。

  AVNRT 也不例外,房室结分为功能不同的两条径路(故而称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速度快的快径路β和传导速度慢的慢径路α,快径路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长,慢径路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短。适宜的激动,遇到了快径路的不应期,沿慢径路缓慢传导,激动到达房室结远端后,快径路β已脱离了不应期,快径路被逆向激动然后再沿慢径路前传。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折返(如图 2)。

  

  图 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形成的基础

  这是典型的慢-快型 AVNRT 的机制,其他类型的快慢型、慢慢型 AVNRT 机制和此类似,只是前传和逆传的通路略有不同。

  3

  如何确定房室结形成双径路?

  给予心房期前刺激(S1S2),记录 S2 H、V1V2、H1 H2 等间期的变化,其中 H 代表希氏束,V 代表心室,S2 H2 代表激动通过房室结的时间,H1 H2 代表希氏束激动的间期,V1V2 代表心室激动的间期(如图 3)。

  

  图 3 随 S1S2 缩短而发生的「跳跃」现象,表明了存在快慢两条不同的径路

  随着联律间期的逐渐缩短,上述间期逐渐缩短,在某个阶段,却反常地出现了明显的延长,表明最初的房室传导沿快径路下行,此时已进入慢径路传导,我们称此现象的「跳跃」,意味着房室结不同径路传导之间的变换,此时也常常标志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如图 4,前 3 跳为正常的窦律,沿快径路前传,后 2 跳为房早,依然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而第 6 跳房早,可见 PR 间期明显延长,表明此时的激动沿慢径路下行,后面可见规律的窄 QRS 波心动过速,可见 QRS 波终末的逆传 P 波,提示发作了 AVNRT。

  

  图 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过程,前 3 跳为正常的窦律,沿快径路前传,后 2 跳为房早,依然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而第 6 跳房早,可见 PR 间期明显延长,表明此时的激动沿慢径路下行,后面可见规律的窄 QRS 波心动过速,可见 QRS 波终末的逆传 P 波(箭头所示),提示 AVNRT 发作

  4

  AVNRT 的逆传 P 波部位如何?

  如图 2B 所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发生于房室结区域,上联心房,下接希氏束-心室,心房和心室均非折返环的组成成分。折返激动上传心房形成逆传 P 波,下传心室形成 QRS 波,至于逆传 P 波和 QRS 波的位置关系,则取决于各自传导速度。

  如上传心房速度快于下传心室,则逆传 P 波出现在 QRS 的前面,形成 II、III、aVF 的 Q 波(图 5A);如上传心房速度慢于下传心室,则逆传 P 波出现在 QRS 波的终末部,形成 II、III、aVF 的 S 波或 V1 导联的 r 波(图 5B);如上传心房速度接近于下传心室,则逆传 P 波重叠于 QRS 波内,逆传 P 波不可见(图 5C)。

  

  

  

  图 5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逆传 P 波和 QRS 波的关系(从上至下依次为 A、B、C)

  5

  AVNRT 如何分型?

  我们已经知道 AVNRT 是局限在房室结内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它之所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无非是因为折返环的不同而已。折返环有两条不同的传导径路,快径路和慢径路,很明显可以分成慢径路前传的类型和快径路前传的类型,前者称为慢-快型 AVNRT,也称为典型 AVNRT,后者称为快-慢型 AVNRT,也称为不典型 AVNRT。不典型 AVNRT 也包括慢-慢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这一类。

  因逆传径路传导速度等不同,决定了逆传 P 波和 QRS 的位置关系,慢-快型逆传速度快,因而逆传 P 波常和 QRS 波重叠,快-慢型逆传速度慢,P 波常位于下一 QRS 波前,表现为长 RP 的心动过速,慢-慢型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类型 AVNRT 的体表心电图表现见图 6。

  

  图 6 不同类型 AVNRT 的体表心电图表现

  房室结快径路和慢径路与 Koch 三角的位置关系见图 7,快径路接近 Koch 三角顶端,靠前靠上,慢径路接近冠状窦口,靠后靠下,因而有人据此提出了区别不同类型 AVNRT 的方法,慢-快型 AVNRT 以快径路逆传,因而其逆传的最早激动点在希氏束,快-慢型 AVNRT 以慢径路逆传,因而其最早激动点接近冠状窦口。

  

  图 7 房室结快径路和慢径路与 Koch 三角的位置关系

  但后续研究发现,AVNRT 的逆传出口并未按上述规律分布,且变化差异大,此分类方法逐渐弃用。新的分类方法更为简洁,将其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类,典型者即为传统的慢-快型 AVNRT,心内电图可见 AH/HA(心房-希氏束间期/希氏束-心房间期)>1,HA ≤ 70ms。而 HA>70ms 者称为不典型 AVNRT,包括传统的快-慢型及慢-慢型 AVNRT(图 8)。

  

  图 8 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方法

  6

  AVNRT 的房室关系如何?

  AVNRT 是发生在房室结内的折返,心房和心室均不是折返环路的必需成分,因而 AVNRT 是一个最佳的模仿者,它可以表现为房率大于室率,可以表现为室率大于房率,房室可以分离,AVNRT 可以误诊为房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甚至房颤。图 9 示 1 例 AVNRT 患者的腔内电图,可见 HH 间期固定,而 AV 间期没有任何规律,存在明显的房室分离。

  

  图 9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HH 间期固定,存在明显的房室分离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典型的慢-快型 AVNRT,主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而不典型的 AVNRT,表现为长 RP 心动过速,主要和窦速、房速、慢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除了体表心电图的一系列鉴别方法外,主要需通过心内电生理的一系列刺激方法鉴别,篇幅有限,在此不做展开叙述。

  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AVNRT 的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的治疗和长期的治疗。急性的治疗指心动过速发作期,为求终止发作,包括迷走神经刺激的方法(咽部刺激、颈动脉窦按摩、Valsaval 动作等),如无效可考虑静推腺苷,如有条件,食道调搏终止同时还可提供诊断信息,少数情况下,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紧急电复律。

  既往慢性期治疗还会讨论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孰优孰劣,当前射频消融技术成熟,手术成功可达 95% 以上,并发症少,已成为 AVNRT 的一线治疗。AVNRT 祸起折返,打破折返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问题来了,通过打断哪条径路来实现终止折返呢?快径路还是慢径路?

  既往研究发现,快径路靠近房室结,消融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因而当前治疗方法选择进行慢径路的消融,破坏折返,达到房室结改良的目的。如图 10,P1、P2 是安全的消融靶点,而 A1、A2 需尽量避免。图 11 进一步展示了消融手术中消融导管的合适位置,B 图消融导管位于慢径路区域,是正确的消融方法,A 图位于快径路区域,需避免。

  

  图 10 房室结改良术靶点示意图

  

  图 11 房室结改良术消融导管位置示意(A 图位于快径路,B 图位于慢径路,AC 代表消融导管,CS 代表冠状窦,His 代表希氏束,HRA 代表高位右房)

  9

  AVNRT 的「未解之谜」

  虽然关于 AVNRT 说了这么多,但是仍有一系列问题未能解决。例如,我们一直讨论的快径路和慢径路,并未得到解剖和组织学的证实,大部分人在进行心房刺激时可发现房室结传导的不连续性和「跳跃性」,证实房室结分成了功能不同的径路,但部分病人并未出现房室结传导的跳跃,也能诱发 AVNRT。我们强调 AVNRT 折返环在房室结,但其在房室结内如何折返,我们尚不清楚。

  

  图 1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同折返方式

  图 12 示例提出的多种可能。理论上 AVNRT 的维持和心房及心室无关,但临床中多数表现为固定的房室关系,且室房分离者少,是否心房以某种方式参与了心动过速,尚未证实。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幸运的,通过初步的理论和猜想,虽未能完全认识该疾病,但达到了 95% 左右的治愈率,这在其他领域是少见的。

  参考文献

  1. Kwaku KF, Josephson ME. Typical AVNRT—an update on mechanisms and therapy. Cardiol Electrophysiol Rev 2002;6:414–21.

  2. Katritsis DG, Camm AJ.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Circulation 2010;122:831–40.

  3. Katritsis DG, Becker A. The circuit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 proposal. Heart Rhythm 2007;4:1354–60.

  4. Katritsis DG, Ellenbogen KA, Becker AE, Camm AJ. Retrograde slow pathway con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Europace 2007;9:458–65.

进入心血管时间主页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编辑:任杨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