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亲人、朋友越来越重视运动了。爱运动是好事,但运动创伤也随之增加,尤其是离地面最近的足部受伤的概率更大。在遇到运动创伤后,若因为处理不当而延误了治疗,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影响日后的运动机能。脚踝扭伤后怎么办?踝关节扭伤后康复锻炼该怎么做?怎样才能避免扭伤?本期请运动医学专家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才能让你的脚不受伤。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人们,把身心健康提到更高的位置。为了打造强健的体魄,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许多人把跑步作为首选运动方式。除了跑步技术要求简单,无须特殊的场地、服装和器械外,每个“跑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状态,随时调节运动的强度和频率,这也是跑步参与度高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推广,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跑步热潮。从5000米到1万米的健康跑,到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以及定向赛、越野赛等,各种规格的活动比比皆是。但不少跑者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短期内盲目追求跑量和配速,导致不少人出现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扭伤在骨科急诊最常见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最常见的骨科急诊,据统计可以占到骨科急诊量的10%,占运动损伤病例总数的40%,特别是打篮球、踢足球、越野跑、跳舞等运动的发生率更高,超过80%的病例会累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较男性易于发生踝关节扭伤,但在某些运动项目的调查中发现,女性和男性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比例基本一致。研究发现,11岁~20岁的年轻人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最高,为每年7.2‰,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发病率更高。
发生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关节韧带松弛、鞋不合适、地面不平整、外力致踝关节内外翻等,其中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曾经发生过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容易反复发生
急性踝关节扭伤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不适,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研究显示,虽然半数以上的患者能够自行恢复,但针对运动员的调查发现,仅26%的运动员能在踝关节扭伤后完全恢复正常(无踝关节疼痛、力量减弱或关节不稳)。踝关节扭伤后可能出现关节反复扭伤、慢性疼痛、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及关节稳定性下降,从而容易再次扭伤踝关节,或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如果踝关节不稳的因素持续存在,关节活动时关节面的相互应力将会有所增加,从而增加相应关节软骨的负重和损耗,长此以往会加速关节退行性改变进程,较早出现软骨损伤、关节周围滑膜增生和骨赘增生。远期甚至会影响到踝关节的负重行走能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无法参加体育运动。
踝关节扭伤后,应予以重视,积极康复,避免反复扭伤,争取恢复正常;如无法完全恢复正常,则应积极寻求专业医生诊治,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恢复关节的稳定性,以避免因踝关节不稳导致的远期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脚踝扭伤
记住“POLICE”
处理原则
脚踝扭伤后的紧急处理,曾经广为流传的是“RICE”原则:休息(Rest)、冷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后,目前已演化成“POLICE”原则:保护(Protect)、适当负重(Optimal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相比较而言,主要是强调了早期康复的介入,避免因长时间休息导致的关节僵硬、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并发症。“POLICE”处理原则:
保护(Protect):
当发生踝关节扭伤,首先强调对受伤关节的保护措施。应及时休息,减少/避免受伤下肢负重,可用手杖、腋杖等辅助负重;并尽可能将踝关节置于中立位,用简单的踝关节支具进行包扎固定,以免加重伤情。如踝关节存在明显肿胀、畸形,有开放性创面、出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如无须紧急医疗救治,则可自行采取后续处理原则进行处置。
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
是保护措施的延续,应结合受伤踝关节的情况,考虑踝关节不负重或部分负重。一些研究发现,踝关节扭伤后数天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并给予适当的负重,可以促使踝关节扭伤更快恢复。如对踝关节伤情判断过于乐观,过早负重行走,易致关节肿痛加重;如过于谨慎,对受伤踝关节保护过度,也会导致踝关节早期僵硬、活动度减少,会人为延长损伤后的康复期。多数伤者对何时负重以及负重程度的判断可能存在误解,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
冷敷(Ice):
冰敷或冷敷,应敷在软组织损伤较明显处(即肿痛显著处),每次可以敷10分钟~15分钟,每2小时~3小时可以重复一次。冰敷可以刺激损伤处血管收缩,让组织液和炎症因子渗出减少,从而达到止血、减轻肿胀和镇痛的效果。至于踝关节扭伤后冰敷的期限,目前并没有统一结论,多建议急性期(一般指损伤后3天或一周)尽早冰敷,且急性期不建议热敷。
加压包扎(Compression):
通过包扎实现伤处的制动,使踝关节更加稳定。但包扎的松紧程度应该适中,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导致踝关节肿痛加重;过松则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包扎时踝关节应处于中立位,如此更有利于损伤处的修复。
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伤侧下肢抬高,平卧时稍高于心脏水平即可。以减少流向损伤部位的血液,从而减少软组织内出血和损伤部位的组织液渗出,有利于减轻踝关节肿胀,促进康复。
正确康复可避免
再次受伤
踝关节扭伤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踝关节扭伤一般均为意外损伤,而且女性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女性喜欢穿高跟鞋,再加上其本身脚踝附近的肌肉力量不足。踝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比正常踝关节高40%~70%。所以受伤后通过正确的康复锻炼,来预防再次受伤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的训练
踝关节扭伤之后,很多人踝关节的活动范围都会比正常侧小一些,由于关节的不灵活容易导致再次受伤,所以恢复正常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很有必要。踝关节活动方向有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训练时先从被动活动开始,慢慢发展成主动活动。一般受伤3天后开始练习,活动踝关节至极限范围或感觉轻度可耐受疼痛为止,维持10秒,然后缓慢回到原位,每天练习3组~5组,每组练习3次~5次。
周围软组织的拉伸训练
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的拉伸练习有助于放松腿部肌肉,减轻跟腱和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简单的小腿腓肠肌、跟腱及足部组织拉伸动作可在伤后3天开始进行,合并下肢负重的高阶拉伸动作需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确定开始时间,以不引起疼痛或轻微疼痛为宜。每项练习在伸展位保持20秒~30秒。每天练习3组,每组需练习10次。
周围肌肉力量的加强训练
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所以肌肉力量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加强踝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是重中之重。肌肉力量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如弹力带抗阻训练、固定自行车的抗阻训练、踝关节等速训练等等。肌肉力量练习宜循序渐进,因人制宜,简单动作在伤后1天即可开始,高阶动作需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确定开始时间,以不引起疼痛或轻微疼痛为宜。
为什么会经常崴脚
通常所讲的扭脚或崴脚,绝大部分是指踝关节内翻扭伤。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系统损伤,约占运动损伤的40%。想知道为什么经常会扭伤踝关节,必须对其解剖结构有所了解。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称距骨小腿关节。
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做成的“┍┑”形的关节窝(即踝穴),容纳距骨滑车。由于距骨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由于踝关节内侧的韧带结构坚韧,而外侧的韧带相对薄弱,以致内翻扭伤时出现外侧副韧带损伤更为常见。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时,主要涉及前距腓韧带和跟腓韧带,容易导致踝关节外侧韧带结构松弛,从而影响踝关节的外侧稳定性。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踝关节扭伤经过基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康复锻炼可以重返运动场。但如果运动时再次扭伤踝关节,应警惕发展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届时有必要找运动医学专科医生进行咨询。
除了运动时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外,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意。穿高跟鞋时,踝关节处于被动的跖屈位,跖屈位时距骨后部(距骨前宽后窄)进入踝穴,导致踝穴相对距骨较宽,容易出现踝关节内翻或外翻扭伤。
怎样才能避免扭脚
踝关节的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结构(韧带)和动态稳定结构(肌肉),还与关节平衡功能、神经反射等因素相关。如何避免扭伤踝关节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结合运动损伤的特点,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和运动鞋:
体育运动中有很多急停、急转和短距离冲刺、变向的运动,如果运动场地不平、运动鞋保护不当,很容易导致运动过程中发生脚踝扭伤。中高帮的运动鞋对脚踝的保护相对较好,或者采用适当的踝关节支具,也会明显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遵从体育运动规则、远离恶意犯规:
运动规则往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运动参与者,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动,远离恶意犯规者,是避免主动或被动踝关节扭伤的有效方式。
热身运动不能省:
运动前需要充分活动全身肌肉、关节,达到预热效果,从而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避免损伤。踝关节是下肢负重运动中的重要环节,是踝关节扭伤发生的重要诱因。
运动强度适量:
遵从运动规律,充分认识自身的运动能力,参加强度合适的运动项目,可以避免机体超负荷运动,减少肌肉、关节的运动强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运动时集中注意力:
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容不得丝毫懈怠。特别是像打篮球、踢足球等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如注意力不集中或身体疲劳,会导致人运动反应变慢,不足以应付复杂的运动场面,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
陈世益 华英汇 李云霞 张健 姚伟 马魁
图/源自网络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