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蚊虫密度即将达到高峰,天儿热需防火防晕防蚊虫

  “直接往我身上撒把葱花香菜,就可以上桌了..." 这几天北京的持续高温,让这句话在健康北京的朋友圈刷屏 ....

  但,这还不是最糟心的,更糟心的是,这个夏天还有无数磨人的小妖精让人实在爱不起来,它们的声音你一定认识,嗡嗡嗡嗡嗡……

  不过你以为现在蚊子已经够多了?

  根据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北京市每年4月底至5月初越冬蚊开始复苏,蚊虫种群数量开始增长。气温的升高,降雨频率与雨量的同步增长,都十分有利于蚊虫的孳生,蚊虫密度将持续上升,7月下旬至8月上旬蚊虫密度达到高峰

  虽说夏天被蚊子咬是常事儿,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健康北京一样发现,被蚊子咬后,每个人身上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被咬后的包也是千奇百怪↓

  那么问题是,为啥有人被咬后又肿又痒,有人却只有个小红点儿仿佛没事儿人?快听听专家咋说……

  体质不同是被咬后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放军第309医院皮肤科主任梁晓博解释,蚊子在叮咬时会分泌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至被叮咬处,以便蚊子“大块朵颐”。我们觉得痒,主要由于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种免疫反应引发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从而产生肿胀瘙痒。

  被叮咬后,有些人被叮的部位又肿又痒,有些却没什么太多感觉,主要原因在于个人体质不同梁晓博称,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红肿、瘙痒的程度也就各有不同。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梁晓博解释,被同类蚊子叮过一次,有的人体内会产生抗体,下次再被叮时反应可能就较大;但多次被咬,抗体也可能产生“综合”,从而减弱过敏反应。

  被叮咬后除了挠还有别的办法吗?

  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小红丘疹,瘙痒,红斑,风团,严重时还会出现水泡、脓肿等;抓挠后还会产生二次损伤,出现皮肤破溃、出血等症状。我们也知道,蚊子还会传播登革热、疟疾、日本脑炎等疾病,光挠解决不了问题呀~

  专家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叮咬后的不同程度来处理:

  程度较轻:可涂抹清凉油等减少瘙痒、红肿;

  程度较重:应当及时就医,可进行局部清创,涂抹抗生素药膏,激素类药膏等。

  逃离蚊子魔爪 六大妙招不可少

  1、常洗澡,及时擦去汗液,保持皮肤干爽,减少汗液中的乳酸等气味对蚊虫的吸引。

  2、可选择浅色的长袖衣服,避免蚊子对深色衣物的趋向,同时令蚊子感到皮肤湿度降低,皮肤表面挥发物减少,进而减少叮咬。

  3、在门和窗户上安放纱窗,床上放置蚊帐。及时去掉窗户凹槽和花盆水池中的积水。

  4、保证下水道、地漏等卫生清洁

  5、尽量避免在黄昏和黎明时蚊子最活跃的时间外出。

  6、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的蚊香、驱蚊液或花露水,可涂抹于手臂、脸颈、小腿等皮肤裸露处。

  北京蚊虫密度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蚊虫密度,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北京市6月下旬共对全市108个单位进行了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成蚊平均密度为1.80只/灯•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3.55%。白纹伊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3.47%,密度处于较低水平。

  全市不同环境和行业中公园绿地成蚊密度较高(2.08只/灯•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3.86%。

  不过健康北京还是要提醒大家:

  及时清理家中及房前屋后、社区、街道的各类杂物,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市民外出要做好防蚊,尽量身着淡色长衣长裤,必要时可以适量喷洒驱蚊液降低蚊虫叮咬机率。

  蚊子不止会叮人,还会传播疾病哦!

  蚊子不止会咬人,还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比如登革热、寨卡、裂谷热等。

  目前我国南方及斯里兰卡、泰国等地的登革热疫情高发,建议外出旅行的居民,应随时关注旅行地蚊媒传染病疫情情况,采取防蚊措施,前往黄热病疫区的人员要及时接种疫苗,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不要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

编辑:lynne、火星lu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