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只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作者 | 北京协和医院·徐源

   来源 | 搜狐健康

  小时候,你一定问过父母:人为什么会死,人一定会死吗?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成人大多出于避讳不愿对孩子直言死亡,或者认为只要不提死亡,就能让孩子免于死亡带来的痛苦。这种缺失的死亡教育,使孩子难以认识到生命的丰富内涵,加深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在接触到死亡时无法调节自身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

  孩子对死亡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3-5岁的孩子否认死亡的不可逆性,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睡眠或暂时状态,就像沉睡了100年的公主被王子救活那样。5-9岁的孩子开始接受死亡的观念,但认为死亡是有外在原因、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也并不认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9岁以上的孩子才逐渐认识到死亡的普遍、真实、不可避免,并且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因此,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让孩子感受到生命逝去的悲伤,降低孩子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不安,教育他们珍惜生命。

  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应在自然或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大自然中,草长莺飞、花开花谢,孩子看到了树木的枯萎、鸟虫的死亡,感受大自然中生命的起始与终结,构建对死亡的认知。生活中,鼓励孩子参加一个亲密朋友的家人死后的纪念活动,自然地让孩子讨论死亡或参与到死亡仪式中,感受死亡的肃穆与悲哀,珍惜生命的价值。

  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高楼大厦对自然的侵占,以及社会由“四世同堂”大家庭逐渐向“一家三口”小家庭转变,孩子触及死亡的机会少了许多。此时,用游戏或讲故事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内外有一些优秀的死亡教育绘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死亡。如《爷爷变成了幽灵》中,爷爷死去后再也不能回来了,表明了死亡的不可逆性;《当鸭子遇见死神》中,死神自始至终都陪着鸭子,“其实从你出生以后,我就一直在你身边——以防万一”,表明了死亡的普遍性。

  故事还可以帮助孩子为接受死亡规律做好心理准备、化解悲伤和不舍。如《獾的礼物》中,土拨鼠感谢死去的獾:“谢谢你,留下了这么好的礼物给大家”,感怀了死者在生前给予别人的帮助,强调了生命的价值。《一片叶子落下来》中,一直怕死的叶子费雷迪在最终掉落的时刻,“第一次看到了整棵树,多么强壮、多么牢靠的树啊!他也知道自己曾经是它生命的一部分,感到很骄傲”,淡化了死亡的悲伤,强调了生命的延续。

  在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死亡,避免用“就像睡着一样”、“爷爷去和奶奶见面了”这样模糊的词语,让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是永恒的、不可逆转的。

  2. 合理解释葬礼。面对葬礼上为死者提供的柔软的衣服、被子、枕头等,会加深孩子认为“死亡就像睡觉”的误解。此时成人可以解释说这些是为了使送葬的人得到安慰。

  3. 帮助孩子区分疾病分为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可以痊愈的小病。对有疾病的孩子,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并给他们提供一些战胜疾病的楷模。帮助孩子理解身边有健康问题的孩子,避免孩子感到害怕,让孩子接受与这些同伴(如化疗后没有头发的孩子)活动。

  死生事大矣!生和死的博弈贯穿着人的一生。从“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到“未知生,焉知死”,生死之谜始终像一个巨大的梦魇困扰着人类。死亡不只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重视死亡教育,将帮助孩子珍惜生活和生命之美,感受慎终追远的思古幽情,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和体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