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手把手教你看懂报告——血常规

  最近后台遇到粉丝提问

  医生怎么总让我验血?

  这究竟有什么名堂?

  怎么看血常规报告?

  莫急,读完本文,您绝对全懂!我们一个一个说:

  为何医生总叫我查个血?

  血液是联系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的液体组织。它通过心脏的推动,有规律地不断流动,流经全身的每个部分,把各种物质从一个器官送到另一个器官,与各组织器官发生密切的联系

  血液中的任何成分发生病理性变化,都会影响到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器官。相反,器官或组织的病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

  另外,检查血液成分变化也可以找到为治疗疾病找到病因,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

  如果医生要求连续多次取血化验,这是为了协助临床医生观察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以及了解预后。

  以前儿童感冒了,去医院都是直接挂药水,结果很多时候药用了,感冒没好。现在则不同,去医院首先得先抽个血,以判断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然后医生再根据血检结果诊治,效果自然好。

  所以,血检的意义不容小视。

  血液里面都有哪些东西?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则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统称(见下图)。

  

  血常规其实就是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大细胞数量是否异常增加或减少,形态是否异常改变。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① 红细胞

  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叫血红蛋白,这种蛋白在铁元素的调控下,能与氧气结合。所以,血红蛋白的重要功能的是:把氧气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结构发生畸变,就会影响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了。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了,自然就整个人不好了,头晕、眼花也是常有的事儿。

  ② 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专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下手,所以人称“家园卫士”。当人体受到以上三种致病体的侵袭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目、比例就会发生变化,对来袭者进行围剿。

  科学家在研究白细胞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有两种类型:有颗粒和无颗粒。有颗粒的白细胞分为三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的白细胞分为两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看下图分类,秒懂)

  

  ③ 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体的创可贴,哪里有伤口,哪里就有它的身影。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凝血。当人受伤时,血管破裂,此时血小板就会聚集于此,形成血栓堵住裂口。

  另外,它也会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血块的凝血。而且,为了减少血液流失,血小板还会释放物质促使血管收缩紧闭。

  报告中有哪些指标?

  血常规要做的指标可不只上面那三项,多着呢!下图是一次血常规检查的全部内容,一共25项,分别是:

  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压积(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中性细胞百分比(NEUT%)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

  幼稚粒细胞百分比(IG%)

  中性细胞绝对值(NEUT#)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

  幼稚粒细胞绝对值(IG#)

  血小板计数(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容积比(PCT)

  血小板分布密度(PDW)

  大血小板比率(P-LCR)

  但是,医生在解读时,重点看这个指标: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这三类指标。

  怎样读报告?

  ☞ 第一类指标:白细胞类指标

  在拿到报告时,我们会首先关注排在最前面的白细胞(WBC)总数。

  ★ 白细胞总数升高,常见以下原因:

  1、如果白细胞总数大幅度升高,有可能是白血病;

  2、如果白细胞总数非大幅度升高,有可能是细菌感染。

  ★ 白细胞总数降低,说明身体免疫力差,常见以下原因:

  1、受病毒感染

  2、受寄生虫侵袭

  3、过敏、中毒等

  4、低增生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部分低增生白血病也会引起白细胞降低

  以上只是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到底是病毒引起的,还是过敏引起的,此时就要考虑白细胞分类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只是挑出一些常见情况拿来讨论:

  ①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增多,则常见于细菌感染;

  ② 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20%-40%,增多,则常见于病毒感染

  ③ 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增多,常见于过敏或寄生虫侵袭;

  ④ 嗜碱性细胞百分比:增多,常见于中毒;

  ☞ 第二类指标: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专门运输氧气,所以能很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① 血红蛋白增多

  1、呕吐、腹泻导致的严重脱水;

  2、高原生活的居民

  ② 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贫血

  ☞ 第三类指标: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正常人的血小板一般较为稳定,没有多大变动。如果出现异常变化,常见以下原因:

  ① 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 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常规检查经常碰到哪些疾病?

  所以整体上而言,对于一般体检者而言,血常规主要用来发现以下六种病:

  1.你是否贫血,如果贫血,属于什么类型贫血;

  2.你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如果患有白血病,属于什么类型白血病;

  3.你发烧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4.你身上的反应是否由过敏引起;

  5.你体内是否有寄生虫。

  很多人也会提问肿瘤标志物的报告如何解读?您可以关注我院微信后,在首页回复“肿瘤标志物”即可了解。

编辑|周小编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