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过度时,该怎么办?

  有没有借着教育孩子发泄情绪?

  回想一下我们过去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内心是平静的还是波涛汹涌的?我们是在教育孩子呢?还是借此也在发泄自己的不快?

  “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扫大街吧!”“你怎么这么笨啊!”“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孩子一不听话就唠叨,嫌他不够努力。

  工作遇到困难,被领导批评,被同事挤兑,回家后最容易挑孩子的毛病,然后借此对孩子斥责一番。

  下班后特别累,想歇歇,孩子却在家里疯了似的乱跑,更加心烦意乱,马上对孩子教训一番。

  孩子期末测试没考好,你给他讲题,越讲越生气,开始斥责孩子“怎么这么笨”。

  一听说别的孩子钢琴都过了多少多少级,就想到自己为孩子同样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争气,立马就逼着孩子不断地练习。

  社会上伤害孩子的事件层出不穷,每次听到消息,就赶紧告诉孩子“不要自己乱跑”“远离陌生人”“不要随便去别人家”“别随便开门”等等,唯恐天下大乱。

  “要努力学习啊,学不到知识,以后就考不上好中学,也就考不上好大学,工作也挣不到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恐慌和焦虑。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也在不停地指出、纠正、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如我们所愿地长大。

  我们都很关注孩子的教育,原本教育孩子的初衷也都是为了孩子,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都能就事论事地去处理问题呢?能平静地面对孩子的错误吗?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其实很难做到。

  我们自身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放大孩子的问题;

  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我们无形中会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

  当我们对家人的不满无处发泄时,处于弱者地位的孩子往往是被发泄的对象(当然我们会借口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等来教训孩子);

  当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便我们打着教育孩子的口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过度时,该怎么办?

  若孩子被我们当成了宣泄情绪的对象,我们当然会内疚、后悔。其实,我们教育孩子的最佳状态当然是我们能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把孩子当替罪羊或情绪垃圾桶。但大多数人很难一下子就做得到。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过度了,我们去补救也还来得及。

  1)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向孩子承认自己言行过度。

  但是别忘了,一定是有个什么事做的导火索。对于那件您认为孩子确实有错的事,要坚持您的看法,承认的是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分。

  如果这样去解释,会让孩子明白,他的某些行为会引起他人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这是在增加孩子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承认自己言行过度,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所在,认错与道歉是两回事。

  2)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

  当家长刚才有过度的言行和情绪时,我们及时问问孩子“你害怕了吗?还是很生气?还是委屈、羞愧、怨恨?”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这些情绪,承认孩子的这些情绪是由刚才的互动引起的,我们要承担责任。这样做,孩子的情绪和反应会得到家长的理解,也有了释放的机会。

  3)做完第二步,我们可以道歉,为自己不恰当的反应造成孩子的困扰而道歉。

  如果一上来就道歉,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梳理和接纳,孩子还会误解家长的动机,以为你就不该管我,我做错了的事你也不应该生气,等等。而且一上来就道歉,也会逼迫孩子原谅你,让孩子更加委屈,让孩子学不会去平衡和梳理好自己的情绪。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

  特色内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