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毒性肝炎是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意味着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病例的同时,还必须把患者的身份信息及病情及时反馈给疫情报告人员。因此,一线医务人员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紧密联合,是肝炎疫情监测网的有力支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89.108/10万、死亡率39.2%,全年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221479例、537例。这些监测数据对于临床医生有何意义?以大数据形式对肝炎患者设置统一的管理和治疗措施是否可行?肝炎数据之于医疗还有何用武之地?
在7月23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下称肝基会)举办的“中国肝炎论坛暨2017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上,CDC副主任冯子健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答案。
规范检测治疗 遏制肝炎危害
据保守估计,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000万,相当于4.5个北京的常住人口数,其中仅慢性患者就有28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760万(慢性患者456万),可填满整个南京城的居住空间。而每年死于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者足有33万,几乎等同于覆灭了一个冰岛共和国。
“中国是肝炎大国,肝炎医疗服务体系也比较庞大,但现在我国面临着病毒性肝炎尤其慢性乙肝、丙肝的诊断和治疗混乱问题,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患者负担加重,故需要加强对大众尤其医务人员的规范检测和治疗教育。”冯子健说道。
肝炎有数 未来任重道远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死于病毒性肝炎的人数约为150万,与死于艾滋病的人数相同,肝炎早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待。
甲肝:发病率1.55/10万 历史最低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援引CDC的监测数据,中国甲型肝炎发病率从1991年55.69/10万到2016年1.55/10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但冯子健对2015年我国仍有2.3万例甲肝患者发病表示担忧,他认为暴发疫情的风险短时期内难以消除,还需加强甲肝高发地区的健康促进工作。
乙肝:HBsAg携带率暴跌 母婴传播向“零”趋近
随着国家对接种乙肝疫苗政策的推广,乙肝病毒传播能量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持续降低。冯子健通过2014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以说明,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0.32%,5~14岁人群为0.94%,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66.7%和61.2%。但15~29岁人群或受疫苗注射不及时等情况影响,HBsAg携带率仍有4.38%。
携带乙肝病毒未必发病,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介绍,在中国肝炎基金会建立的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高病毒量孕妇的乙肝母婴传播风险已降至1%以下,由其牵头开发完成的母婴阻断移动医疗小程序目前已获得广东省卫计委大力支持,并拟在全省推广使用。
丙肝:患者十倍增长 DAA姗姗来迟
“根据CDC的报告,丙肝病例从2003年的2.1万例到2016年的23万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指出,“如果当前的丙肝患者未接受合适的治疗,今后15年间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治疗成本将高达5.89亿美元和6.11亿美元。”
幸而首个治疗丙肝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已于2017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最新的DAA药物可以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但还要加强丙肝高危人群的管理和筛查,同时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尽快推进更多丙肝治疗药物的上市和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魏来强调。
戊肝:疫情稳定 中国首个疫苗功不可没
通过CDC历年监测数据,王国强称我国戊肝疫情已达稳定状态,这与2012年中国研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密不可分。作为国家第二类疫苗,现大众可自发自费接种戊肝疫苗。
基于数据 建立临床规范
作为法定上报的乙类传染病,各类型肝炎每年都会有一批全国汇总数据,冯子健对医院上报的肝炎患者数据十分敏感,同时也想进一步挖掘CDC搜集数据的临床价值。
“公众要学会区分急、慢性肝炎,对各类型肝炎有系统的了解,避免带病而不自知的可能。CDC也会在乙肝疫情上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把监测数据应用到临床的可能性,尝试对乙肝患者进行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并建立统一的诊后随访机制,这或许会增加临床医生的负担,但对乙肝患者的集中管理是极有意义的。”冯子健说,“在新的慢性乙肝治疗项目启动之前,基于CDC监测的历年数据基础,再对全国乙肝流行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