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健教】关于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

  北京安定医院 梁月竹

  

  • 姓名:梁月竹

  • 学历:硕士

  • 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知名专家)

  •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 及儿童精神疾病的诊疗技术

  • 出诊时间: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有人说:“我的孩子挺健壮的,没有疾病,是个健康的孩子。”其实未必!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由于儿童的发育尚未完善,其心里状态的表达就不如成年人明确。因此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儿童,其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甚至于“翻江倒海”。如儿童时期“心理问题”未重视,长大成人后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有些孩子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罹患精神疾病。

  涛涛9岁了,近4个月以来,烦躁易怒,与同学关系不良,常常哭泣,自认为很笨、没出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伏在桌上,显得很虚弱。最近小考成绩略有下降,称没有人喜欢他,对参加活动缺乏兴趣,有时在家发脾气,掀桌子、摔碗,睡眠欠佳,夜眠不实、常说梦话,早醒。进食量欠佳。爸爸妈妈也随之一筹莫展,多方打听斟酌之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经医生诊断涛涛患有抑郁症。涛涛的父母不禁疑惑:“儿童也会有抑郁症吗?”

  

  的确,儿童也会有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不愉快、悲伤、痛苦的体验,抑郁患儿表现失去往日的兴趣和和欢乐,言语和活动减少,常感“没意思“、“没劲”、“精力不足”,高兴不起来。有的患儿甚至出现“不如死了好”的念头或采取自伤和自杀行为。

  由于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心境的体验有一定困难,因而便以其它形式表达。他们的抑郁表现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经常哭泣而不易接受安抚,可能出现睡眠不安或遗尿。儿童抑郁障碍的患儿除了沉闷少语、缺少兴趣外,更多地表现为躯体不适、焦虑、激越、暴躁甚至毁物伤人。但青春期前儿童抑郁障碍并不常见(少见于8岁以下者,患病率﹤1%)。多发生于青少年,在青春期中期,男孩的患病率约为2%,女孩为4%。1998年郭兰婷报道用Bullerne抑郁量表调查10-12岁小学生322名抑郁症状出现率3.4%-11.5%,抑郁症检出率10人(3.1%),其中8人有自杀观念。因此,对于儿童的抑郁障碍更应关注倍加。

  根据儿童发育的年龄阶段,分为婴儿期、学龄前期、青春前期及青春期抑郁。

  (1)婴儿期:婴儿期的抑郁主要是由于婴儿早期母子分离对婴儿情绪和行为影响所致,婴儿6个月以后已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此时若与母亲分离,婴儿即可出现抑郁症状,先表现为不停地啼哭,若已能行走或讲话则四处寻找父母,易激动,约一周后这种抗议情绪减少呈现抑郁、退缩、对环境没有反应,失去兴趣,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发育停止,睡眠障碍,对疾病抵抗力下降。若经过3-4个月母亲与婴儿重新团聚,这种抑郁症状可以逆转,Spitz称这种抑郁为婴儿依附性抑郁症。

  (2)学龄前期: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在这一年龄阶段还未充分发展,主要通过非词语性表达来观察抑郁情感,如通过观察儿童不愉快的面容(如视线向下、嘴角下垂),身体的姿势,声音的音调,语言的速度和活动的水平等。儿童对体验抑郁的能力有限,其抑郁心境主要为感受不快乐,兴趣丧失、对过去喜欢的游戏也没有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不与小朋友玩耍,常常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3)学龄期:学龄儿童除可表现与学龄前儿童相同的临床表现外,还可表现为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活动减少,兴趣减退,拒绝参加学校表演,丧失对玩耍的兴趣,或玩耍活动的次数有限。可产生抱怨厌烦情绪,如抱怨没有朋友,反复出现想死和自杀的念头。此期儿童已能述说感到不愉快和想自杀的思想,以及对活动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减少等。儿童抑郁症的诊断约25%的患者病史是来自父母的报告和儿童自己的诉述。如病史仅仅依靠对儿童本人的询问,则1/4的抑郁症患儿被漏诊,如果病史仅仅靠访问父母,抑郁症可能会被漏掉。

  (4)青春期:青春期抑郁较青春期前增多,症状更类似成人。由于青春期已发展了大量的应付行为,故此期儿童抑郁症除抑郁情绪外,还可出现行为障碍,可出现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旷课,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理解力减退。对未来没有希望,自杀行为明显增多;有的患者常服用酒精和药物以改善抑郁情绪。由作者报道青春期抑郁症约20%存在药物滥用。

  

  由于儿童的发育尚未完善,其心里状态的表达就不如成年人明确。因此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儿童,其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甚至于“翻江倒海”。

  下面是孩子心理问题的一些警示符号:

  1.突然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往。

  2.经常恐惧、焦虑不安、烦躁、担心、恐惧。

  3.情绪不稳,冲动。

  4.容易生气、产生敌意或爱发脾气。

  5.无兴趣或总不愉快。

  6.生活懒散、不愿上学。

  7.注意力不集中。

  8.睡不着或睡不好。

  9.学习成绩下降。

  §简单判别法:当孩子的心理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年龄不符,与他的社会环境、社会经历及受教育水平相抵触时;或当他的行为及情感给他本身或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造成持续、反复多次的痛苦时,这个孩子就有了“心理障碍”。

  孩子抑郁症的表现与成人有明显不同。孩子的疾病不是成人的雏形,切莫照搬成人模式去在孩子身上套用。而且还应该与应激反应、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等疾病鉴别。而儿童抑郁障碍的患儿除了沉闷少语、缺少兴趣外,更多地表现为躯体不适、焦虑、激越、暴躁甚至毁物伤人。而这些情况往往经由有经验的儿童精神专业的医生才能识别出来。所以,有上述表现的孩子的家长应带孩子前往为数不多的儿童精神专科去就诊,由有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给予合适的环境、药物、心理治疗。提醒一句:千万不要只为孩子的所谓名誉与外界压力而暗自去非专业医院解决问题,否则会耽误孩子的治疗时机。

  

  小贴士:

  多年的儿童少年心理及精神卫生工作以来,经常会看到家长在儿童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认识上存在着某些误区:

  1重智轻能,自酿苦酒:有些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误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足矣;一天从早到晚只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味认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却不注意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发育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于初露倪端的心理问题家长未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学习好可以取代一切,导致“好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甚至在大学、留学期间就暴露出心理问题,演出了“卢刚”、“刘海洋”等令人惋惜的悲剧。

  2知识贫乏,重视不足: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认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情绪障碍只是孩子不懂事、淘气,或认为某些表现在孩子长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心理障碍提到治疗日程上。的确,某些儿童精神疾病如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渐渐趋于健全,某些多动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却会延续到成年,这样便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多动导致的父母及老师对患儿的负性态度以及对他不断地干预可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及其人格的形成。有学者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成年期的社会经济地位要比没有多动症病史的人要差些。

  3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却害怕被别人看不起,顾及“名誉”而不选择儿童精神心理卫生专业科室就诊。其实,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应该是同等对待的疾病,都有其生物学基础,都应该按不同的身体系统去看专科医生。只有经过专科医生的诊断,才能分清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还是轻度的心理问题,或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治疗,才能遏制住疾病的发展。尤其是儿童少年精神卫生行业的医生全国数量有限,更应选择谨慎。经常会遇到患儿几经波折医治无果,逐渐出现了一些伴随症状,病情越来越厉害;因此,看病要专科医治,否则最终贻误病情。

  4缺乏沟通,各持己见:生怕老师知道孩子存在问题而不与老师交流。其实,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老师的观察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坦诚地与老师沟通共同合作,才能使孩子有一个更有利于它发展的环境。这同时也需要老师的博大爱心与科学的健康观念:有两位家长反映老师在家长认为疑惑孩子是否有病时,老师“好心”地阻止孩子先不要去看病,管一管,长一长,等大了就好了;虽然某些表现可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是在其患病的过程当中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却受到极大影响。老师应全面地更长远地为孩子着想。所以,只有家长、老师和医生沟通合作,才能让孩子正常全面发展。

  5根在父母,家庭不和:家长工作压力大,回到家后在孩子面前过分放松,一些不良习性一展无遗,孩子耳濡目染习得一些不良品行。此外,父母工作紧张,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更不会带孩子及时就诊,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时机。还有,夫妻关系不和,家庭环境不良导致儿童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甚至很小的孩子就会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即便孩子把儿时的心理冲突压抑下去了,成人后,这颗种子很可能在某个处境下会滋生出不良的枝桠。有学者研究指明:多动症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成功性较正常儿童家庭为低,而家庭矛盾性高。

  6避重就轻,因小失大:家长过分强调药物副反应问题,而不愿服药。而不服药所致后果是病情延误,影响儿童少年的心理发育。其后果大大超过药物副作用。而这一点应主要参照医生的意见来处理。曾有一位抽动症的患儿,服药好转后就暗自转至中医治疗,半年后病情复燃,由于怕受医生责怪,就一直辗转治疗,病情愈演愈烈,最后出现自伤自残症状才再次来就诊,但,此时已成为难治性。 以上诸因素均会影响儿童少年的正常成长,由此可见,全面、宏观、长远、科学地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才是作家长的明智之举。然而,儿童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只有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才能真正提高下一代的人口素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