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要充分重视医生精神心理问题教育

  在大理祥云县结束大医博爱志愿者基层活动,返回北京的航班上阅读了姜健健的文章《解开抑郁症的心理疙瘩》。文章开头讲到,美国时间7月20日著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自缢身亡,年仅41岁,死因为抑郁症。使抑郁症再次成为舆论关注要点。

  焦虑抑郁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如同高血压、糖尿病,应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患病数量。

  姜文认为,(焦虑)抑郁症为一种严重社会问题应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

  1、社会土壤变化。越来越多的(焦虑)抑郁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社会的快速变革,民众的价值取向多样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人尤其中青年人,崇尚成功、金钱,功成名就,在“潜规则”的幕后操纵下,面对不公平竞争,工作压力增大,5+2,白加黑,人际关系淡漠,婚姻关系紧张,急功近利,在与他人攀比成就(金钱、名誉、地位)中消耗自己。而人们大多不懂、不会如何面对和化解这种压力,很容易导致焦躁、焦虑和失落。

  2、人们对焦虑抑郁的“无知”或不愿、不敢面对。人们往往把焦虑和抑郁视为“精神病”。由于整个社会对精神病的误读,会对患有焦虑抑郁的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歧视,冷落,排斥。患者自己出于自尊,也往往不正视、不承认,不愿亲属朋友或工作单位同事和领导知道自己的病情。有不少患者(焦虑)抑郁,包括症状较重者,拒绝治疗,尤其非常抵触需要使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担心药物的依赖性,停不掉,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我想在这两个因素之上,增加第3个因素。

  3、我国精神心理问题的服务力度与质量严重不足,没有为这个本应得到治疗、帮助指导、关爱的巨大群体提供服务的资源与能力。

  姜在文中提到抑郁症患者一般会有的三种典型表征: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减少。但没有提及或忽略了(焦虑)抑郁的患者不仅仅是以上三点情绪兴趣的变化,而且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化”表现。我通俗可能不科学地称之为“躯体焦虑(抑郁)”。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变化会引发调节内脏功能的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这些患者常常出现胸部和(或)腹部的不适----

  (1)胸闷、胸痛、后背痛、心慌、心悸、气短、出汗,绝大多数患者和医院导医都会首选心血管专科,因为心肌梗死、心脏猝死最可怕。

  (2)不明原因腹胀,食欲差,腹痛,腹泻(急便),因这些症状患者与导医自然会将之送入消化科。

  (3)这些患者常伴失眠,每日睡眠不足,乏力,头昏头晕,最常就诊科室为神经科。

  我国培养的医生绝大多数为传统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对慢病的精神心理因素所知甚少,甚至基本缺失。在面对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患者只知道用CT造影、胃镜、肠镜等生物医学技术“深挖洞广积粮”,导致这些患者长年在这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越分越细的专科医生群中长年“打圈圈”。有创的无创的检查治疗越来越多,钱烧的越来越快,病情非但不减轻,反越治越重。有的患者从痛不欲生走向生不如死,不仅是疾病治的不对症,不可能好,而且心情越来越差,“虑病”的悲观情绪日见加重。

  姜文结束时的三点建议我完全同意。我想补充的是,精神心理常识应融入医学教育,包括在校和毕业后教育,而且作为各级医院、各专业科室必学必知、必会必考的内容。大力普及推广“双心”(关注心脏,重视心理)的概念、模式与行动。广泛在非精神心理专业专科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中,落实精神心理服务的内容。

  无论在什么级别的医院和专科行医,都要把精神心理常识作为不可或缺的终身学习内容,并将之用于医疗实践。我学习从医52年的一个深切体会是:如果一名医生,连基本的精神心理常识都不懂,他很难体贴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感受,得到患者的信任与尊重。他将大量使用患者不需要,甚至会给患者带来重大伤害的不恰当诊疗技术,去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恶化医患关系,使患者难以理解医学的从医的人们。

  在充分重视医生教育同时,要大力开展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健康科普教育。让社会上认识到焦虑与抑郁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患这种病很常见,没有什么耻辱感,而要勇于正视,敢于面对。

  要教会广大公众患者学会及早及时识别焦虑与抑郁的表现,尤其了解其躯体不适表现。当你因胸痛胸闷在多家医院多位专家看过心血管没有明显疾病时,应知道变个思路,看看精神心理。

  我近5年正在发动全面组建的以预防、康复、老年医养一体化健康慢病管理服务“4S店”的服务模式中,就有涵盖“心理/睡眠”处方的五大健康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和戒烟限酒。

  十多年来,一直在开展志愿者走基层,进社区,下农村活动。在义诊、会诊和查房中,深感焦虑和(或)抑郁精神心理服务不足,在农村、在县乡镇村和绝大多数县级医疗机构中,精神心理服务不是薄弱,而是根本没有。

  这应是实现健康中国梦,落实健康中国2030纲要中不能不做,不能不做好的一件大事!

  原标题:胡大一:要充分重视精神心理问题的医生教育和全面科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