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医科普|世界肝炎日:消除乙肝,需走出这些认知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HBV(乙型肝炎病毒),其中2.4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我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HBV携带者约有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HBV患者,但却只有一少部分人接受检测和治疗。虽然我国采取了接种疫苗为主的预防策略,感染率也在逐年下降,但我国对乙肝病毒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令人无奈的事实是,尽管病毒性肝炎在全球范围内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仍然有一些民众对病毒性肝炎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在“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田耕。

  

  与乙肝患者共生活会感染吗?

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在成年人之间,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包括交谈、握手、拥抱等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田耕介绍说。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献血,由于我国对献血人员实施了严格的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感染已较少发生;二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这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等。三是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随着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四是性传播,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的危险性增高;还有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同一办公室工作曾有一项针对国内乙肝患者的认知现状的调查,该调查显示,50%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在同一餐厅用餐或居住同一宿舍会传播乙肝病毒。“事实上,乙肝病毒不经过,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另外,它和寨卡、登革热等疾病不同,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叮咬也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田耕解释说。

  接种乙肝疫苗后就可高枕无忧了?

国内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下降,但是并没有消除。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免疫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以上,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表面抗体的监测,或者加强免疫。“医务人员、托幼机构工作的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等,属于传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需要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田耕特别提醒到。家庭中如果其中一位成员患有乙肝,那么所有家庭成员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是不治之症?

  许多乙肝患者在得知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后,郁郁寡欢,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事实上,乙型感染的自然史决定于病毒、宿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乙型肝炎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主要因素。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虽然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足以把病毒从肝细胞中清除,但是如果达到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肝坏死纤维化,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算是治疗的终点。”田耕说。

  

  乙肝患者能结婚生子吗?

  乙型肝炎的女性是可以结婚的。若其配偶乙肝表面抗体阴性,需注射乙肝疫苗。只要肝功能没有严重损害,乙型肝炎育龄妇女能够怀孕。代偿期肝硬化的妇女很少能受精,若很想要孩子,也可尝试在严密观察下妊娠。

  田耕说:“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水平是影响母婴传播的关键因素。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的母亲更易发生母婴的传播。近年的一些研究显示,对这部分母亲在妊娠的中后期应用抗病毒药物, 可使孕妇产前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降低, 提高新生儿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妊娠的中晚期,如果母亲体内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可以口服比较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酯来抑制病毒。同时分娩时进行阻断,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母婴阻断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乙肝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在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接受母乳喂养并不增加乙肝的母婴传播率,所以,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小贴士:患乙肝有哪些征兆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而有所不同。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便需要加以重视。

1.皮肤瘙痒。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少部分病人,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时,就可诱发机体出现荨麻疹,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2.体力透支、乏力眩晕。如果体内病毒复制过多,肝脏受损严重,肝功能就会被损坏,肝脏内代谢紊乱导致身体供能不足,就会出现浑身乏力、眩晕的症状。

3.发热。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发病初期半数以上患者有低热或中度发热。酷似上呼吸道感染,重症肝炎可致高热。下午体温稍高,有的伴畏寒。

4.尿液发黄。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血液中胆红素的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出现尿液发黄、巩膜发黄、皮肤发黄等黄疸症状,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患者体内肝脏炎症加重。

5.肝区疼痛。发生肝炎时,肝组织都会因发炎而充血、水肿,严重时,使肝脏变得膨大起来,拉紧外层包膜,于是刺激了痛觉神经,疼痛产生。

6.出现肝掌。肝脏具有灭活雌激素的功能,肝脏灭活雌激素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体内雌激素过多,而雌激素能够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这才会导致手掌发红,这种多在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出现。临床上被称为肝掌。

7.出现蜘蛛痣。肝脏具有灭活雌性激素的能力,当肝脏受损时,肝功能下降,就不能很好地灭活雌性激素,雌激素在体内大量堆积,就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从而诱发蜘蛛痣。

  

  田耕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

  学术任职:

  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感染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

  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血流感染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呼吸道感染组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