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疾控中心:仅这 4 种癌症可以有效筛查

  

  2017 年美国癌症报告显示,过去二十年间,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 25%,而其中癌症筛查的推广功不可没。

  以宫颈癌为例,美国过去半个世纪宫颈癌死亡率一路下降,成效亦得益于 Pap test(宫颈涂片)和 HPV (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的普及。

  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筛查开展,也有效提高其早期检出治疗的比率。

  那么,筛查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用呢?

  当然不是。每个癌症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1

  什么是癌症筛查?

  

  在解答有关肿瘤筛查的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肿瘤筛查?

  所谓「筛查」,是指在有症状之前进行体检,以期发现某种疾病。

  在美国,一种检查方法用于临床癌症筛查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点:

  • 有效性及特异性,可以相对灵敏地发现某种癌症以及癌前病变;

  • 安全性,没有明显副作用;

  • 可操作性,经济方便,可以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多年研究数据的支持,如何解读筛查结果,制定筛查频率,以及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定期回顾,及时调整。

  能够满足上述,才能称得上明确意义的肿瘤筛查。

  2

  哪些癌症有明确的筛查方法呢?

  在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推荐遵循 USPSTF 制定的指南进行筛查。

  什么是 USPSTF? 即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它是一个成立于 1984 年的独立组织,由全美知名的疾病预防和循证医学专家组成,主要提供疾病预防筛查方面的指导。

  1998 年,经国会授权,其被美国医疗研究和质控部门接管。每年向国会报告,除了推荐疾病筛查指南之外,还汇报发现的疾病预防服务中的漏洞,并且建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以下 4 种癌症,CDC 和 USPSTF 有明确的筛查指南。

  1

  乳腺癌

  

  (1)适用人群

  50 岁到 74 岁的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 2 年做一次乳房 X 线造影检查。

  40 岁到 49 岁的女性建议跟医生共同讨论,考虑病人的家族史、个人风险、权衡利弊后一起做决定。

  (2)筛查手段

  X 线钼靶造影(mammography):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 X 线造影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

  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一般跟 X 线造影一起使用。因为有些时候 MRI 会有一些假阳性,所以只适用于高风险的人群。

  2

  宫颈癌

  

  (1)适用人群

  21 岁到 65 岁的女性。

  (2)筛查手段

  宫颈涂片(Pap smear)和 HPV 检测。 这 2 项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

  3

  肺癌

  

  (1)适用人群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 3 个条件:

  • 重度吸烟史(有具体标准)

  • 现在仍在吸烟或者是在过去 15 年内戒烟

  • 55 岁到 80 岁之间

  (2)筛查手段

  低剂量螺旋 CT

  (3)肺癌的筛查有更为严格的控制,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 筛查可能会有假阳性,也就是说一个本身并没有癌症的人被诊断为患有癌症

  • 有可能引起过度诊断进而导致过度治疗

  • 重复多次的低剂量 CT 有可能导致健康人患癌

  (4)说一百遍

  最好的降低肺癌风险的方法不是筛查,而是戒烟并且避免二手烟。肺癌筛查绝对不能代替戒烟。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美国肺癌死亡率的下降,跟 60 年代开始的控烟运动、公开场合全面禁烟、提高烟草税等努力密切相关。

  如果你不在乎自己,那是否能够做到不给你的孩子制造二手烟?

  4

  结直肠癌

  

  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是从癌前病变经历十几年发展而来的。筛查主要是发现并去除这些癌前病变,进而阻断可能的癌症。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也很好。

  (1)适用人群

  常规的筛查从 50 岁开始,不分男女。筛查对预防结肠癌至关重要。推荐所有 50 岁到 75 岁的人群接受筛查。76 到 85 岁,需要跟自己的医生商量共同进行。

  以下人群建议在 50 岁之前就开始筛查:

  • 自己或者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者是结肠癌

  • 患有炎性肠道疾病,比如说溃疡性肠炎或者克罗氏肠炎

  • 患有 APC 或者 HNPCC 综合症

  (2)筛查手段

  多种筛查方法并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肠镜,至少每 10 年做一次。

  3

  没有明确筛查指标的肿瘤怎么办?

  对于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和胃癌等常见肿瘤,虽然有一些检查方法。但是,目前的检查手段并不能灵敏特异地早期诊断,也不能有效地降低这些癌症导致的死亡率,所以不推荐作为医疗常规使用。

  比如 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曾经广泛用于筛查前列腺肿瘤。但近年的临床研究成果表示,其筛查并不能降低前列腺癌治疗收益,反而其造成假阳性或者过度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已经从指南推荐中去除。

  还比如目前临床常用的 AFP(甲胎蛋白),其在肝癌高危人群中(肝炎、家族史、酗酒等)广泛应用筛查。但由于其敏感性只有 70%(在所有确诊的肝癌中,只有 70% 会引起 AFP 的升高),因此并不适合在一般人群中广泛应用。

  某些癌症(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可以有效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更多的癌症,尚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这些肿瘤,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而对于一般风险人群,不需进行额外特殊检查。

  癌症筛查,因癌而异,因人而异。

  我们也希望,在不远的明天,能有更多的肿瘤可以被检测,被治疗,甚至被预测。

  这些,离不开医生及基础学科研究人员共同的努力。(责编:汪小鱼)

  本文首发于同语轩

  

  

  参考文献:

  1. Cancer Screening Tests. https://www.cdc.gov/cancer/dcpc/prevention/screening.htm

  2. Jemal A, Fedewa S A, Ma J, et al. Prostate cancer incidence and PSA testing patterns in relation to USPSTF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s[J]. Jama, 2015, 314(19): 2054-2061.

  3.Hamdy F C, Donovan J L, Lane J A, et al. 10-year outcomes after monitoring, surgery, or radiotherapy for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 375(15): 1415-1424.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