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退休后
每天日子过得挺悠闲
每天抽抽烟、喝点酒
还按时出门打打牌
周围邻居可羡慕了
没想到,好日子不长
最近老杨出门散步的时候
感觉腿脚没有以前方便了
走上100米左右的距离
小腿又是抽筋又是疼的
休息个三五分钟就好
如果再继续走的话
抽疼就更厉害
必须要停下来才行
老杨决定上医院看看
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周围邻居介绍老杨来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就诊。经过询问病史以及系统检查,专家诊断他患上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专家向老杨解释,他走一段路就腿抽筋的症状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临床表现。
楼文胜
我院介入血管科主任医师楼文胜告诉小编,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心、脑和下肢动脉都是最容易受累的脏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以下三个症状:
一
早期仅表现为患侧肢体的乏力,比如感觉上楼、上坡或者上下公交车吃力等,之后还会出现腿脚怕冷、发麻,个别的还会抽筋。这一时期最容易被忽视,往往误认为是人上了年纪,腿脚不太灵活了,或者误诊为其他疾病。
二
运动后下肢酸胀疼痛:特点是行走一段距离后觉得下肢主要是小腿部疼痛乏力,同时伴有紧绷和束缚感,症状加重后可以演变为剧烈的疼痛,不得不停止行走,休息一会儿之后又能继续行走,行走同样的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如此循环。这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三
休息时疼痛:医学上称为“静息痛”,同时伴有肢体皮肤温度下降和颜色苍白,下肢动脉硬化发展到静息痛阶段就标志着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肢体缺血。这个时期就提示患者必须积极治疗了。
四
溃疡或坏死:在这一时期,病人动脉严重闭塞且侧支循环不佳(所谓侧支循环,就是大路不通绕道小路),或并发动脉血栓形成。轻则皮肤破损渗液,重者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或者大面积坏死,并发感染者可有全身中毒和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同时会伴有剧痛,相当一部分病人最终面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楼主任提醒大家:
下肢动脉硬化与这三种疾病容易混淆:
一、
椎间盘脱出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常被误以为是椎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导致症状难以好转。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特点是大腿或小腿的外侧或后外侧疼痛,有放射状感觉,有些患者能够明确指出“一条筋”都疼,并且休息时也痛。诊断方面只要进行腰骶椎的CT或者磁共振扫描一般就可以确诊的。
二、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部位通常是膝关节周围,有时还会伴有关节的肿胀积液,通过骨科医生的检查和膝关节拍片或者磁共振扫描就可以明确。
三、
老年性骨质疏松:因老年后骨骼中的钙质大量流失而造成的。可以表现为肢体疼痛,但疼痛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是正常的,疼痛的范围往往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不像下肢动脉硬化那样相对固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四种治疗方法:
1
---控制基础疾病:
主要就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或伴随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对于“三高”的控制是动脉硬化治疗中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千万不能忽视。
2
---药物治疗:
主要是抗血小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的药物,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患肢的侧支循环,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拜阿司匹林、泰嘉、波立维等,常用的扩血管药物主要是贝前列素、西洛他唑等。
3
---介入治疗:
也叫血管腔内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不用外科开刀手术,而是在血管内部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方法把狭窄甚至堵塞的血管撑开以恢复血流。
4
---外科手术:
包括“搭桥术”、“斑块切除及内膜剥脱术”和“截肢(趾)术”,适用于不适合介入治疗或者病变严重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关键其实是思想上要有这根弦,在此基础上只要对早期症状和体征稍加了解,是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首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三高症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饮酒者、病史中有过脑中风或者心梗发作的中老年患者等。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腿部动脉的狭窄和堵塞,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其次是了解上述的缺血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下肢动脉方面的检查,例如彩色超声或者CT 血管成像。
老杨在我们专家的精心治疗下,目前已经康复出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当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院可以为更多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解除病痛。
章琛 刘春兴 张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