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是否有人格分裂症?

  对于汉高祖刘邦的评价,历来有争议。即便是刘邦在世之时,人们对刘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汉高祖刘邦是宽大长者。同时又有人说,汉高祖刘邦慢而侮人,对人轻慢无礼。

  一、宽大长者

  怀王之约时,楚怀王因派谁西进攻秦而犹豫,他手下的一些老将认为:项羽为人“僄悍猾贼”不可遣;唯独刘邦是“宽大长者”,可遣。刘邦因此得到了入定关中的机会。

  公元前206年,项羽听说王陵投靠刘邦,便扣押住王陵母亲以逼迫王陵,王陵的母亲对王陵的使者说:“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

  二、慢而侮人

  郦食其投奔刘邦之前,委托一名骑士把自己推荐给刘邦,他对骑士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吾闻沛公慢而易人”,这里的“慢而易人”就是傲慢而看不起人的意思。而那骑士的回答也有意思,他说:“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逃至荥阳,魏王豹以探亲为由,重新叛汉投楚。刘邦派郦食其前去游说,魏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令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公元前202年,刘邦当上皇帝,在洛阳南宫举行庆祝酒会,他对群臣说:“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等回答刘邦的第一句话是“陛下慢而侮人”。

  三、汉高祖刘邦是否有人格分裂

  宽大长者与慢而侮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人方式,但我们发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待人方式,竟然同时出现在刘邦身上。难道刘邦有人格分裂症?显然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刘邦在待人上有如此巨大的态度反差?

  1、刘邦为何要扮宽大长者

  刘邦未起义前,以沛县亭长身份送一批徒役前往郦山。到丰西泽中,刘邦命令徒役们停下来,大家一起喝酒,半夜后,便把所有的徒役都放了,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刘邦放生徒役,在外人看来,刘邦当然是宽大长者。但刘邦放生徒役的真实原因是:在刘邦押送徒役前往骊山的路上,徒役多有逃亡,到骊山时,这些徒役有可能全逃光了。刘邦在肯定无法完成押送任务的情况下,自度左右是个死,干脆作个顺水人情,放了徒役。

  汉元年(前206)十月,刘邦先于诸侯到达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刘邦手下诸将都建议刘邦诛杀秦王子婴,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于是把子婴交由官吏处置,自己率军进入咸阳。

  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民众“约法三章”;秦人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发扬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之精神,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刘邦放生子婴、约法三章、不拿民众一针一线,并非因为刘邦是“宽大长者”。刘邦这么做,实际上是有政治目的的,即他要争取关中民心。

  汉二年三月,刘邦出关中,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刘邦以义帝死故。刘邦闻之,“袒而大哭”,号令全军为义帝发丧,并派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刘邦为义帝发丧,这是宽大长者吗?也不是。他的目的其实是想借项羽杀义帝之事,搞臭项羽,为自己出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正名,号令天下诸侯共同讨伐项羽。

  2、刘邦如何慢而侮人

  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他的未来岳父吕太公为避仇来到沛县县令家。沛县有头有脸的人听说县令家来了尊贵的客人,“皆往贺”。刘邦一分钱没带,却谎称“贺万钱”,面无愧色地坐在上位,席间还无所顾忌地“狎侮诸客”。

  刘邦极度讨厌儒生,不仅骂儒生为“竖儒”,还拿儒生帽当尿壶,在里面撒尿。当初,刘邦以为郦食其也是儒生,于是一边让两位婢女替自己洗脚,一边接见郦食其,对郦食其无礼至极。

  被刘邦边洗脚边接见还有英布。英布放弃临江王之位,投奔到刘邦阵营。初见刘邦,刘邦却边洗脚边接见他,根本就不把英布放在眼里,令英布又羞有悔,差点自杀。

  除此之外,刘邦爆粗口骂人更是家常便饭,他手下的文臣武将,除了张良,没有人能得以幸免——即便是萧何、韩信也无一幸免,都曾被刘邦骂过——而被刘邦骂得最狠最惨的,当属鲁元公主的丈夫、张耳的儿子张敖。正因为刘邦骂张敖骂得太过份了,所以贯高等才暗中策划准备刺杀刘邦。

  四、刘邦为何慢而侮人

  刘邦为何如此慢而侮人?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刘邦的本性使然;二是刘邦驭人之术。

  刘邦本人没什么文化素养,如果不是风云际会,他顶多是个在沛县作威作福的流氓混混,黑社会老大,为人处事既不讲尊卑也不讲礼仪。但刘邦不仅命大,而且命好,历史的车轮一次次地把他推到了历史前台。然而,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邦即便当了沛公、当了汉王、当了皇帝,他的江湖习气依然如故,“慢而侮人”便在情理之中。

  不过,刘邦这种不讲尊卑不讲礼仪的特性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在集团内部,刘邦作为老大而不摆架子,多少还是有益于团结的。再说了,打是亲骂是爱,有些将领偶尔被刘邦老大骂两句,可能反而会觉得是被刘邦当作自己人看待。

  刘邦骂人,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是成语“黔驴技穷”中的那头驴。刘邦自己也承认:“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更加令人头疼的是,在张良、萧何、韩信之下,还有一大批或满肚子坏水的谋士,或能征善战的骄兵悍将。

  如何驾驭这些人?骂呗!只要能够骂出气势,骂出风格,让身边的这些大小“老虎”们看不出深浅,他们还不得服服帖帖跟着他刘邦混?

  至于刘邦边洗脚边接见郦食其和英布,态度前倨而后恭,亦当属驭人之术。

  总之,刘邦不讲尊卑不讲礼仪的特性,在外人看来是没有架子,为人随和,加上刘邦有张良等顶级人才为他谋划,采取措施争取民心,于是许多人便以为刘邦是“宽大长者”;而对于长期与刘邦共事的人来说,刘邦不讲尊卑不讲礼仪便成了“慢而侮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