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一世:我若不称帝,谁来拯救危机中的法兰西

  说到欧洲,大家首先提起的,就是英法德这三个国家,而他们也确实是欧洲三大强国。可眼下,英国虽然“脱欧公投”已经结束大半年了,可英国政府在脱欧立场和计划上,却一直是闪烁其词和前后矛盾,不仅国内“脱欧派”和“留欧派”觉得尴尬,欧盟其他成员国更是对此普遍不满,扬言或拒绝与英国政府谈判;而和英国政府进退两难的处境相似,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也因支持难民入境德国,引发国内民众持续抗议,落得一地鸡毛;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情况会好点吗?他曾经立誓要做一个“团结的总统”,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建设“法国梦”的进程之中;但法国民调显示,法国民众“对于政治生活的愤怒达到极致”,奥朗德也成为自1981年以来法国“最不受欢迎”的总统。是啊,经济困顿、政治激荡,再加上几次恐袭的阴影,法国民众能满意才怪呢。

  

  不过,在法国历史上,还真出现过一位全民拥戴的国家领导人,而且他还将法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他不是总统,而是“法国人的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

  清朝嘉庆九年(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正式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212年过去了,可拿破仑称帝的举措,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从来都是泾渭分明。毕竟,肇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才刚刚过去15年,“自由、民主、博爱“的观念也有了一定的民意基础,这时贸然称帝,不是成就了你拿破仑一个人,毁了整个大革命的成果,赤果果的”一夜回到解放前“吗?其实,围绕拿破仑的称帝,从来都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填空题,212年前的法国国内外大环境,要复杂的多!所谓”时势造英雄“,非常时期之非常手段,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拿破仑坚持称帝的决心。

  拨开万里迷雾,穿越数百年的时空,悦史君将从法国波旁王室、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欧洲反法联盟、拿破仑一世等六大相关方着手,为各位悦友厘清拿破仑一世称帝的必然和担当!

  法国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著名跨国王朝,曾断断续续统治纳瓦拉、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卢森堡等国以及意大利若干公国,势力相当庞大。

  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法国瓦卢瓦-昂古莱姆王朝国王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因没有兄弟或儿子,王位由法国的属国纳瓦拉王国国王恩里克三世亨利·德·波旁继承,称亨利四世。这即是波旁王朝在法国统治的开端。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20岁的路易十六坐上法国国王之位的时候,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已经接近200年。这时的法国,贵族朝臣互相争权,国库空虚、债台高筑,底层民众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而就在国家统治严重危机的关头,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不仅胡乱干政,还特别爱花钱,喜欢奢侈华丽的享受,导致法国财政问题更加明显。为此,路易十六曾多次调换国家财政总监,试图改革财政状况,但都遭到了失败。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路易十六召开“显贵会议”,试图向国内的特权等级征税,但因遭到大部分贵族的抵制,而宣告失败。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路易十六没招了,被迫召开已经中止了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惹不起教士、贵族等级的封建特权,企图挑软柿子捏,想对资本家、劳苦大众等组成的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

  不料,这一招昏棋捅了马蜂窝,第三等级代表不仅不同意增税,反而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暗中调集军队,企图驱散制宪议会,结果却激发了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掀起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1月21日,因多次策划出逃国外,以及秘密为欧洲反法同盟提供情报,38岁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处决。而他也是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处决的国王。悲哀~��

  同年10月16日,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乾隆六十年(1795年)6月8日,路易十六唯一活着的儿子、10岁的王太子路易·查理(路易十六死后,部分法国保皇党人称他为“路易十七”,但蹲在监狱里的他也只能是徒有虚名),在圣殿塔监狱去世。

  然而,虽然路易十六这一脉的男性继承人绝嗣,但他还有弟弟。路易·查理死后,路易十六的四弟、普罗旺斯伯爵路易·斯坦尼斯瓦夫·塞维尔自立为路易十八世,并游历欧洲,在普鲁士、英国、俄国等国推动保皇事业,企图借助反法联盟的反攻,重回法国当国王。

  200多年的统治,让法国上下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波旁王朝复辟,他们组成保皇党,成为相伴法国大革命始终的隐患。

  悦史君点评:路易十六虽然治国无方,对老婆的胡闹也没及时干预,但总体而言,他死得有点冤;然而,波旁王朝的男性继承人始终存在,并且一直没有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追求,再加上国内保皇党的支持,就成了当时法国国内的不稳定因素。

  吉伦特派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国王路易十六很快失去了权力,第一个上台执政的,就是代表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法国工商业人士的吉伦特派。

  吉伦特派刚开始支持君主立宪制,随着路易十六企图逃亡国外的失败,他们开始攻击君主制,并主张建立共和国。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底,吉伦特派宣布支持对外战争,并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9月20日的瓦尔密战役中,击败奥普联军及企图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打退了第一次反法联盟。

  同年9月22日,吉伦特派控制的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可在接下来的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由于吉伦特派中的一些人反对处决国王,不少人开始谴责吉伦特派是保皇党。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法国军队在与反法联盟的交战中,遭遇多次失败,国内舆论认为吉伦特派应该对此负责。从5月31日开始,巴黎发生反对吉伦特派的群众运动。

  同年6月2日,国民公会下令逮捕吉伦特派议员29人,吉伦特派的统治宣告结束。

  悦史君点评:长期以来,由于吉伦特派的表现不是特别激烈,很多史学家都把他们归到妥协派的角色;可实际上,废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如此革命的措施,足以证明吉伦特派功高至伟。奈何民主国家的特色就是党派斗争激烈,吉伦特派没有平衡好国内经济,国外战争又连遭失利,被对手攻击、民众走上街头要求下台,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雅各宾派

  吉伦特派垮台后,雅各宾派开始走向前台。在内忧外患异常严重的形势下,雅各宾派政府实行了恐怖统治。

  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先后被送上了断头台。此外,还有更多的贵族也丢了性命。

  雅各宾派还严格限制投机活动,规定物价的最高限额;实行按人口分配的土地制度。这些非常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至少是暂时稳定了政权。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8月23日,为了抗击反法联盟,雅各宾派控制下的国民公会颁布总动员令,宣布:“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为止,全国人民时刻处于动员状态。”“年轻人应上前线作战。有家室的制造武器、运送粮食。妇女缝制服装、帐幕及在军医院服务。孩子们用衬衣撕成绷带。老年人应到广场去激励军人。”总动员令得到全国上下的响应,很快组成了一支42万人的大军。

  同年10月,法军先后两次打败奥地利军队。12月,法军从英国军队手中夺回南方重镇土伦。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6月,法军同英、荷、奥、普联军大会战,给敌人以决定性打击。到7月,外国干涉军已全部被赶出国境。此外,雅各宾派还平息了保皇党的暴乱。

  然而,形势出现好转以后,雅各宾派内部出现意见不一。丹东派主张放松恐怖统治,埃贝尔派则主张更严厉地推行恐怖政策。对此,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的处理办法很简单,先后把两派领导人送上了断头台。

  但逐渐陷于孤立的罗伯斯庇尔,也未能完全守护住法国革命的成果,反法联盟一轮轮地围剿法国,企图恢复波旁王朝的专制政治。

  同年7月27日,雅各宾派中被罗伯斯庇尔镇压的部分领导人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等人,建立热月党人统治。

  悦史君点评: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消除了国内的动乱因素,打赢了对反法联盟的战争,这是好的一面;可坏的一面则更加明显,动辄把反对派送上断头台,缩小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基础;经济上的恐怖政策,不仅遭到资产者的强烈反对,也因严重损害下层民众的利益而得不到其认可;而内外敌人的增多,陷共和国于困难境地,也最终断送了自己的统治。说到底,还是玩得太狠了,刹车没刹住啊!

  热月党人

  雅各宾派被推翻后,热月党人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了督政府。这也标志着法国政权从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手中,转到了资产阶级温和派手中。

  虽然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结束了,但政局仍然不稳,经济不振,保皇党趁机活动,出现了不少反动出版物和团体。底层人民也在反抗,但不久被镇压。

  嘉庆二年(1797年),法国立法机构选举时,保皇党的代表获胜,在立法两院占有优势,策划复辟阴谋。

  同年9年4日,督政府发动果月政变,镇压了保皇党,建立了第二督政府。

  嘉庆三年(1798年),法国立法机构再次选举时,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大批当选。

  同年5月11日,督政府又发动花月政变,镇压了雅各宾派,取消其议员当选资格。

  督政府还进行过财政改革、税制改革和币制改革,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基本税收的确立和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为后世奠定了基本模式。

  嘉庆四年(1799年),第二次反法联盟成立,奥地利和俄国的联合部队,在意大利与法军作战时连连获胜,督政府的统治遭遇危机。

  同年11月9日,获得众人拥戴和支持的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官。

  悦史君点评:督政府实行的政策,可以说岁同时打击左、右两派,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这种治理方式,带给国内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局,却因为过分倚重军事强人拿破仑·波拿巴,导致最终尾大不掉,成了自身的掘墓人。没办法,拿破仑就是这么有男主光环啊!��

  欧洲反法联盟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其他君主国对此非常仇视,生怕影响国内的稳定。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6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逃跑未遂,在欧洲各国君主中引起很大震动。同年8月27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发表皮尔尼兹宣言,代表反对法国革命的君主专制势力联合起来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2月7日,普奥签定军事同盟,同年4月法国正式向奥地利宣战,7月普鲁士对法国宣战。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2月1日,法国向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和俄国向法宣战。同年9月,英国通过一系列条约,把所有对法参战国联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俄、普、奥在瓜分波兰的问题上,因交易不均而导致不和,使得反法联盟崩溃在即。

  乾隆六十年(1795年)4月4日,法普签定巴塞尔和约。同年5月16日,法国与荷兰签定和约。7月22日,法国与西班牙签定和约。

  嘉庆元年(1796年)5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迫使撒丁国王签定谢拉斯科停战协定。

  嘉庆二年(1797年)10月18日,拿破仑与奥地利签定坎波·福米奥停战协定。这也意味着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嘉庆四年(1799年)春,英、俄、土、奥、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战事也由此全面展开。此时,他们的敌人,已经是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了。

  悦史君点评:由于畏惧法国大革命对自己国家的影响,以及对法国波旁王朝的同情,欧洲各君主国组成反法联盟,采取武力手段干涉法国。这就导致任何一个法国的执政派系,都要面对外部的压力,最终,压力爆炸了,逼出来一个千年战神——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一世

  由于每个执政派系都无法解除反法联盟的外部压力,军事强人拿破仑·波拿巴通过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法国最高权力,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

  随后,拿破仑进行了军政、司法、经济等多项重大改革,不仅巩固了国内局势,还对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嘉庆五年(1800年)6月,拿破仑亲自领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战胜奥地利军队,获得了著名的马伦哥大捷。马伦哥战役是拿破仑执政后指挥的第一个重要战役,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嘉庆七年(1802年)3月27日,法国与英国在法国亚眠签订《亚眠条约》,英法暂时休战,第二次反法联盟破产。

  同年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为拿破仑宪法,改为终身执政。

  嘉庆九年(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由终身执政变成了皇帝。

  同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称拿破仑一世。他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从此成为“法国人的皇帝”!

  随后,拿破仑一世打遍欧洲大陆无敌手,先后又粉碎了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法联盟,将法国的势力扩张到整个欧洲。

  悦史君点评:拿破仑一世称帝前,可谓内外交困:法国内部各种势力活跃,保皇党甚至配合反法联盟,对抗法国政府;拿破仑一世称帝后,通过创制一系列新的贵族头衔,笼络了一部分保皇党,将大部分法国人凝聚在一起,成就了法兰西历史上最伟大的荣光!

  

  当然,拿破仑一世也遭到欧洲各君主国的疯狂反扑,虽然击退了三次反法联盟,但在第六次、第七次反法联盟中,不幸落败,不仅导致自己孤死荒岛,还累及法国势力大大缩水,回到了革命前的状态。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时势造英雄”,拿破仑称帝,在当时的法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更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施加了很大的影响力,世界也再也回不到中世纪的茫荒时代了。伟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