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人四品官了还去参加高考,却总也考不上

  以前的人做官,套路一般是“学而优则仕”,先通过县、省、国家级的几次考试,然后就可以做官了。不过,有一个朝代在晚期却改变了这种固定的套路,出现了先做官再考试的情况。而且,此人是名人,已经做到4品官,还每年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严复(图注)

  这个朝代叫晚清,这个名人叫严复,中学历史里都会提到的名字,大翻译家,翻译了《天演论》,提出了翻译的“信达雅”3大标准。

  严复成名很早,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回来时已经名满天下。回国后,组织给他安排的职务是教师,后做到天津学堂总教习,相当于行政级别的4品官。

  名气有了,职务够了,待遇高了,但严复还有一个难言之隐——没有功名。没办法,他自己放弃科举考试,跑去学驾驶,然后又出国,对四书五经之类没怎么学。

  没有功名却做到4品官,你现在可能觉得牛,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多数人会取笑你,认为你没走正道。不要说别人,连严复的堂叔都嘲笑他。为啥呢?堂叔人家是举人,严复连举人都不是。

  科举考试(图注)

  所以,科举功名是严复的心病。为了“去病”,严复每年都不辞辛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却连乡试都过不了。造化弄人啊,他尽管很努力,可就是考不上。

  39岁的时候,严复突然一步登天混到了进士。

  什么情况,难道他突然开窍了?还是走了后门?

  都不是,他是赶上好时代了。

  1903年,清朝要搞新政,新开了经济特科。朝廷决定让严复来当主考官,严复听说后,连忙推辞,理由是——自己连进士都不是,怎么有资格主持进士考试呢?慈禧老佛爷知道后,心说这还不好办吗,直接赏严复一个进士头衔不就结了么。就这一点而言,严复和左宗棠倒是很像——左宗棠也是3次科举考不上,干脆不考了,省得丢人,后来靠军功和职务,把功名赚了回来。

  严复留过学的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图注)

  有了进士的头衔,严复再见到堂叔和同僚们,腰杆明显就硬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