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妖姬妲己调戏伯邑考,情色片为何变成恐怖片?

  

  《封神演义》为了塑造伯邑考的忠贞善良,突显妲己的好色荒淫,描写了一段妲己调戏伯邑考的故事

  (封神剧照)

  妲己为何要调戏伯邑考?

  原著中说:“妲己在帘内,见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红齿白,言语温柔。”又说:“自古佳人爱少年,何况妲己乃一妖魅乎。”

  换言之,伯邑考青春年少,玉树临风,是小鲜肉一枚,于是妖妃妲己色心大起,向伯邑考伸出了魔爪。

  其实,这个故事有一个重大破绽!

  在原著第29回《斩侯虎文王托孤》故事中,讲到周文王病逝,终年九十六岁。文王去世之时,距离结束在羑里的软禁生活、回到西岐,不超过两年。

  虽然在《封神演义》中没有正面描写伯邑考的真正年纪,但古时人们结婚早,也生育早。就算周文王晚婚晚育,三十岁生第一个孩子,那伯邑考也有六十六岁。

  也就是说,伯邑考进朝歌营救父亲,拜见纣王、妲己时,不是花季翩翩少年郎,而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家。

  为了剧情需要,原著作者大笔一挥,伯邑考从六十多岁摇身一变,成为弱冠少年。

  此BUG且放一边。

  伯邑考身为西伯侯姬昌长子,若没有异变,姬昌死后,就是由他继承爵位。若伯邑考登上王位,西岐的走向将会如何呢?

  我们结合妲己调戏事件就可以发现,伯邑考身上具有几个致命缺点。若是由他领导西岐,西岐必将由兴盛转向衰败。

  伯邑考身上有哪些致命缺点呢?

  妲己当时年纪不超过三十,她见伯邑考青春年少,容颜俊俏,于是心生爱慕。这也算人之常情。只是,多数人都会顾及身份,顾及礼法,虽然心中有所想,却不敢贸然行动。

  妲己则不然。她本是妖魅之身,纣王对她又言听计从,故色心大起,于是以学琴为由,支开了纣王,单独和伯邑考呆在一室。

  妲己是个极有心机的妖狐。她可不是一上来就对伯邑考动手动脚。她先是以眼色挑逗,见伯邑考不予理会,于是摆下酒宴,以招待师父为名,请伯邑考坐在自己身边。伯邑考连忙趴伏在地,以妲己身份贵重,自己乃罪臣之子为名,坚决不肯入座。

  妲己于是撤去酒宴,继续学琴。她提出,自己指法不熟,希望能够坐在伯邑考怀中,由伯邑考手把手传授。

  伯邑考闻言,觉得妲己把自己当成毫无节操的浮华浪子,当场大怒,直言拒绝,并且警告妲己说:“娘娘之言,使臣万载竟为狗彘之人!史官载在典章,以娘娘为何如!今为传琴一事,亵尊一至于此,深属儿戏,成何体统!”

  妲己听后,就算她是千年老狐,也不禁羞得满脸通红。等伯邑考退下之后,妲己心中恨道:“这等匹夫,轻人如此!管教你粉骨碎身,方消吾恨!”

  要如何看待伯邑考在妲己调戏事件中的表现呢?

  其一、性情迂腐,不知变通。

  能够得到皇后妲己的爱慕,这对营救父亲却求告无门的伯邑考来说,本是天大的好事。

  伯邑考来到朝歌之后,虽然也拜会了比干,但是,比干虽然是亚相,在纣王面前其实毫无分量。伯邑考也没有联络其他大臣,就直接早上纣王,恳请放父王回乡。

  伯邑考虽然献上三宝,但是,在朝中无人帮忙说话,可以说,要想救出父亲,非常艰难。此刻,皇后妲己却对伯邑考传达出爱慕之意,伯邑考若能够好好利用,让妲己在纣王面上说几句好话,那救出姬昌,几乎不成问题。

  可是,伯邑考却迂腐之极,把妲己的示爱当成对自己的侮辱。

  其实,就算是伯邑考对妲己毫无感觉,也不屑利用妲己救出父亲,那他也应当委婉拒绝。可是,伯邑考选择了最笨的应对之策——他不但直接拒绝了妲己,并且把自己对妲己的蔑视当场说出!

  可以说,一个天大的有利因素,硬生生被伯邑考整成了天大的不利因素。妲己原本可以成为营救姬昌的最大助力,却被伯邑考激成了最大助力。

  其二、目光短浅,不顾大局。

  作为西岐的大世子,伯邑考已经出任西岐执政官七年之久。不得不说,伯邑考在处理妲己调戏事件时的表现,相当幼稚!

  当妲己挑逗他时,伯邑考心想:“这贱人把我当作不忠、不德、不孝、不仁、非礼、非义、不智、不良之类。”

  在伯邑考看来,妲己挑逗他,是对他的莫大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妲己对伯邑考的爱慕,可以是坏事,也可以是好事。关键看伯邑考怎么去应对。

  为人坚守原则本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一个度。所谓:“过刚者折。”尤其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统率万千百姓的君主,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须顾全大局,就算是个人受辱,也必须忍耐。

  在这一点上,伯邑考比起他老爸姬昌,差得实在太远了。为了自己活命,姬昌连儿子的肉,都可以咽下,更何况其他。

  其三、感情用事,错失良机。

  应该说,伯邑考有一定才华。当妲己在纣王面前诽谤他时,当白面猿猴扑打妖妃妲己之时,伯邑考都能够机智应对,将两场大劫,消弭于无形。

  人家纣王都原谅了伯邑考,伯邑考对妲己却嫉恨在心。

  妲己提出,让伯邑考抚琴一曲,若是其中有忤逆之心,就将伯邑考斩首,若是其中有忠君之心,就放伯邑考回乡。

  当此之时,就算伯邑考心中有万丈怒火,他也当演奏一曲赞美纣王,宣誓忠于商朝的曲子。

  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又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躲过眼前劫难,回到西岐,那伯邑考就还会有光明的未来。

  可是,伯邑考却演奏了一曲批评时政,抨击纣王无道的曲子。

  纣王不懂歌曲,妲己却是音乐大家。原文说:“妲己妖魅,听得琴中之音有毁谤君上之言。妲己以手指邑考骂曰:‘大胆匹夫!敢于琴中暗寓毁谤之言,辱君骂主,情殊可恨!’”

  大家细看原文,妲己可不是污蔑伯邑考。曲子当中,确实就有诽谤纣王的意思。

  伯邑考若要活命,本当极力辨白。反正纣王不懂音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伯邑考总还有一半活命的机会。

  伯邑考却一边骂着纣王,一边把琴砸向妲己,来了一个现场刺杀。

  这下可谓是铁证如山,无可辩驳。纣王大怒,下令将伯邑考剁成肉酱。

  封神中绝代小鲜肉,最后真的变成了小鲜肉。

  品封神,说西游,不一样的观点,一样的精彩,期待您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叶之秋读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