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已出土文物是省里之和

  寿县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许多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息。许多名人墓葬,诸如春秋蔡昭侯、孔子高徒宓子贱墓、战国楚考烈王墓、赵大将军廉颇墓、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墓、西汉淮南王刘安墓、唐代韩愈在《送董召南序》中极称孝贤的董子墓以及清末状元孙家鼐墓等,也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古老的文化一直在这里绵延不断。 在新建的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直观地展示了古寿春数千年的文明史。奇伟瑰丽的春秋蔡侯铜器、精美独特的战国楚器、造型各异的汉代陶质施釉模型以及唐宋木雕明清彩瓷等所展示的特有的艺术魅力,无不给人以极高的审美愉悦。寿州碑廊嵌有名人刻石数十方,其中元代赵子昂的《问政山歌》、明代董其昌的行书条屏以及清代梁巘的代表作《重修报恩寺碑记》等,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品。

  

  寿县城鸟瞰

  一、寿县李三孤堆出土很多战国文物,例如楚王熊肯釶鼎,楚大鼎都馆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楚王熊肯釶鼎,通高38.5厘米、口径67.5厘米、流长12厘米、腹深14厘米、足高30厘米。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此釶鼎是战国后期楚国宗庙祭祀礼器,圆腹直壁,平底,流口外伸,方耳外撇,三蹄足。腹部光素无纹,腹的上部饰一周凸弦纹,弦纹上端附方耳,下端紧挨着三蹄足,足根部高浮雕兽首纹,蹄足高峻雄壮,是为楚国末期青铜鼎的典型风格。口沿外壁镌刻12字“楚王盦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

  

  楚王熊肯釶鼎

  关于铭文楚王熊肯的“肯”字,也有释成“前”字的,二释皆云通“元”。对楚王熊肯,诸家释意不一,然其出土地点在寿春楚王陵(今寿县李三孤堆),故多以楚顷襄王东迁国都至寿春后继承王位的考烈王熊元当之。此鼎如匜置流,自铭为“釶鼎”。青铜器中匜的自铭一般作“也”或“釶”,是祭祀时用以浇水净手的用具。岁尝的“尝”字,《尔雅?释天》云:“秋祭曰尝”。证明此鼎是楚王专为宗庙祭祀制作的重要礼器。

  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于1933年被盗掘,致使第一手宝贵的考古研究资料遭到破坏,由于当时社会压力和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大部分出土物得以保存下来,根据相关调查材料统计,保存下来的出土器物达710余件,熊肯釶鼎就是其中幸存者。这批器物现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寿县楚器群为研究我国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青铜冶炼史的发展,以及楚文化研究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

  二、安徽省寿县城西门内侧出土春秋时期蔡昭侯墓。

  春秋时期蔡昭侯墓。位于安徽省寿县城西门内侧。1955年5月,寿县治淮民工在城西门内北侧取土加固城墙时,发现甬钟两件,即行清理发掘,出土各类文物584件,有青铜器、金叶、玉器、骨器、漆器等。其中青铜器486件,玉器51件,金饰12件,骨器28件,残存漆片与陶片6件,砺石1件。青铜器中较大的鼎多达44件,最大的通高69厘米、口径62厘米、腹围197厘米。

  

  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金饰、骨器、漆皮等,其中青铜器486件,最为突出。礼器百余件,器物主要有鼎于鼎、鼎升鼎、列鼎、鬲、簋、簠、敦、豆、方壶、尊、盉、缶、鉴、盘、匜、甬钟、镈钟、钮钟、钲、錞于等。随葬物品如鼎、钟、鬲、豆、方壶、鉴、盘、尊与编钟等都置于墓坑北部;墓坑的东南隅除车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铜器、骨器;西部以兵马器为多,也有一些小铜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长方形小坑内有绳纹陶器碎片,可能是给陪葬者的。蔡器与楚器虽然国别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却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春秋时期,在江淮汉地区的诸侯,经过长期征战,频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从而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

  寿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部分青铜器镌有铭文,其内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国周旋于吴、楚两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蔡侯盘与尊的铭文各有92字,为蔡侯嫁其姊与吴王时铸;吴王光鉴有铭文52字,是吴王之女嫁蔡时所赠。在蔡侯钟上铭文82字中,有"辅佐楚王"等词句。由此可知,蔡国一方面与吴国结成姻亲以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讨好于楚国,而最后仍为楚所灭。

  

  寿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