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改变国际格局的鸦片战争

  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然而某种意义上说鸦片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因为在整个古代直到近代前期,世界范围内都是多体系并存并立的,各体系都有独立的运行规则。大西洋体系是中心地带对于边缘半边缘地带的掠夺为核心的,而东亚体系更多的是依靠中国政治文化的向心力。例如在明清时期,中国是主导的东亚体系就和西欧国家主导的大西洋体系运行规则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鸦片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东亚体系丧失了其独立性,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世界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

  应该说,这个过程早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开始。在近代前期,大西洋体系,西亚和南亚的新穆斯林体系和中国主导的东亚体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从十七世纪后期开始,新穆斯林体系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印度莫卧尔帝国由于穆斯林统治者的宗教歧视政策逐渐走向衰落,并且最终走向分裂和混战。马克思指出:“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提人打倒,马拉提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这种征服使得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原本大西洋体系在三个体系中是最落后的,英国人对印度高水平的棉纺织品惊叹不已。但在征服了印度之后,由于把穆斯林体系的核心地带并入了大西洋体系,使得大西洋体系开始后来居上,在世界范围内足以和东亚体系分庭抗礼。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征服为西欧几个世纪以来持续不断的资本积累添加上了最后一把柴火,一场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工业革命开始了。

  工业革命既根本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其本身也是国际关系巨大变动的产物。没有英国对印度政府所具有的巨大市场,以及印度棉纺织品高超技术和巨额利润的刺激,英国人就不会有改善棉纺织生产技术的冲动,也就不会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推行下去,恰恰是借了另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巨大战争的东风。在瓦特申请了蒸汽机专利以后没有几年,法国便爆发了大革命。随后,欧洲大陆进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混战之中。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相当于二战中的美国,充当了欧洲大陆反法同盟的后勤基地。战争的刺激为英国的工业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使得不至于出现滞销的危机,让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改进得以持续。到拿破仑失败以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已经不可逆转。

  工业革命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步入工业时代的英国不仅完成了对于整个南亚大陆的征服,也使得新穆斯林体系的另一个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渐变为欧洲的附庸。这样,在十六、十七世纪曾经盛极一时的突厥穆斯林体系不复存在。最后一个有影响力的独立世界体系,中国主导的东亚体系在十八世纪晚期开始就由于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满汉民众矛盾交织逐步走向衰落。工业革命便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鸦片战争作为标志,东亚体系开始丧失独立性。至此,一个全球范围的世界体系逐渐形成了起来。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使得国际贸易中主要商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经历是工业革命的英国,出口的第一种主要商品是棉纺织品。这显然与近代前期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大宗商品,茶叶与香料又有了一个质的不同。茶叶与香料虽然是大众消费品,但是仍然保持着奢侈品的诸多特点,因此对于经济的结构改变是很有限的。棉纺织品则是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必需品之一,也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中的核心产品之一。这一切表明,国际贸易开始由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对于各国内部的经济发展逐渐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应该高估工业革命之前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应该低估工业革命之后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结构的冲击。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鸦片战争对于国际格局的改变还是有限的。在十九世纪中期,不仅非洲内陆等一些边缘地带并没有纳入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世界体系,即使是在中国,西方国家的冲击也主要限于沿海少数地带。真正覆盖全球的世界体系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才算形成。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世界上除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大西洋世界体系,已经不再存在有影响力的独立世界体系了。这无疑表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鹿野,察网专栏作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