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寿县英雄辈出,在抗战中涌现许多保家卫国青年

  在中国的历史上面,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古城由于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守淮河中游,是北方通向江南的门户,经历的战乱也很多。到了近代,主要战争灾难就是抗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寿县古城就三次沦陷,第三次沦陷以后,侵略者盘踞寿县城5年之久,对寿县人民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寿县人民也经行了艰苦卓越的抵抗,许多热血青年参加了抗日武装,直接走向杀敌战场,战死他乡为国捐躯的也不在少数,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寿县古城图片

  一、出身于富裕家庭的汪传铎,是蔡廷锴将军的19路军战士,1932年在上海郊区抗击日军战斗中阵亡。

  汪传铎于1912年出生于今天的寿县保义镇桃园村夏家土城,在家排行老三,其父亲汪贵昌(号子荣)是蚌埠开埠后第一批商人,经商比较成功,积累了不少资产。汪传铎自幼家庭条件优越,经过私塾教育,生活无忧。成年后,其父亲为了锻炼他们弟兄几个自食其力的能力,让其不要成为令人指责的纨绔子弟。就通过同乡关系、在国民革命军做官的寿县原开荒乡的梅家,让老大汪传铭和老三汪传铎相继都参加加入当时的国民革命军(老二因身体不好成年后早逝),汪传铎是加入驻扎上海的蔡廷锴将军领导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

  十九路军长蔡廷锴将军照片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卫戍守护淞沪之责的国民党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不顾蒋介石不许抵抗的命令,决定将军部移至真如镇范庄亲临指挥抗战,十九路军以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光辉诗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迫使日本侵略军四易主帅。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守护上海的19路军也是猝不及防的情况遭到日军攻击的,汪传铎所在部队奉命在上海郊区阻击来犯日军,因时间仓促,来不及挖战壕工事做掩护,以血肉之躯抵抗来犯之敌人,当时参战19路军战士纷纷选择有利地形阻击进犯日军,战后生存下来汪的战友带信回来,说汪传铎在阻击日军的战斗中,当时躲在一个坟头后作为掩护,射击如潮水一样涌上来的日军,不幸中弹牺,在阵前阵亡,时年20岁。其家人至今不知道葬于何处,成为其家族的一件憾事。此战19路军损失惨重,部队精锐损失殆尽,撤出战斗的19路军后移师福建休整。此战19路军几千人战死,一部分战死将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至于战死的将士魂归何处更是无从查起,这成为了一件历史憾事。

  即将出征的十九路军战士照片

  在战役最激烈的时候,爱国主义者宋庆龄、何香凝不顾个人安危,到这里慰问前线抗战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沪西17家日商纱厂4万多工人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日大罢工,沪西也成为全市工人反日斗争的中心,被称为“赤色沪西”。范庄于1937年8月3日被日军炮火炸毁。1989年,经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批准,将此地列为区革命纪念地。

  淞沪抗战十九路军部遗址

  二、饱读诗书的汪传铭(字味西)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参加抗日斗争,在团部任文书,时任团长廖运周。

  汪传铭是在淞沪抗战牺牲的19路军战士汪传铎大哥,1906年生于寿县保义镇桃园村夏家土城,自幼就饱读诗书,古文功底深厚。在1930年代参加了国军,在团部任文书,其团长廖运周。廖运周(1903-1996),安徽凤台人瘳家湾(现划归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 一九二七年曾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潮汕失利后,1928年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秘密潜入国民党三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他是杰出的地下党员,长期战斗在敌人内部。参加发动芜湖兵变,任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九团团长,国民党军独立第四十六旅七三八团团长。

  开国大将廖运周照片

  汪传铭在国军七三八团任文书,受团长廖运周的影响,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七三八团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后因该团被日军击溃,部队失去建制,汪传铭和在七三八任副连长的同乡范培珠逃回寿县家乡。在1933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廖运周,终于在1938年恢复中共组织关系,在其任国军师长的110师建立中共秘密师党委。1946年任110师中共地下党委书记。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廖运周率110师师部和两个团5000人起义成功,对取得这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廖运周在淮海战役率领的110师起义将领合影

  回乡的汪传铭在寿县石家集(今天安丰镇),原开荒乡利用从事私塾教育机会,积极宣传革命抗日救亡道理。后与中共寿县地下党负责人胡允恭(胡出生于原寿县杨庙乡,解放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接上头,汪传铭在1940年变卖家产搬迁到寿县原开荒乡,边教书,边资助胡允恭革命工作。解放后曾去信给胡允恭希望其证明中共地下党的身份,但是没有接到回信,在1960年汪传铭去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知道胡在解放后也收到不公正待遇,身陷囹圄,后其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反映情况,在周总理过问下才恢复工作。在1990年,汪传铭的后人写信给南大教授胡允恭想让其证明下汪传铭地下党身份,但因胡中风,由其儿子代笔回信,说胡因病失去记忆,以前事情没有记忆,胡与2001年因病去世,汪传铭革命生涯也成了一个历史憾事。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专家胡允恭先生

  三、新四军抗日小战士周庆树,参加过当年"来安半塔保卫战“,不幸与大部队失散以后就归隐乡里继续组织人员抗战。

  周庆树于上世纪20年代,生出在寿县瓦埠湖西岸,原来的开荒乡桥湾村,家庭富裕,饱读诗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其老师汪传铭的影响,弃笔投戎,步行穿过敌人封锁区,来到瓦埠湖东岸地区,也就是今天定远和长丰县等地。此地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周庆树也就在这个时候加入新四军,并参加抗战,后跟随新四军转战于进行大江南北,因其识文断字,聪慧伶俐,作战英勇,深得领导喜爱,被调到新四军指挥机关,给时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张劲夫将军当警卫员兼通讯员(张劲夫将军安徽肥东人,2015年去世,是最后去世的一位中顾委常委),在敌后浴血奋战的新四军第五支队机关部队在安徽的来安县半塔集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队围攻,而守卫半塔集的兵力只有500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3000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

  来安半塔保卫战纪念塔

  1940年3月21日至29日,我新四军第五支队以保卫半塔集为中心,打响历史上有名的”来安半塔集保卫战“。部队固守待援,成功阻击敌人进攻,直至3月29日,在我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半塔集附近时,我军负责半塔保护阻击战的人员分三股全线反击突围。至此,负责来安半塔保卫战的阻击敌人的500人新四军机关部队,也大部分突出顽敌包围圈,半塔集保卫战取得了完全胜利。作为警卫人员的周庆树因断后负责掩护大部队撤退,不幸的是在突围战斗中与大部队失散,为了不被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军俘虏,他化妆成乞丐,一路乞讨,步行穿过滁州、定远,今天长丰县,冒险过了日占区,到了寿县的瓦埠湖东岸,后渡过瓦埠湖安全地回到家乡。

  在民国30年(1941年),日本侵略军已占领寿县东部、东南部大片土地,为巩固淮南矿区与合肥一带占领区,拟控制东淝河、瓦埠湖以东全部地区,与当地武装人员隔河对峙,并对寿县南部地区县政府的驻地保义镇构成威胁,日军还在近河岸的小甸集、李山庙等地修筑营垒、炮楼,屯兵把守。已经回乡的新四军战士周庆树利用自己在新四军学到军事知识,于当地组织抗日民团,在今天寿县原开荒乡桥湾村周家大郢的瓦埠湖岸边修筑了炮楼工事,与日军隔河对峙,负责保护瓦埠湖西岸人民安全,同时也是保护了当时寿县政府驻地安全。

  寿县瓦埠湖图片

  1942年4月,国民党一七二师(桂系李宗仁部,后属李品仙部)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萧凤岗,奉命拔除李山、小甸等日敌据点。萧分兵迎战,时日军兵力已数倍于萧营。萧营长受伤,裹创上阵,壮烈殉职。全营官兵近200名,大部捐躯。此役,击毙日本侵略军佐官一名,士兵数百名。日军伤亡数倍于萧营,故虽败犹胜。嗣后,日军撤离小甸、李山,不敢再作据点,唯不时派小部队骚扰而已。在瓦埠湖西岸,周庆树带领地方抗日武装驻守炮楼工事内一直持续瞭望监视日军动向,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结束。

  在寿县城耀武扬威的日军

  新中国成立后,因其在”来安半塔集保卫战“中属于失联人员,这段历史无法证明,加之回乡后又在当时的寿县政府组织的地方抗日民团做负责人,所以在建国后历次运动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其平反,恢复了名誉,令人遗憾的事:在等待落实“在乡失联的新四军老战士”政策的日子里,其不幸于几年前与世长辞了,抗日英雄影响没有能等到这一天,也是一件历史憾事。

  寿县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现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