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到鸦片战争它服役了1600多年却最终沦为玩物

  “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吴越春秋》记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由此可见弩是由弓发展演变而来,最早可追溯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弩只作为狩猎工具使用,直到春秋时期青铜弩机的诞生,才使得弩的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并被作为兵器投入战场使用。

  到了战国时代,弩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弩的远程射杀能力也很强大,但强弩并非弩的唯一发展方向,于是便出现了更为机巧的双矢并射连发弩,这便是诸葛弩的前身。(湖北江陵的战国楚墓,就曾出土过双矢并射连发弩,由此可见,连发弩的发明,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战争所导致的需求,弩得以持续发展,到了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压制魏国骑兵,以及守隘塞口,便在前代的连弩基础上,发明制作了一种元戎弩,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由此可见诸葛弩是一种可先后连续发射十箭的连发弩,但诸葛弩较之强弩,射程太短,只有二十余步,且威力较小,故而明代《武备志》认为,若在箭簇上涂以剧毒,在据守险隘塞口,以诸葛连弩轮番射击,方能发挥其巨大威力,因此,此弩又被认为是守营利器。

  

  但随着蜀汉政权的消亡,诸葛弩亦逐渐衰落,直至明朝以后,由于火器的迅速发展,以及鸟铳、弗朗机大炮等火器的大量装备,连弩的作用便更加不受重视,以致沦为民众看家护院,打猎把玩的玩物。

  

  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由于清军火器配备参差不齐,加之当时所铸新炮,屡有炸膛损坏,不得已遂再次启用连弩,以弥补清军火力不足,但亦于事无补,终被侵略者用船坚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迫使中国进入百年屈辱史。

  [感谢您的阅读,若您喜欢本文或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文章,请点击订阅!再次感谢您的批评与鼓励]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