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祁连山游(第三篇:青海湖畔,那遥远的地方和远去的姑娘)

  今天主要回顾一下青海湖之行的一天多的时间,游览的时间短暂,可印象深刻。在青海湖最大的感受是和宋徽宗的汝窑联系在一起。这是为啥呢?

  谈到瓷器,不能不谈宋朝瓷器,谈到宋朝瓷器不能不谈宋徽宗,谈到宋徽宗不能不谈汝窑,谈到汝窑不能不谈一个典故,那就是:800多年前一个午后,北宋文化著称的皇帝宋徽宗,夏日的午后,御膳用罢,小憩了一会儿,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的景象。醒来后,他对梦中见到的雨后天空的那种颜色非常喜欢,于是给官窑厂的督办下了道圣旨,要求给官窑厂的烧瓷工匠,传下旨意,做一件瓷器,颜色要求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皇帝下了圣旨,就是砸锅卖铁都得搞出来啊;你看当今的那些所谓的献礼工程,哪一样不是按期完工的,剪彩后桥跨了,楼塌了,跟他没关系;虽然这个宋徽宗是个混蛋皇帝,可他是个大艺术家啊,下旨要求烧制的瓷器,可就是当今闻名于世的、大名鼎鼎的汝窑啊。先看一下台北故宫里的汝窑瓷器,感受一下“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这般颜色”。

  

  然后再看看下图的这幅照片,虽然和汝窑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这般颜色”不是100%的相似,是不是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度啊。当年在青海湖边的现场,看到这样的水天一色的意境,脑袋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宋徽宗要的颜色,就是这样的,第一次在遥远的西部感受到宋人所崇尚的淳朴美。只有在西部,几乎没有受到污染的地区,才能感受到如此美妙纯真的自然之美。

  

  再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下青海湖的水天一色之美。这一天,乌云密布,大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远处的地平线仿佛是天地间的对称分界线;仿佛是混沌初开的世界;随着空中乌云的不断翻滚,倒映着乌云的湖水的颜色,也在不断在变化;人站在着混沌之中,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先掀开青海湖的美丽头盖,简单窥视一下她的美丽。然后再简单回顾一下,从塔尔寺到青海湖的这段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从湟中县塔尔寺离开后,在湟中县郊区的农家饭庄吃罢午餐后,乘坐着旅游大巴继续想青海湖驶去。在西部这些美丽的地方,依然是少不了重工业的影子,这是一家电解铝的工厂,是利用黄河上游水力发电来进行电解铝生产。众所周知电解铝是能源消耗非常大、污染非常严重的重工业。

  这是路过这家公司时,从大巴车上拍摄的工厂大门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从这家公司的网站上下载的照片,从其中的烟囱数量、弥漫的烟尘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虽然西部有众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可是你总能看到一些你不愿意看到的景象。也许是我们太穷了,太需要钱了,太需要“鸡的屁”了,作为一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蝼蚁,我们都没有话语权,甚至连知情权都谈不上,这是他们的专利!

  

  撇开这不和谐的一幕的吧,西部的天总体上还是蓝的,地还是绿色的,比东部或其他所谓发达地区的环境要好上若干倍的。旅游大巴继续行驶在山间公路上,沿途的风景虽然谈不上很迷人,但是那一抹抹绿色还是让人着迷的。

  

  车子在8月10日的下午14:30点左右驶入到日月山附近,这地方历来是中原内地远赴吐蕃西藏大道的咽喉之地。远在汉朝、魏晋、隋唐等朝代,日月山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相当于今天的边境国门(当然今天这些地方都是中国的统一领土),日月山素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这地方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一个分界线。

  此外公元420年,北魏时期,魏明帝神龟元年,僧人宋云从洛阳开始西行求经,便是翻过日月山,取道吐蕃到达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大唐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日月山还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

  

  来到日月山,就可以看到成群的羊群,他们在草原上悠闲地啃着牧草。也不知道到达西宁的那天晚上吃的那锅羊排,是否就是这里生长的?想必此处的青山、绿草哺育出来的羊群,肉质一定非常鲜美。抱歉,吃货的眼里,看到成群的羊群,先想到的是美食,然后才是美景。

  

  车子继续西行,沿着照片中间的雨水冲刷的方向远远望去,有两个隐约的风雨亭的影子,那就是著名的日月亭,是后人纪念嫁入吐蕃的著名大唐文成公主。公元638年的大唐贞观15年的正月,从长安长途跋涉而来的,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他们护送着一位美丽的公主缓缓来到日月山口,这位公主就是远嫁吐蕃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从此这座日月山,就承载了文成公主守望着无尽的苍凉和沉甸甸的传说。

  

  

  车子继续西行,翻阅日月山,来到一个休息站,倒淌河休息站。提到倒淌河,在地理上它是一条特殊的河流,自东向西流的;而中国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很少有自东向西流的;地理上的原因是这地方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河水自然是由高向低处流的。可是民间有个美丽的说法,还是和前文提到的文成公主有关的。

  倒淌河,在汉族的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当年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实际上是大唐无法军事占领吐蕃,而采取的一种类似和汉高祖刘邦所奉行的和亲政策),将大唐宗室的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远赴吐蕃的途中,翻阅前文提到的日月山后,翘首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不见长安;再往西望去,一片戈壁、苍凉,愈发思念家乡、思念父母、思念手足姐妹,顿时悲恸不止,泪如雨下,为了大唐国家的利益,她只好擦干泪继续西行,于是文成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当然这是个美丽、凄美的传说,当然不是地理的真实,也不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却深深地反应了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的凄婉和无声的叹息。历来为了和亲而远嫁的公主,又有谁能体谅和理解她们内心的凄苦,又有谁能倾听她们的倾诉;是她们柔弱的身躯,换来了中原农耕文化暂时的稳定和繁荣。无论是汉朝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昭君公主,还是盛唐的文成公主,我们都应该给她们以深深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谢!

  

  离开倒淌河后,车子很快驶入了青海湖的环湖大道西段,正式进入看环青海湖观光了。往车窗右边望去,湛蓝色的青海湖、绿波浪一样的青稞苗、藏民们五颜六色的毡房、洁白的藏牤牛,还有成群的羊群,交相呼应;一切显得那么的安宁。

  坐在环湖路上观望青海湖水,是一片湛蓝,那是天空的颜色倒映在湖水中,走到湖边近看时,青海湖水实际上是非常清澈的。高原的天,正如孩子的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儿雨滴坠落;你看清澈的湖水里,游弋这众多可爱的生灵,这是青海湖特有的一种鱼种。

  青海湖里的这种鱼叫做湟鱼,也就是“裸鲤”的俗称,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在鱼类中属鲤科,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特意在湖边观察了这种有趣的鱼类,由于相机镜头焦距的限制,无法拍摄特写镜头。在来青海湖的途中,导游也提到了青海湖的湟鱼是明令禁止捕捞的鱼类,但是后来在当天晚餐的餐馆里还是看到了青海湖湟鱼的身影。还是那句话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每年犹如蝗虫般的游客,又有多少能管住自己的嘴呢?

  

  

  这是青海湖湖边的游艇码头,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乘坐游艇绕湖转一圈。那一天,由于湖边游览的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晚上还要在湖边的小馆子简单晚餐后,要赶往几十公里之外的青海湖鸟岛附近的酒店休息;故而没法乘船游览了,下次吧,青海湖有空还是要再去的。

  

  青海湖上还有一座鱼雷发射实验基地,n多年前,了解到这个消息,那时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勾画这青海湖的轮廓,这个鱼雷发射基地到底是个啥样子,为啥要在青海湖上搞鱼雷发射基地。这一趟之旅,终于见到鱼雷发射实验基地的真容了

  

  两个多小时的青海湖参观,很快就结束了,当天参观时刻,天空正下着小雨,不能说天公不作美,其实雨中的青海湖也别有一番风韵。远眺的能见度非常低,无法看清湖那边山的轮廓,无形中也平添了一份神秘感;湖水也没有晴空万里时的那种湛蓝,在天空灰色的云朵的映衬下,让人感受到“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特殊色彩(当然这仅仅是作者本人的感受,不代表其他人)。

  参观结束后,沿着平坦的水泥马路向当然晚餐的地点集合;遵守着国家的法律,拒绝点吃青海湖湟鱼。在行走途中,右手边的藏传佛教的白塔,告诉着行人,这里有着丝丝的藏族风情和风俗。

  

  当天晚餐结束后,继续沿着环湖路走一段几十公里路程,西部的天色黑得晚一些,一路西行,一路观景。沿途有很多藏族同胞们放牧的毡房,和他们成群的羊群和马群,偶尔也能看到巨大的藏獒;你在中原内地时,很难理解藏族同胞们为什么要饲养那么凶狠的藏獒了;你想想看,在荒芜人烟的大草上,一路数十公里都可能不见一个人影,一家藏民独自放牧,他们如何抵御草原上可能的狼群,还有披着“人皮”的狼,藏獒就是非常好的防御,藏獒也是藏民们忠实的伙伴。

  

  在环青海湖半圈的旅程中,你不能不想起伟大的传歌者王洛宾;当年正是他在青海湖畔拍电影时,结识了藏族千户长的女儿卓玛,也就是在电影里充当牧羊姑娘的萨耶卓玛。青海湖畔的四天的拍摄时间,诞生了著名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也让人记住了那短暂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就在王洛宾完成拍摄离开青海湖回到西宁时,卓玛和他的父亲骑着马,送别王洛宾,卓玛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一个山坡上,才停住了;而多情的王洛宾骑在骆驼上,也在不住的回头张望,随着驼峰起伏,他也沉浸似是而非的梦幻之中,卓玛的天真无邪的笑脸,似懂非懂的藏语,还有她那皮鞭的轻轻撩拨;就在这朦胧之中,卓玛放佛化作一尊美神浮现在眼前,多情的王洛宾不忍离去,在三在四地回头张望,直到那张美丽的脸庞消失在高原草甸之上。

  回到西宁后的王洛宾,挥笔写下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早年间,在查阅王洛宾和卓玛的资料时,了解到王洛宾离开后,卓玛本人的生活并不是非常顺利,与王洛宾先生短暂的相逢却未能结缘,成为她一生的遗憾。后来嫁作他人妇的卓玛,生活并不顺利,1954年萨耶卓玛在海晏病逝,年仅32岁。网络上仅能搜寻到卓玛的黑白照片,是她留个这个世界的淡淡微笑和她和王洛宾先生的有缘无份的短暂爱情。每个老男人们的心里是否都一个“卓玛”,每个熟女们的心里是否都有一个“王洛宾”呢?你还好吗,我的“卓玛”?

  

  从卓玛的凄美故事,还是回到现实中来,继续我们的青海湖畔之旅。那天晚上住在青海湖畔的鸟岛宾馆。青海湖畔的海拔比西宁要高很多,刚刚下榻宾馆,有一些轻许的高原反应,宾馆只有三层,没有电梯,手提着行李上楼梯都有些吃力,只好慢慢地一步步移动。游玩了一天,非常疲劳了,加上外面天荒地老的,早早地休息了。

  

  

  第二天(2014年的8月11日)一大早起床,梳洗,早餐。一夜的休息和调整后,轻微的高原反应基本消除了。鸟岛宾馆的早餐,无法和内地酒店相比,但是你要是看看窗外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方圆几十公里都无人烟的情景时,你就会感到幸福了,一碗热热的小米粥,几个馒头,一碟各色蔬菜,在这个有些荒凉的西部草原,那是人间的美味。

  

  这是鸟岛上的各色经幡,想必这是藏民们布置的,承载了藏族同胞的美好的寄托和期望。有自己的信仰,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这是鸟岛上的海鸥。

  

  这是站在鸟岛收费站门口远眺,今天的天气还不错,能见度非常高,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天上的云,近处的碧草。

  

  翱翔在青海湖上空的海鸥,自由自在。

  

  青海湖清澈的湖水。湖中各色小石子,不要小看了这些石子,它们都是经历了数亿年的洗礼,今天呈现在远道而来的游客面前,这是石子和游客的一面缘分;而这一面之缘后,何时再次相见?

  

  茫茫人海,

  不期而遇,是一种缘,

  懂得珍惜,懂得爱惜,

  旅游带给我们愉快,

  旅游带给我们新奇,

  旅游带给我们感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