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好养老|围观

  微信ID

  EYEONHISTORY

  

  穿越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

  《尚书》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致仕,就是官员辞职归家。史志常见“致政”、“休致”、“请老”、“归养”、“乞骸骨”等语,均指退休之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各朝大致规定文官七十、武官六十退休。但自明朝起,破除了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

  音频来自《天下奇谈》

  

  唐

  唐代官员想要合法退休,必须写书面申请。五品以上的官员直接上奏,由皇帝亲自批准,六品以下的官员,退休手续由尚书省统一办理。唐代官员的退休年龄沿用汉代达到七十岁的规定,官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和政绩等状况,酌情提前或推后退休。

  唐朝初年的功臣中,唐太宗最宠爱的杜如晦,45岁就退休了,魏征则干到了57岁,诗人贺知章则一直干到了86岁,还有的官员会一直干到去世。还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虽然字写得漂亮,当官却不知进退,到了八十岁还不肯退休,甚至把皇帝的尊号“和武光孝皇帝”读成了“光武和孝皇帝”,并因此遭到御史弹劾和同僚嘲笑。

  隋唐以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官员退休养老政策,规定五品以上退休高官可以领取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以保留全俸。唐朝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宋

  北宋初年,为了笼络有才学的人和官僚阶层,宋太宗一方面实行扩招,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另一方面又规定“官二代”可以接班,免试入仕。这样一来,冗官、冗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官员队伍俨然成了“老人俱乐部”,很多官员过了七十岁的红线,仍“坚守岗位”。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有感于官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监察御史曹修古向皇帝建议:除个别对国家贡献极大的老臣之外,超过70岁的官员,应想法引导他们写退休申请;对那些拒不写申请的顽固分子,应强令他们退休。这条建议正中仁宗皇帝下怀,他当即批准,并下令在全国实施。但由于这只是个指导性意见,许多官员并不遵照执行。北宋名臣包拯,给仁宗皇帝出了一个更直接的主意:将文武百官中年及七十的列成名册,由御史台下文监督落实,强迫官员退休。听闻这个意见后,一些老的官员开始四处活动,哭闹摆功。仁宗皇帝不得已出面抚慰老臣,否决了包拯的提议。

  宋朝对官员的待遇最为优厚,有功之臣和高官一律给予全俸,另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赏赐。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代的官僚机构之臃肿,是历朝历代之最。

  

  

  明

  朱元璋登基后,洪武元年(1368年)规定政府大小官员年届70岁退休。但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又改变主意,把文武官员的退休年龄由传统的70岁改为60岁。朱元璋此举,意在打压和清退开国功臣,许多老臣知趣地“被退休”。

  为了强化这一效果,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又规定部分军官年满50岁就可以退休。这样做也有利于军官年轻化。不过,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当所有对朱元璋有威胁的老臣都被清除之后,朱元璋又顺应潮流,恢复了70岁退休的老规矩。

  元明两朝,官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例如,明初曾规定,官员退休可以继续领取原先的俸禄,但很快就取消了,官员只能“裸退”。当然,明朝政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如果官员退休后生活确实困难,也可以由相关部门经查实后,每月发放二石粮食,一直到去世。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