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与以名取人,大明王朝为何缺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发展到明朝已经出行了严重的扭曲。一方面,八股取士束缚了人才的灵魂;另一方面,他们还盛行以貌取人和以名取人。

  大家都知道,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面试,由皇帝亲自把关,史称殿试。在明朝的殿试中,皇帝不但要考查考生的文化水平和应变能力,还要看考生的相貌长得如何。如果考生的相貌长得丑,或者皇帝看了不顺眼,那么对不起,即便你的文采再好,也只能是往后让一让了。

  洪武四年,明朝开国首次会试,山西壶关人郭翀博学有文才,殿试传胪,高中第一名。朱元璋对大明朝的第一位状元十分看重,当他在烛影之下见郭翀面相平平,貌不压众,不如吴伯宗时,马上将郭翀列在一甲第二,从状元郎降为榜眼。

  建文二年殿试之前,主考官原本拟定的状元人选是江西吉水人王艮(此王艮与明末哲学家王艮有别),但在殿试时,建文帝朱允文觉得王艮长得实在太丑,左看右看都不顺眼,于是大笔一挥,将仪表堂堂的胡广选为状元,而把王艮置为榜眼。

  正统四年科举考试,原本拟定的状元郎是张和,但有一个太监告诉明英宗说:“张和此人有毛病,只有一只眼睛。”独眼龙?堂堂大名王朝的状元郎怎么可以是独眼龙?如果让他当了状元,岂不说明我大明王朝没人才了?于是明英宗连看都不看,直接将张和列为当科第四,连三甲都进不了。

  明朝皇帝纷纷以貌取人,可惜那时候没有整容术,否则天下读书人除了勤奋苦读外,恐怕也要去整一整容的。不过,即便有整容的,也未必能被皇帝看中录取,因为你看得有个好名字。

  明洪武年间某次科举,朱元璋在确定殿试名次之前的晚上,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颗巨大的钉子,上面有几缕白丝在阳光下缓缓飘动。

  次日早起,朱元璋让人来解梦,大家都说这是好兆头。恰合的是,阅卷官刚好在这个时候把拟好名次的考卷送上来,请朱元璋裁定。

  朱元璋拆封一看,见考生里头有个名字竟然就叫丁显,于是龙颜大悦,认为此人就是昨晚所梦到的那颗巨大“钉子”,当即毫不犹豫地把丁显定为本科状元。但实际情况是,丁显的这份卷子只写了三百来字,根本就没能做完,而且颇多语病。

  丁显阴差阳错成了状元,名扬天下,但他毕竟能力有限,后来被贬去训练大象,这真是造化弄人啊。不过,丁显因为名字而当了一回状元郎,其实不冤,最冤枉的是有个叫孙曰恭的人。

  孙曰恭于明永乐二十二年参加科举考试,获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当主考官把拟好的名次呈上来时,永乐皇帝却龙颜大怒,指着名单上的第一名说,这人叫孙暴,名字这么难听,怎么能把他列为状元?

  一旁的大学士杨士奇莫名其妙,心想这名单上哪有叫孙暴的?于是上前一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代书写为竖写,而大臣在誊写孙曰恭的名字时,把“曰”字和“恭”字写得太靠近了,咋看之下确实像个“暴”字。于是便小心翼翼地向朱棣皇帝解释说,这人叫孙曰恭,不是叫孙暴。

  但朱棣皇帝还是觉得孙曰恭这名字碍眼,于是继续往下看,见排在第三名的考生名叫郉宽。郉宽,刑宽,多好的名字!于是朱棣当场决定,把郉宽调整到第一名,选为状元。而孙曰恭,因为书写之误,就这样错过了状元郎的名头。

  看了这些史料,我们只能感叹在明朝要考上状元真不容易,不仅八股文要写得好,还要长得好,有好名字。而大明朝堂人才稀缺,恐怕也与历代帝王选用人才的标准有关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