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从马戛尔尼预言鸦片战争的神话说起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我们在提起鸦片战争时,往往会想起一个发生在鸦片战争很久之前的“马戛尔尼的神话”——1793年英国派乔治·马戛尔尼来华访问,并要求和中国通商,然而被中国拒绝了。事后,马戛尔尼宣称:中国虽然是很古老的国家,但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走向了衰败;再过几十年,英国就会轻易地征服它。很多人认为马戛尔尼的这次访问体现了中国的愚昧与落后,并且认为,若中国及时对英国开放,鸦片战争似乎就不会打输,甚至不会打起来。然而,马戛尔尼这个神话是真的吗?

  如果说,历史上只有马戛尔尼这一个人做出了所谓“中国必然被西方击败”的预言,那么我们倒还可以把他看得高一点。但实际上,16世纪西方殖民者东来之后,像马戛尔尼一样发出“中国必将被西方击败”的豪言壮语的西方人,并不是一个两个,相反地,几乎每一代西方人都要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像早期西班牙殖民者在16世纪时就宣称“只需要五千个西班牙人就可以征服全中国”。而后来的荷兰、俄罗斯、法国、英国等,也都反复地宣称“西方征服中国很容易”。这实际上是他们宣传的口号和鼓舞信心的工具,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打个比喻,若在鸦片战争时中国人表示“我们将来一定会收回香港”、“英国经济规模必然会被中国反超”、“中国的钢产量会超过英国十倍以上”,到了今天,香港真的收回了,中国钢铁产量也超过了英国十倍以上,甚至是几十倍,那我们就可以说“鸦片战争时得中国就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吗?显然,并非如此。今天的人突出所谓“马戛尔尼的神话”,也类似于这种情况。

  虽然西方人反复强调“西方必将战胜中国”,实际上,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俄罗斯人,一直到英国早期殖民者,都多次对中国沿海进行侵略骚扰活动,可是都失败了。一直到鸦片战争才胜利。这实际上已过了三百年的时间。难道我们就能以鸦片战争为依据认为“西方必将战胜中国”的预言都是对的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外,人们一谈起“马戛尔尼的神话”,紧接着就会谈到中国所谓的不合理的闭关政策。实际上,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并没有因为闭关政策而中止,而且贸易规模也比较大。另外,西方当时并没有什么产品可与中国交易。当时,中国出口商品收入仅茶叶一项,就相当于西方所有出口中国商品收入的六倍,然后西方就要靠白银进行商贸。所以,即使不实行闭关政策,西方想要扩大在中国的贸易规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从西方殖民者东来,一直到鸦片战争这三百年来,中国不实行闭关政策,又能实行什么政策呢?不实行闭关政策的话,当时的中国无非是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像印第安人一样,主动地拥抱西方,极力地帮助东来的殖民者——虽然西方殖民者没法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中国人仍可以给予殖民者土地、物资,最后西方殖民者恩将仇报,中国像印第安人一样种族灭绝。第二种选择就是中国像西方殖民者一样扩张、掠夺。然而,当时西方并没有什么值得中国人羡慕的(至少西方在十八世纪晚期工业革命之前是如此),中国就算掠夺也掠夺不到什么东西。西方进行工业革命之后,有了值得掠夺的东西,中国才有主动出击,掠夺西方的必要性(当然,西方经过工业革命之后,中国能不能对西方进行掠夺,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因此,今天对闭关政策的抨击和对殖民者的赞美,都没有什么意义——都只是假设性的,并没有回到当时的语境中去。从16世纪-19世纪中期这一段时间的西方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到了今天),并不认可所谓的平等交往,包括马戛尔尼访华也都提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条件(诸如把一些岛屿租让给西方之类)。如果中国答应了这些条件,实际上相当于是鸦片战争都不必开打,西方不战而胜,然后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甚至像印第安人一样种族灭绝。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对马戛尔尼的吹捧和对闭关政策的抨击,都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他们都没有还原到当时“西方和东方之间并不存在平等交往的条件”这种历史语境之下,实际上是为西方的殖民侵略做辩护。

  以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为代表的一些观点,主张“鸦片战争失败必然论”,认为既然鸦片战争必然失败,中国也就没有必要抵抗了,认为不抵抗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或者不如主动答应西方提出的条件,并认为以琦善为代表的不抵抗派,较之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更加进步。就连当时以范文澜和胡绳为代表的老一代正统派史学家,虽认为抵抗派优于不抵抗派,也不认同“既然中国必败,不如向西方投降”的观点,但是他们并不否认“因为中国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就必然失败”、“落后就必然挨打,挨打就必然失败”之类的结论。然而,这种结论的正確性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严格意义上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并不是一场孤立的战争——鸦片战争仅仅是英国侵略亚洲的一系列战争中的组成部分。

  与鸦片战争大体同时,英国发动了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若按照茅海建的观点,甚至包括以范文澜和胡绳为代表的传统观点,因为阿富汗比中国更为落后,那么阿富汗也必然会被英国打败。但事实上,阿富汗把英国打得落花流水。如果按照上面这些史学家的逻辑,既然阿富汗打败了英国,那么应该是阿富汗比英国更为先进,中国不应该向英国学习应该向战胜英国的阿富汗人学习才对。显然,这种逻辑是十分荒谬的。

  在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其经济、技术水平较之中国、阿富汗等亚洲国家确实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未必会转化为明显的胜势。因为战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体说来,英军有劳师远征、不熟悉当地环境等劣势,而且英国本身也只是一个小国,其占有的殖民地(比如印度等地区)跟英国也不是一条心的。因此,发动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全面战争,以及对阿富汗这些地理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地区的战争,也都存在着英国战败的可能性。并不能先验地说“由于英国先进,英国就必然战胜”,也不能说“因为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所以英国必然战胜农业国家”,因为史实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荒谬性和错误性。

  诸如茅海建之类的学者可能会辩解说,是因为阿富汗地区多山,地理环境恶劣。然而,阿富汗本身是小国,离英殖民地印度较近,英国实际上是以大打小,而中国是大国,离英国,即使是印度也都比较远,英国可以说是以小击大。所以,虽然阿富汗较之中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劣势更加明显。更何况,在中国内陆地区也是多山的,山地地形占了中国国土的大部分。所以,如果中国做了总动员,去和英国进行战争,很难说鸦片战争中国就必然失败。

  但是中国确实失败了。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这种失败仅仅是一种偶然,或者说是抵抗意识不足、指挥失当等原因造成的,其失败并不存在历史的必然性呢?恐怕并非如此,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在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已经处于衰败状态。即使没有鸦片战争,清朝也已经离灭亡不远了——在马戛尔尼访华不久后,就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标志着清朝走向衰落,国家出现统治动摇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清朝对外的抵抗力自然也就削弱了。在每一个王朝的后期,必然会出现军备废弛、作战能力下降的情况。比如,印度之所以能被英国征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莫卧儿帝国走向分裂、衰落和混战,英国借用了这么一个好时期罢了。同样,如果中国处在一种王朝勃兴的状态,那么英国想要在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与英国交战的阿富汗,此时正处于新王朝建立不久,国家蒸蒸日上的状态,故而能对英国侵略进行有效的抵抗。另一个原因就是清政府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样的政权对于主体的大多数人是不敢进行动员作战的。因为一旦激起占人口多数的汉人的民族感情,可能会造成清政府统治基础的崩塌,所以清政府的动员力明显弱于建立在主体民族基础之上国家的动员力。

  【鹿野 察网专栏作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