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兵器:中国远古社会最鼎盛的一个朝代,戟就是这个时期发明的

  西周是我国古代各种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一系列上层建筑奠基时期,政律、章典、礼乐、服饰都为后世开创先河。

  政律、章典、礼乐、服饰等等"悉从天子出"。并有极繁琐细致的等级划分,需严格尊循,不敢有违,否则,天子有纠合诸侯,讨伐忤逆的大权。

  所以,西周的中国,政治文化方方面面都史无前例地呈现出高度趋同统一的状况.当时的社会:"国之大事,惟祀与战",兵器甲胄尤不可避免地受到周礼等级制度的限制与约定.尊循一定的法度.可以说,西周为后世相当久远地树立了诸多标准化典范。

  一、西周兵器

  西周的青铜器制造工艺有了很大提高,青铜工匠总结出了六种大类青铜器皿中合金比例,这就是在世界科技史上有名的"金六例",青铜兵器品质极大改进。

  在西周时仍是主要格斗兵器。戈的形状从夏到商,不断改进,到西周时基本定型,戈的内改为弯曲的勾状,成为戈胡,并在胡身加刃,以加强勾、割的作用。

  接着又在胡边凿孔(称为穿),用绳子绑在柲上,成了短胡一穿的戈,这是戈的一大发展。随着经验积累,为使绑附牢固,穿由一个发展到二至三个,胡也随之增长,援的锋利程度也较商代提高许多。

  

  西周 兽面纹戈

  援阔而短,前锋钝尖,有上下阑,内作长方形。胡和内交接处饰高浮雕兽面纹和回纹。

  

  西周 青铜虎纹戈

  直援中胡,前锋尖削,有阑,阑有长方形二穿,援后部至内两面各饰浮雕虎纹,给人极强的立体感。

  

  龙纹圭援戈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剑,是一种双刃的既可刺杀也可砍杀的短兵器。它是由刺击兵器演变而来,石兵器时代没有剑,大约在铜兵器全盛时期,由矛头及匕首演进而出现。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剑,是西周早期的铜剑,这种铜剑其形制还不完备,剑身比较短,一般长约 20-30 厘米,末端尖锐,两边有刃,但剑身中间无脊,也没有格和剑首,剑茎很短,携带时插在腰部,有的茎端有孔,用以穿绳携带。

  后来经不断改进,至西周后期和春秋战国时,形制逐渐完备,并成为奴隶主贵族喜欢佩带的一种兵器,因此其装潢极为讲究,有的剑柄嵌金镶银,雕刻纹饰,极为精美。

  据《周礼》记载,周代根据人的身长规定了佩剑的规格,分上、中、下三制,上制长三尺,重三斤十二两;中制长二尺五寸,重二斤十四两又三分之二两;下制长二尺,重二斤一两又三分之一两。总的来说,剑身都不长,这主要是因当时青铜含铅量少、韧性不够、质脆易折,不能制成长剑,由于这一原因,剑除贵族平时佩带外,在实战中主要用于防身和搏斗。

  

  商代的青铜短刀被西周更实用的青铜剑所代替,西周的青铜剑远不能与战国时期用于劈砍作战的剑相比。剑身较短较细,呈柳叶形,没有剑格。

  

  西周镂空管状鞘青铜短剑,剑神显示出与北方草原短剑的渊源关系

  

  人面纹短剑(西周中期)

  矛,西周矛的形制较商代有所改进。过去銎比刃长,这时刃比銎长;过去刃部多是双隅(刃部隆起的脊角),这时有了三隅、四隅的。

  銎部侧面的环也取消。而矛柄的长度可能已如《考工记》所记载的一样有两种:一种长二丈,为步卒使用,称为酋矛;一种是长二丈四尺,是兵车上甲士使用的,称为夷矛。改进了的矛,尖锐锋利,刺透力强。

  

  西周玉矛,保留有铜石并用时期的传

  

  西周青铜矛

  箭(矢),在西周仍是主要兵器之一。箭头的形制基本上是沿袭商代,只是镞的两翼夹角增大了一些,翼尾通过改为平铲状或将其磨制锐利,以扩大创面,增强杀伤力。

  青铜镞虽大量使用,但也还保留有骨镞、角镞。弓的形制大体也仍沿袭商代,到西周后期可能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制弓的标准规范,成为后来春秋时代制弓工艺发展的基础。

  

  西周中原主流的箭镞

  戟,是西周时代的一种新兵器,它是戈与矛两种兵器连结在一起制作成的,是戈与矛的合体。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曾发现一件把戈和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铜兵器,可以说是后来戟的雏形。

  与藁城发现的戈矛联装不同,在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和北京等地发掘的西周墓中,发现过不少青铜铸造的整体戟,说明戟在当时已普遍使用。

  但其制作还不很成熟,是在戈的基础上将胡部向上延伸成为刺锋,有的还将锋端铸成反卷的钩状,这样的戟兼有勾、啄、桩(chōng,撞击)、刺四种功能,因而很快被用于装备军队,而后经不断改进,成为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主要兵器。

  据《考工记》载,西周时戟的规格是:戟广一寸半,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援长七寸半,刺长六寸,重一斤四两,柄长一丈六尺,柄下端有鐏(zūn,圆锥形的金属套)。

  由于戟制造工艺复杂,一物多能,技术要求高,因此其发展较缓慢;整体戟在西周及春秋早期有较多使用,到春秋中后期及战国时,又普遍改为长柄戈矛联装戟。

  

  西周我形兵器(功用类似戟)

  

  西周晚期勾锯形兵器

  

  西周带环手护柄的青铜短剑。设计非常独特

  

  西周禅纹青铜长刀

  

  商末或周初 乳丁紋有銎刀

  

  商末周初 獸面紋管銎鉞

  商朝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车战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交战双方出动的战车总数,从几百乘扩大到上千乘,随车徒兵的人数也由一乘几人到几十人。

  这一时期的车与商代车的结构基本相似,仍是单辕方舆双轮车,但更加灵便;但两轮间轨宽缩小,车辕减短,所以更加灵便;车轮的辐条加多,使车更加坚固。

  车由四匹马牵挽,中间的两匹称“服马”,两侧的两匹称“骖马”。马匹的数量增加,使车的速度和冲击力明显增强。战车上使用的兵器仍是远射的弓箭,格斗的戈、矛、钺等。

  青铜戈多见短胡一穿戈,为了更好地固定戈柲,阑的上方两侧铸出向后斜出的翼,这是西周铜戈的独有特征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将矛和戈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兵器——戟。古书中也称“棘”。

  二、西周甲胄

  西周甲胄最主要种类仍是皮质甲胄,而此时的皮甲当时已经有了专门制作甲胄的工匠--函人。不仅工艺己达到最高成熟程度,而且甲胄的外形款式也有了最终的典范式样。《周礼》<<考工记>>一篇中就记载了当时皮甲制作的工艺规范。

  书中这样记载道“犀甲,七属,寿百年;兕(雌犀牛)甲,六属,寿二百年;合用,五属,寿三百年。” 其中“属“指甲片札续之数,皮革坚韧则札长而属少。

  “合甲”指得是将皮革削去里肉,合以为甲,这样要比单片编缀的甲要更为牢固,使用年限也更长。 当时由于严格区分了制革,锻革,钻孔等工艺规范,因此制作的甲胄密致坚牢,穿着也十分合体。

  70年代山东胶县西庵发掘的西周车马坑中出土过一件胸甲,前胸由三片组成,全形呈兽面状,宽 37 厘米,高 28 厘米,后背是两个直径 11 厘米的圆形甲,这些尺寸与成年人的体形正好相合。

  73年,湖北江陵出土一领战国楚木胎皮甲,所谓木胎皮甲,是指相同尺寸面积的木块与皮甲相结合,显而易见,当符<<考工记>>"合甲"的定义,而且甲块排列正好五列,正是"五属"结构,整甲设计构思紧凑划一,简单有效,组成甲件完全适合高度标准化加工,甲衣制造也可快捷,甲件一旦受损,也能马上互换,是件非常成熟、可以长期稳定延用不悖的的设计。极有可能就是整个周代包括春秋与战国早中期被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款式。

  

  西周人形陶范,生动细致地刻画出西周国人男子的形象,国人是西周兵役的主要来源。

  

  西周早期青铜胄,基本与商代一致

  

  另一类新式的西周青铜胄,摒弃商代繁杂的纹饰,极大降低了铸造成本与难度

  西周的青铜甲制作也逐渐完备成制,有了较成熟的式样,既采用规格尺寸统一的甲片,扎缀而成,显然,是参考借鉴了皮甲的式样。

  商代那种用不同青铜甲件,在身甲上构成有似于礼器兽面图案的青铜甲,西周也仍有使用,则工艺更精美,构成图案更生动威厉,更具威吓效果。

  而且,此类人面纹胸甲在西周,又有了一次性铸成的新趋势,还有了变宽变大可以不需皮甲直接保护胸背的人面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属胸(背)甲.不过,这种充满巫咒色彩、有悖于周礼精神的甲式注定是夕阳无限,西周之后,再也没有发现。

  

  西周继续沿用商代在戎服及盾牌上加装具有装饰性人形青铜件的惯例,西周青铜胸甲,由不同形状甲件在皮甲表面共同构成一个人面。

  

  收藏于海外的另一件西周青铜甲,较上图有进一步完善

  西周的青铜胄,摒弃商代繁杂的纹饰,极大降低了铸造成本与难度.西周时期的胄见于北京昌平白浮墓葬中,它的形制很像敞口钵,顶部较尖圆,两护耳部外侈。

  胄顶正中立铸扎系缨饰的扇面形棱脊或立纽。胄的外表还贴附金银、贝壳等各种饰物等,与《诗经·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缦。”可以相互印证。

  

  大量采用在武士戎服上的青铜泡甲。

  

  西周同样继续沿用商代惯用的人面具,即具有宗教意味,同时兼具战争功能

  

  西周人面具

  西周的马用甲件,也仍多见于马额头装饰的精美甲件,与商代相似.只是更精良美观。

  

  西周整铸的兽面护具。

  注:本文为中华冷兵器原创,作者凯风。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谢谢合作~

【中华冷兵器】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持续更新~每天上午11:30 给你好看!(回复任意关键词,可查看相应文章

  兵器名:唐刀| 清刀| 刺刀| 军刀| 戚家刀| 环首刀| 武士刀| 汉剑| 猎刀| 雁翎刀| 斩马刀 |康熙战刀| 陌刀| 尼泊尔| 长枪| 苗刀|

  中华冷兵器

  微信号:zglengbingqi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中华冷兵器 (zglengbingqi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 探索中国冷兵器之谜,回归古代冷兵器时代,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第一冷兵器自媒体,探秘者必关注的账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