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消耗了大宋的财力,又建立了疆域大于南宋和西夏的政权,使中华文化声名远播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比较多,能够建立大一统的王朝的也只有元朝和清朝,但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也有灿烂的文化和突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首先使用“一国两制”的辽朝。

  辽是耶律阿保机在中国的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占有幽云十六州,与北宋形成南北朝,而辽这个国号经常修改,一会叫辽,一会又叫契丹。辽建立后,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但是又避免被全盘汉化而导致灭亡而采用“一国两制”,也就是在契丹地方使用契丹的体制,而在幽云十六州采用汉制,设立南院大王,既可以合理的管理汉人,又避免被汉化,可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到了辽的晚期,辽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而在东北的女真崛起,到了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更加昏庸,天祚帝整日打猎、钓鱼,不理朝政。公元1114年,地处东北的女真部落推举完颜阿骨打为首领,起兵反对天祚帝。

  1116年金军占领辽东京,1120年辽失上京,中京陷入危机,北宋也想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耶律大石调任辽兴军节度使,守卫南京道。北宋认为辽已经脆弱不堪,于是发动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殊不知,辽的军事实力退化,北宋也如此,加上童贯等小人的瞎指挥,北宋两次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行动都失败了,不仅消耗了王安石变法以来积攒了四十多年的军需,还让金朝看到了北宋的虚弱,导致了后来北宋的灭亡,而阻挡北宋军队的就是耶律大石,也就是我们的主角,当然最后在北宋的请求下,金军帮南宋攻下了幽云十六州,并进行了洗劫,只给了北宋一座空城。

  

  而耶律大石也在跟金军的战斗中被俘,后来逃出来并带出一支军队,这给了天祚帝信心,要收复幽云,而耶律大石认为不可,由此产生了异议,天祚帝不能采纳耶律大石的建议,坚持出兵。耶律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恢复大业,便杀掉悻臣萧乙薛和坡里括,自立为王,设置北南面官属,率铁骑二百,夜间离开天祚帝大营。

  耶律大石的西行也经历了千辛万苦,与当地的部落发生冲突也没有取胜,万幸的是,终于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找到了落脚之处。这里也曾是辽国的属地,耶律大石人马一到,就有汉人和契丹人前来投奔,其中仅契丹人就有一万多户。耶律大石经过休养生息之后,将周围的突厥各部一一征服。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1134年三月建西辽。

  西辽建立后,由于深受汉文化和中原政权典章制度的影响,虽然僻处西域,耶律大石依然仿照辽国旧制,上尊号为“天佑皇帝”,并改元为“延庆”,册立皇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同时规定王朝官方语言为汉语。

  而耶律大石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十年间,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对于灭亡辽的金也曾经尝试联合西夏和南宋进攻,但是由于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也就停止进攻,最后变战略进攻为防御。

  1141年率西辽军队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十万中亚联军,使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信仰佛教的辽跟信仰伊斯兰教的西亚产生了冲突,而西辽采用对宗教信仰“循俗宽容”,使种种宗教不分大小均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不设国教,也不允许任伺宗教坐大,自然会让各宗教的信徒满意。同时,也使伊斯兰教失去了过去的独尊地位,从而既有利于遏制伊斯兰教上层势力的膨胀,防止其以势干政,又避免了同占居民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发生对抗和冲突。

  耶律大石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

  耶律大石的西征事迹被传到欧洲,正逢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于是在欧洲流传着东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祭司王约翰,是基督教的捍卫者。俄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古英语中中国的发音类似于“契丹”,都是受耶律大石西征的影响。

  可以说耶律大石促进了东亚和西亚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伊斯兰教向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