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大明戮力抗清,乾隆帝为何还赞他一代完人?

  “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危言耸听之语,常常挂在一些所谓公知和激进网友的嘴边。啥意思?就是说大明灭亡后,我们华夏民族的根基就彻底动摇了。

  显然,这就是个笑话:只要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脚下站着的,就是华夏土地;嘴里说的话,就是华夏之音;耳濡目染的,就是华夏传承。这句日本人用来岛国意淫的话,悦友们还是呵呵一笑就好。

  不过,谈起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顺皇帝李自成率部攻入京师(今北京),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煤山殉国的那段历史,还是特别悲壮的:

  不仅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驸马都尉巩永固等重臣自杀殉国,太监、宫女、绅生生员等也有上千人自杀殉国。

  死者已去,生者却面临不同的选择:内阁首辅魏藻德选择投降李自成,结果被大顺汝侯、权将军刘宗敏重刑索饷而死;

  平西伯、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则引清军入关,联合击溃李自成大军,开始为满清势力马前卒;

  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则在多方斗争后,选择拥立崇祯帝朱由检的堂兄、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即皇帝位,改元“弘光”,是为南明首位皇帝、明安宗简皇帝

  弘光政权建立后,先前仕途五起五落、两次狂怼崇祯帝、“天下称直谏者,必曰黄石斋”的前大明左谕德兼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也被力邀再次出山,扛起了保明抗清的大旗!

  此时的黄道周已经60岁了,但他还是竭尽全力,最终壮烈殉国,成就了名扬天下的“大明孤臣”!

  弘光南立 被激出山献九策

  明朝崇祯十七年,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三,崇祯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正式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就任大明监国。

  随后,朱由崧决定起用已经回乡赋闲两年的前大明左谕德兼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为吏部左侍郎

  黄道周原本不想出山,但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马士英却用言语激他:“人望在公,公不起,欲从史可法拥立潞王耶?”

  黄道周当然害怕被戴上拥立潞王朱常淓的帽子,只好赶快到南京赴任。

  同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史称“南明”。

  黄道周献上进取九策,被弘光帝朱由崧升任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

  上疏遭弃 清军攻灭内讧朝

  当时,虽然面临满清、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等严重威胁,但弘光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很多大臣对此感到很失望,黄道周则“严冷方刚,不偕流俗”。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黄道周被弘光帝派往浙江绍兴去祭告大禹陵。

  临行前,黄道周再次献上进取策,但当时弘光政权内部因“北来太子案”发生内讧,黄道周的上疏再次被束之高阁。

  同年四月,清军攻陷南明重镇扬州,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因寡不敌众,拒降而被杀。

  接着,清军直逼南京,明军守军无力抵抗。五月,弘光帝率内官四五十人仓皇出逃,但很快就在芜湖被抓获。

  潞王投降 拥立隆武当首辅

  得知弘光帝被俘的消息后,马士英、阮大铖等大臣议请当时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监国,六月初八,朱常淓称监国于杭州。次日,黄道周建议朱常淓在十日内即位称帝,但朱常淓却派陈洪范与清军和谈。

  六月十一日清军逼近杭州,马士英、阮大铖等均各自逃命,而陈洪范则回到杭州与张秉贞等人劝朱常淓投降;十四日,朱常淓降清,杭州沦陷。

  黄道周与南安伯郑芝龙、巡抚都御史张肯堂等商议,决定奉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前大明唐王朱聿键为监国。

  闰六月二十七,朱聿键于福建福州正式称帝,宣布从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年号为隆武元年,是为明绍宗襄皇帝

  隆武帝朱聿键登基后,封黄道周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郑芝龙受封为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旋晋平国公,后来又加太师

  黄道周为内阁首辅,郑芝龙及其家族却兵权在握,有恃无恐,这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芝龙跋扈 孤胆出征落敌手

  由于黄道周学行高,隆武帝对他非常器重,经常赐宴倾谈。但当时大权在握的郑芝龙骄横跋扈,黄道周引用祖制来约束他,从此两人之间有了隔阂。

  黄道周自请出驻广信(今江西上饶),但郑芝龙养兵自重,故意难为他,导致他无兵无饷。

  南明隆武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黄道周自行返乡募兵数千人,马仅十余匹,另有一个月的粮食,毅然出仙霞关,与清军抗击。

  十月初,黄道周率部抵达广信,得义旅九千余人,募得三个月的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军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江西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

  不久,三路人马相继失败。十二月二十四,黄道周部在婺源遭遇清军伏击,全军崩溃。

  黄道周被清朝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

  狱中铭志 承畴受辱妻支持

  黄道周虽然下狱,但仍吟咏如故,有诗云:“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复复少生机。老臣挤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

  见黄道周没有任何屈服的意思,清廷派早先归顺的原明朝重臣、现清朝太子太保、秘书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洪承畴,负责黄道周的劝降工作。

  面对昔日崇祯帝倚重的抗清重臣、如今已是大辫子贰臣的洪承畴,黄道周嗤之以鼻,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此联将为大明尽忠而死的史可法,与洪承畴做对比。洪承畴又羞又愧,知道黄道周不可能投降,只能无功而返。

  后来,黄道周绝食十二日,表达誓死报国的决心。期间,黄道周的妻子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东华喋血 大明孤臣清完人

  南明隆武二年,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初五,清廷决定将黄道周处死。临刑前,黄道周盥洗更衣,并给家人留下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经过东华门时,黄道周坚决不肯再往前走,表示:“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同意了他的请求。

  随后,黄道周向南方再拜,撕裂衣服,咬破手指,再次留血书给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临刑前,62岁的黄道周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

  最后,黄道周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围观者无不动容。

  黄道周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了“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黄道周被害的消息传至福建,隆武帝“震悼罢朝”,特赐谥“忠烈”,赠文明伯,并令在福州为黄道周立“闵忠”庙,树“中兴大功”坊。

  100多年后,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为褒扬黄道周的忠节,将他改谥“忠端”,并感叹:“不愧一代完人”。

  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乾隆帝的孙子、清宣宗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降旨恩准黄道周从祀孔庙。

  悦史君点评:黄道周生逢明末乱世,无论是前期仕途五起五落,两次狂怼崇祯帝;还是后期担纲南明政权首辅大员,靠的就是道学深厚,不惧个人得失。

  清朝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基于崇祯帝、弘光帝、隆武帝等相继败亡的惨痛教训,曾如此评价道:“明代士大夫如石斋(石斋为黄道周的号)辈,炼出一股不怕死风气,名节果厉。第其批鳞捋须,九死不迥者,都不能将所争之事,于君国果否有益,盘算个明白。大都是意见意气上相竞耳,行有余而知不足,其病却大。”指出黄道周虽名节远扬,但其实与大明复兴无益。

  但换个角度看,一个六旬老者不顾孱弱之躯,毅然出山力挽落魄山河,这份坚韧值得景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