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除了秦始皇还有谁?跟半老徐娘有何关系?

  秦始皇“焚书坑儒”人所共知,两千多年来,这件事都被视为专制君王进行文化钳制的标志。同样是文化专制,后世的乾隆皇帝,干得就比秦始皇高明。他下令编修《四库全书》,把官府、民间藏书收集上来,整理成集。看上去是文化盛举,实际上,书中凡是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全部都被删削修改,以至于面目全非,同样是一大文化浩劫。

  这两件“焚书”事件,都是要进行文化控制的专制君主有意为之。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最著名的焚书事件,另外一次却比较特别。这就是“江陵焚书”事件。

  公元555年1月10日晚上,在梁朝当时的首都江陵城(今湖北江陵县),被西魏大军围困的梁元帝下令,将自己多年以来收集的14万卷图书,全部付之一炬。

  这个时候正是南北朝乱世,从后汉三国以来,中国已经天下大乱了几百年了。每次改朝换代,城破之日,书没少烧过,但梁元帝这次却是破了纪录。

  14万多卷是什么概念?东晋南渡之时,所藏图书不过3000余卷,后来陆续收集,到刘宋顶峰时期藏书6万余卷,这些书在南齐末又遭焚毁,梁初只有2万余卷。“江陵焚书”之后,隋朝藏书鼎盛时不过3万余卷,唐初才到8万余卷。那时候没有印刷术,书主要是用手抄的,所以如此多的书卷收藏着实不易。由于唐初的藏书包括了“江陵焚书”以后数十年间的新书,实际恢复的旧籍还不满原来的一半。所以,梁元帝收藏的这14万卷一把火烧掉,从数量上说,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毁掉了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

  梁元帝爱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瞎了一只眼睛,但是仍然手不释卷。他命人诵读诗书,他听着听着睡着了,但是如果诵读中偶尔有错,他就会突然惊醒。他的学术造诣很高,又工于诗画,有一堆类似《孝德传》、 《忠臣传》、《注汉书》、 《周易讲疏》、 《老子讲疏》、 《全德志》、 《江州记》等等的专业著作。本文最前面的封面图,便是他的《职贡图》的一部分。这么个跟陈后主、南唐李后主、宋徽宗类似的文人墨客,居然是一国之君,不能不说中国皇帝,是盛产艺术家的职业。

  可是梁元帝的爱书,最终却毁了书。他费尽千辛万苦收藏了多少书,便一把火毁了多少书,实在是让人不胜唏嘘。他烧了书以后,人家问他,你烧书干吗呢?他老先生说得好:我读了万卷书,还混成了这副熊样,还不如烧了的好!把罪责怪罪给书,把承载文明的珍贵古籍完全视为个人私产而随意处置,真是服了这位仁兄。

  其实这个人一贯如此。一方面,这个人“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另一方面,他“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他爹老来糊涂,酿成了“侯景之乱”,他拥兵自重,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他爹饿死台城;他残酷对待自己的兄弟子侄,不惜与北方强邻内外勾结,借外援翦除政敌,终于登上帝位。然而他目光短浅,将川蜀、襄阳拱手让出后,自己的大本营江陵也便无险可守;他又不修防务,只顾猜忌内臣;强敌围城,他还在给群臣讲解《老子》;登城御敌,他居然还有闲工夫吟诗作赋,臣子中居然还有唱和的……如此极品,焉得不败?

  ————————————————

  前文说到梁元帝萧绎,其实还有一个我们经常说起的典故,跟他有关。

  梁元帝老是跟周围的一群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后宫就来得不太勤,久而久之,后宫的嫔妃也都多有怨言。其中就有一个徐妃,叫做徐昭佩的,梁元帝两三年才来见她一次。她很气愤,每次知道梁元帝要来,就只画“半面妆”。梁元帝从小就盲了一只眼,这样的妆梳明显就是在讽刺他,于是梁元帝每次都大怒而出。

  这个徐昭佩,好酒好醉,还好嫉妒,跟不受宠的妻妾打成一片,知道谁怀孕了就想辙害人。梁元帝老不来,她也就不太老实,跟人私通,他的姘头感叹:“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句话,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由来。

  梁元帝后来逼她自杀了,还在自己写的《金楼子》里面写下了徐娘的光荣事迹。这也算青史留名了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