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古|扒一扒明代那些奇葩的状元们~

  状元有多重要?

  自隋唐以来,科举便成了人们往上走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你要是有个好爸爸,或是你特别能打,那另当别论。

  甚至可以说,这14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科举衍化出来的历史。

  在朝,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从科举中走出来的,你要是不考个进士,就算你业务能力再强,也只能当个“小吏”,说白了就是给人家官员跑腿的临时工。

  只有考上了进士,才能有个正式的公务员身份。

  在野,几乎所有的民间文化,比如评书、戏曲,也都是这帮读书人创作出来的。

  什么才子佳人、书生小姐,口味重的还有这个狐那个妖,无不是由读书人进京赶考演绎出来的。

  而作为科举最顶端的无上荣耀——状元,自然也更是受到了人们无以复加的推崇。

  要知道,这个状元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比如在明清,三年才考一次,几百万读书人都盯着呢,再看看现在一个县都每年出俩状元,那含金量是没法儿比的。

  所以,只要考上了状元,就意味着你可以做大官,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那么问题来了,代表着读书人最高荣耀的状元,真的都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吗?

  很遗憾,很多时候都不是。

  以科举最成熟、最规范的明朝为例,总共89位状元中,至少有28位都不是当科水平最高的。

  很多状元因为一些或明或暗的原因一举夺冠,成为当朝的“幸运儿”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幸运儿挨个儿请出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拿的状元吧!

  吴伯宗:我长得比较帅

  开国初期的人才选拔好像都不是很规范,比如大明朝的第一位状元就是因为长得比较帅。

  这位大帅哥名叫吴伯宗,江西金溪人。

  吴大帅哥出身于书香门第,老爸吴仪是个举人,发誓要把儿子举进进士,所以从小就严格要求。

  小吴同学也不负厚望,乡试一举夺魁,拿了个全省第一名。

  第二年,小吴进京会试,准备一会天下英雄。可能是临场没发挥好,也可能是全国的高手太多,吴解元只拿了个24名,不前不后。

  紧接着是决定命运的殿试。考完后,考官把一大堆卷子一一审阅,最后排出了名次,第一名姓郭名翀(音同“冲”),山西壶关人,跟小吴没什么关系。

  但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最后的结果得看朱元璋的意见。

  这天,朱元璋把考官们送上来的卷子翻开,第一名,郭翀,写得不错,不愧是状元之才,比我老朱强多了。

  老朱点了点头,让人把郭翀叫上来,想再问他几个问题,算是面试。

  不过让老朱没想到的是,郭翀一上来,差点儿没把他吓死。为什么呢?因为这小郭长得太丑了。

  老朱一看,这哪儿行啊?就这副模样怎么能当状元?虽然咱考的是文章,但状元可是代表了咱国家的形象,以后还要经常出使呢,你说这要是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得笑话我大明朝没人啊!

  老朱一挥手,得了,我也不看卷子了,把考生都叫上来吧!

  于是,考生们呼啦啦全上来了。老朱挨个儿看,走到一个面前,突然眼前一亮,这个小伙不错,就问:“叫什么名字?”

  那人赶紧回答:“回皇上,小人吴伯宗。”

  老朱一听,心里更乐了,这人不光长得好,名字也起得好,“伯”是老大的意思,“宗”也有第一的意思,这不就是现成的状元人选吗?于是当场拍板,状元就他了!

  就这样,大帅哥吴伯宗凭借高颜值,成了大明朝第一位状元。至于那位丑八怪郭翀,老朱也没亏待他,状元没了,那就给你个榜眼吧!

  丁显:我名字起得巧

  明朝第二位状元,名叫丁显,福建建阳人。他这个状元的由来,不是因为长得帅,而是名字起得巧。

  至于怎么个巧法儿,还有点诡异的味道。

  其实从会试还没开始,诡异就开始了。

  当各地才子们纷纷汇聚京城的时候,在京城就传起了一句话:“黄练花,花练黄。”

  这句话来的很突然,听到的人也都莫名其妙,什么“黄练花,花练黄”,唱大戏呢?

  直到会试、殿试结束之后,人们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本科会试的前三名分别为:黄子澄、练子宁、花纶。

  而殿试的前三名又成了花纶、练子宁、黄子澄,正应了那句话。

  人们不由纷纷感慨,看来真是功名自有天定。

  不过,老天爷定完了,天子可不一定同意。就在钦点状元的那天凌晨,朱元璋突然做了一个梦,什么梦呢?

  他梦见墙上有一根大钉子,闪闪发光,光彩夺目,钉子上还缠着几根白线,漫天飞舞,好看得不得了。

  朱元璋醒来后一想,今天是选状元的日子,这个梦是不是在告诉我状元人选呢?

  于是,就把所有的卷子都搬过来,翻开第一本,名字叫花纶。

  花纶?跟这个梦没什么关系啊,随手扔在一边。

  再看第二本,练子宁,也没关系。

  再翻第三本,黄子澄,也不对啊。

  老朱继续往下翻,直翻到一百多名,才在三甲第五名的位置上看到了一个名字——丁显。

  老朱大喜,丁显?这不就是我梦中的状元吗?于是当即把丁显从一百多名一下子提到第一名,钦点为本科状元。

  而原来的状元花纶,则被换到了丁显的位置——三甲第五名,老朱也真是随性啊。

  不过,这位丁状元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据说连卷子都没做完,还有不少语病,能勉强中个进士就不错了。

  但架不住人家名字起得巧,正对老朱的梦,上哪儿说理去?

  之后,老朱可能也是觉得光凭一个梦就决定人家的命运有点说不过去,就把花纶、练子宁、黄子澄三个人也都一起调进了翰林院,这在以前可只有状元才有这个待遇。

  曾棨:我有内部消息

  自古朝中有人好做官,考场有人同样也能助你一臂之力,比如大明朝的第八位状元曾棨(音同“起”)。

  其实,这一科的考官里面,都跟曾棨没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另一位考生——刘子钦。

  这位刘同学可不是一般人,在前一年的江西省乡试中,一举夺魁,是名扬天下的江西大才子。

  殿试的主考官是大名人解缙,也是江西人,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小老乡非常欣赏,有意帮他拿下状元的位子,就暗中提醒他多复习一下关于礼乐的问题。

  既然主考官这么说了,那考试的内容肯定就跟礼乐有关,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会赶紧回去多看看关于礼乐的东西,但这位刘大才子却脑子突然进水了,竟然不屑一顾地说:“我刘子钦拿状元靠的是真才实学,绝不会搞这些歪门邪道!”

  把解缙呛得差点儿摔一大跟头。

  回来后,刘子钦对同住的老乡曾棨说:“告诉你一个内部消息,多看看礼乐制度,别到时候抓瞎。”

  曾棨吓了一跳,问:“你怎么知道的?”

  刘子钦冷笑了一声,算是作了回答。

  曾棨又说:“这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跟我说了,就不怕我抢你的状元吗?”

  刘子钦又是冷笑一声,说:“我乡试的时候就压你好几头,状元还会怕你抢吗?”

  说完,叫了几个同学出去喝酒去了。

  曾棨得了这个内部消息,自然不敢怠慢,赶紧翻出礼乐制度的书,没命地看。

  到了殿试那天,曾棨一看,果然是关于礼乐的,当即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了洋洋洒洒两万多字,一个字也没改动。

  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换成了朱棣,看完曾棨的卷子后,当场拍板,状元就他了!

  并亲笔御批:“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

  至于那位心比天高的刘子钦,因为太过自大,临场没发挥好,只拿了二甲十二名,离状元差了十四个名次。

  正应了那句名言:不作死就不会死!

  在这儿需要补充一点,这次考试江西的考生大放异彩,不光状元是江西人,一甲的榜眼、探花也是江西的,甚至二甲的前四名也都是,包揽了前七名。

  而且,总共470名录取进士中,江西的考生占了110人,可谓空前绝后。

  这是不是跟同为江西人的解缙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莫名其妙当了状元的人固然幸运,然而没有真才实学光靠运气显然是没法在官场混的长久的,就像那位靠名字做状元的丁显,最终也因能力有限而被朱元璋贬去广西训练大象去了。

  明代连中三元者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

  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连中三元是汉族传统吉样图案。由荔枝、桂圆、核桃构图。图案中三种果实都是圆形,象征“三元”,寓意考试成绩优异,不断进取,喜报频传。多见于剪纸、文具及装饰图案中。

  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试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后燕王朱棣“靖难”,攻破南京,正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的黄观,得悉惠帝已死,自知大势己去,投江自尽。黄观在好多官方古本上连状元的记载都没有,经认真查解,确系“连中三元”。

  商辂(1414-1486),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他为人直言持正,刚正不阿,与于谦同朝为臣。官至吏部尚书,世人盛赞“一代贤相”。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以及所纂《宋元通鉴纲目》、《寰宇通志》等书。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拾遗古今,器象万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