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治国,阿弥陀佛:中国著名的“黑衣宰相”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有不少和尚名义上是出家人,但实际上却是尽心俗务,甚至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因为古代僧人服饰的颜色多为黑色,所以这些治国的和尚也就被称为“黑衣宰相”。

  下面本鬼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

  慧琳

  俗姓刘,祖籍陕西。慧琳从小就拜在南北朝高僧道渊门下,精通佛法兼通儒道,著有《白黑论》、《文集》等著作并曾为《孝经》和《庄子》作注。宋文帝对慧琳非常信任和重用,因此慧琳可以直接参与朝政治国,权势极大,也是第一位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和尚。

  宋文帝

  刘秉忠

  宋末元初人士,先祖是金朝汉族官员,八岁时就能创作几百字的文章,十七岁时担任邢台节度使令史(吏员)。但心怀大志的刘秉忠不满于只当个吏员,辞官隐居山林。几年后被当时高僧大德虚照禅师收为弟子,在天宁寺出家为僧,法号子聪。

  元世祖忽必烈从小就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成年出世后更是在府中聚集了大批精通汉文化的各界士人,刘秉忠也经人介绍进入忽必烈府中。而具有天纵之才的刘秉忠很快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像刘备对待诸葛亮一样将其视为“股肱之臣”。

  忽必烈和刘秉忠

  刘秉忠也没有辜负忽必烈的信任,他以“马上不可治天下”的道理劝谏忽必烈革除弊政,轻徭薄赋,劝农桑,兴学校,尊重读书人,少杀戮,争取民心。采纳刘秉忠坚毅的忽必烈因此成为蒙古帝国汉化派的代表,在征伐大理和南宋之时也不滥杀无辜。

  另外,刘秉忠还帮助忽必烈招揽人才、制定战术战略、构建行政体系。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登上汗位之后,就采纳实行了刘秉忠制定的行政和官职体系方案。刘秉忠制定的行政体系不仅在元朝居功至伟,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正式称帝,建立元朝,而“大元”这个国号就是刘秉忠起的。因为刘秉忠功勋卓著,所以元世祖特命刘秉忠还俗,封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知中书省政事,正式成为元朝的宰相。

  至元三年(1267年),刘秉忠奉命营建元大都,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便由此而起。另外元朝的官制、朝廷礼仪、百官的服饰与俸禄制度等等都是刘秉忠主持制定的。可以说刘秉忠是历史上对蒙元影响最深的两位汉化大臣之一(另一为耶律楚材)。

  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突然无病而终。元世祖得知后非常悲痛,追赠刘秉忠为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之时,改赠刘秉忠为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刘秉忠为常山王。元朝历史上位列三公的汉族大臣只有刘秉忠一人。

  姚广孝

  法名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医药世家。姚广孝十四岁时出家为僧,身为和尚却是天文地理、医卜星相、阴阳八卦、诸子百家无一不精。明初的著名学者宋濂、高启等人都认为姚广孝是“天下奇才”。

  洪武八年(1375年),姚广孝参加明太祖举行的考试,却并没有被任命为僧官,只是被皇帝赏赐了僧衣。洪武十五年(1398年)因马皇后病逝,明太祖选择一批高僧到皇子王府随侍诵经。姚广孝便借此机会结识了自己一生的明主与朋友——燕王朱棣。

  来到北平(今北京)之后, 姚广孝名义上是庆寿寺的主持,但实际上是燕王府的股肱谋臣。姚广孝便将自己的全部才智贡献出来,辅佐燕王朱棣成就大业。靖难之役开始前的很多准备计划都是姚广孝制定的,朱棣有所犹豫的时候也是姚广孝帮着坚定决心。

  靖难之役开始后,姚广孝虽然不上战场拼杀,主要负责镇守后方、保证后勤。但是重大的战略战术决策都是姚广孝制定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绕开山东、直捣南京。朱棣能以一郡之地夺取大明天下,姚广孝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靖难第一功臣”。

  明成祖登基之后,姚广孝拒绝还俗和皇帝赏赐的官邸、美女,想要隐退回寺庙之中。但朝夕相处了几十年,明成祖已经离不开姚广孝了。于是姚广孝被封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明成祖处理国事的时候都要与姚广孝商议,是永乐朝实际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姚广孝后来建议明成祖迁都北京,并且主持了整个北京城和紫禁城的修建工程,如今北京的老城规划就是姚广孝设计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刘秉忠、姚广孝这两位出身和尚的“黑衣宰相”,就没有今天享誉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

  姚广孝还先后担任太子朱高炽(明仁宗)、皇孙朱瞻基(明宣宗)的老师。也正是有了姚广孝这顶足以与明成祖比肩的“保护伞”,在永乐年间的太子之争中屡遭打击朱高炽才能屹立不倒。可以说后来的明朝“仁宣之治”也是姚广孝奠定的基础。

  姚广孝还是《永乐大典》编撰工程的主持人。现在很多人只知道解缙对《永乐大典》的贡献,殊不知当时解缙等人本来不准备将与程朱理学不符的书籍收入《永乐大典》之中。如果没有博采众长的姚广孝参与,《永乐大典》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影响。

  姚广孝不仅本人才华横溢,还非常善于发现、推荐和培养人才。靖难之役中的很多文臣谋士都是姚广孝推荐的;“三杨”、夏原吉等永乐朝的一代名臣也都与姚广孝存在各种联系;而如今名留青史的中国大航海家郑和也是姚广孝的弟子。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于北京庆寿寺,享年八十四岁。明成祖在姚广孝临终前就数次前往探视,姚广孝病逝后更是废朝两日,追封姚广孝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