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他从未改过史书,他无愧乎千古一帝

  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当下最被低估的古代君王了,许多人总是盯着他个人私德不放,开口就是杀兄逼父娶嫂子,更有人以讹传讹说他修改史书,抹杀隐太子李建成的功劳,似乎只要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就一定比他成功一样?

  李世民为帝,文治武功史上罕有,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贞观之治为万世表率。对外武功极盛,开疆拓土,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贞观一朝,名臣大将林立,文有房谋杜断、长孙无忌、魏征等,武有战神李卫公、李英公、侯君集之属。无论有人多么不喜欢他,这些盖世功绩是抹杀不掉的。

  

  关于李世民观看起居注、修改史书这件事情,完全是由于当今的许多“历史发明家”恶意抹黑,这个故事其实完全被扭曲了。

  真相如下: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这里说的是,李世民想要看当代史官如何评价自己,所以问房玄龄要当代国史看,房玄龄不同意,说史书不会隐瞒君王的各种善恶,您看了或许不舒服,所以还是不要看。李世民却说:“我和古代君王不同,你们写善写恶,都没关系,就算你们写我不好,我也能引以为戒,知错就改,你们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后来李世民看了当代史,发现有关李建成、李元吉的事迹都被史官们隐去了,李世民反而不高兴了,他说:我当年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过是像周公诛杀管叔和蔡叔一样,安社稷利万民,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你们照实写上去就完了。”

  由此可见,李世民不但没有修改史书,反而鼓励史官不要隐瞒玄武门之变的故事,他有着足够的自信,认为后世的人们会理解自己。其实李世民根本不是唯一查看过起居注的帝王!! 在他之前、之后看过、改过史书的帝王不计其数,汉武帝不但看过,还亲自修改过史书——(汉武帝闻司马迁述《史记》,取孝景及已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宋朝从宋太宗起写好的起居注都要经过皇帝过目的。朱棣更是改过《太祖实录》!

  作者推荐:

  贞观政要:天可汗的时代 港台原版 雷家骥 时报出版 历史

  ¥82| 京东

  购买

  将心比心,如果李世民真的以帝王之尊威压史官,逼他们修改史书,那么所谓的“玄武门之变”以及“观看起居注”这两件事根本不会出现在历史上,正是因为李世民没有干预史官的工作,让他们得以秉笔直书,所以他自己的所有缺点和错误都会出现在史书上,让我们后人可以肆意批评,这是个很伟大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忽视了李世民盖世无双的军事、政治才能,招揽人才,折节下士的人格魅力,以及唐朝开国战争中独一无二的功勋。玄武门之变之前,他一个人的功劳,基本上就已经比父亲兄弟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多,唐高祖李渊对他基本上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只能封他做“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大臣之上。

  

  毛主席熟读史书,曾经如此评价李世民:“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唐朝自所以能从隋末天下大乱,内忧外患,关中百姓十不存一,突厥重兵压境的情况下,迅速扫平天下,一统河山,并且能够威慑四方,成就历史上最强盛的大一统王朝,李世民功不可没。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自武德元年起,他亲自指挥了三场大战役:一、破李轨,平定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盘踞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扫平王世充军事集团和窦建德军事集团,经此一役,取得了唐代统一战争决定性的胜利。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亲率数千骑兵带头突阵,大破窦建德数十万大军,在军中已经是战神一样的传说。秦王李世民自此就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长安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可见其是得民心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武德四年冬十月,高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后来,唐高祖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就是自己设置官衙,任免官吏),可见其权势之盛。俨然是另外一个中央政府机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子李建成在名望、功勋、才能上,都无法与“天策上将”、尚书令、秦王李世民相提并论,不是说李建成没能力,而是因为他有个太可怕太强大的弟弟,古人云:“功高震主”,此时的唐高祖李渊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然立了太子,却又给了李世民太大的地位和威望,李世民到了这个位置,无论是交出兵权还是甘居人下都是不可能的,他不灭太子,太子也会除掉他,玄武门之变看上去残酷,但也已经是最合理最高效的选择,社稷之重,本来就是有能有德者据之。天可汗不出,奈苍生何?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更表现在对外战争上,当时突厥是一个强大的北方游牧帝国,控弦百万,严重威胁新生的唐王朝。李世民认为,突厥利在掳掠,专靠防守不能阻止,须将其消灭。唐初百废待兴,官营牧场只剩母马3000匹,李世民日日率身边的卫队和御林军练习骑射,皇家禁苑也成马场。唐初40年间,官马繁殖到70万匹,史称“秦汉以来,唐马最盛”。李世民在位23年间,不修长城,由之前的防御转为进攻。利用漠北突厥各部分裂之机,唐军先直捣东突厥腹心,再击溃和收降西突厥各部。

  公元630年,大唐名将李靖率3000精骑在寒冬中千里夜袭,直捣突厥老巢,以自身千人的损失斩敌骑万名,并生擒颉利可汗,几十万突厥人马就此崩溃。这一中国古代战史上罕见的战例,显示出唐军越野、耐寒和骑射能力都不弱于在北方游牧中成长的突厥兵。大唐初期武力的强悍,作战的勇猛,不在强汉之下,令后人追思神往。宋朝的粉丝们往往抱怨大宋没有养马地,所以打不过游牧民族,却不曾想过,大唐开国的时候,也没有太多骑兵,然而万世之功,灭国无数,都是靠唐朝人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公元647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华夏历代君王,能够让天下如此归心的,仅此一人而已。

  柳克述先生如此评价唐太宗:“假如中国历史上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卓越的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华夏民族究竟会演变到怎样的境地?综数百年华夷乱离黑暗之局,成大一统的民族复兴与新局面的开创,其版图西至葱岭以东,南至中南半岛,东临大海,北被大漠。而国计民生之康裕,学术艺事之发达,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汇与创导,至使倭人贩其余绪以立国,欧西各国向往而慕化。其气魄之大、业绩之伟,无可媲美。推崇功业,数典不忘,我们岂能忘掉李世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