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的秘密,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

  要说西安二字由来

  恐怕很多人都知道

  但西安各区县名字的来历却很少有人了解

  今天晚报君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避免有人问道时回答不出的尴尬

  新城区

  

  新城原名“王城”,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次子朱樉的秦王府所在地,当时的秦王府非常豪华富丽,被人们称为王城,明末这里是为闯王李自成的顺王府。1926年为庆祝西安解围改称“红城”。1927年民国陕西省政府从北院门移至红城,易名为新城。新城区即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莲湖区

  

  明代秦王朱爽引通济渠水在唐宫城承天门遗址建湖植莲,开为荷苑,后称莲湖,莲湖区因此而得名。

  未央区

  西周时,今未央区是一个叫函伯诸侯的封地,春秋战国时期,未央区现域为秦上林苑。历史上先后有秦、汉、唐等11个王朝建都未央。“未央”二字出自《诗经·小雅· 庭燎》,原句是“夜如何其?夜未央。”

  

  汉高帝七年修建未央宫,意为“繁荣兴盛,不尽不衰”,西汉王朝的创始人将自己的统治中心以“未央”命名,其用意是和秦嬴政将自己称“始皇”,以便“传之万世”的愿望相一致的。因此未央区因此得名。

  

  灞桥区

  灞水,在春秋秦穆公以前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打败了西戎,他想标榜自己的武功,在取得西安这块地方后,将滋水改作霸水,以彰霸功,并将桥更名霸桥

  

  

  后来刘邦首先攻入关中占领咸阳,秦朝灭亡,觉得霸水有秦朝自夸之嫌,便在旁边加三点,灞字由此而来,此后,霸水便成了灞水,霸桥便成了灞桥。“灞”字取代“霸”字,标志秦王朝霸业的结束。

  阎良区

  “阎良”地名来历说法不一,写法也有差异,《临潼县志》中先后写作“阎梁”和“颜良”。

  一种说法是“阎良”地名因“颜良文丑”墓而得名。相传在民国时期,阎良城区东三里处,东广合村南有两个大墓,区境内传为三国时期大将颜良、文丑之墓,“颜良”因此而得名,但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另一种说法是“阎良”地名因“闾阎良善”一词而得名。相传在秦孝公年间任命商鞅进行变法,城内外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华 。“闾阎”指的是平民生活的地方“良善”说明了民风淳朴、安居富足,因此当时这个地方有了“闾阎良善”之称。后来,从“闾阎良善”一词掐头去尾,从此,衍生出了“阎良”所以阎良区由此而来但这也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

  

  第三种说法是“阎良”因“阎梁”姓氏及“梁”这一地形而得名。阎作为姓可以写作闫,地方文献中二者经常混用,证明这里的阎(闫)就是姓的意思,“梁”也是一种姓氏。

  目前,阎良地名源于“姓氏说”虽然有理可信,但还需最为直接的证据.

  临潼区

  西周时为骊戎部落所在地,秦时为骊邑,汉设新丰县,唐改朝应县,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改称临潼县,因县东有潼水,县西有临水,故称临潼县。

  

  周、秦、汉、唐时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这里历史悠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鸿门宴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等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

  

  1949年临潼解放后划归渭南地区管辖,1956年改为省辖,1958年划归西安市,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

  

  长安区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但你知道长安二字如何而来的?秦始皇一共有3个兄弟,2个是他母亲赵姬和嫪毐(lào ǎi)私通所生,嫪毐之乱中这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被秦始皇装进麻袋活活摔死。

  还有1个是秦始皇同父异母的弟弟叫成峤,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即位后封成峤为长安君,取“长久平安”之意。但这位不省心的弟弟由于受人挑拨,起兵反对赢政,兵败后被杀。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王莽新朝、南北朝时后秦曾更县名为“常安”,五代后梁曾更县名为“大安”。

  1944年县府迁至大兆镇,1949年后迁到韦曲镇,2002年9月16日长安正式撤县设区。

  

  蓝田县

  我们都知道蓝田县富有美玉之乡的美誉,当地出产的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

  

  按秦献公6年(公元前379年)设蓝田县的历史来算,蓝田距今已经有2300多年的县史了。

  但你知道吗?蓝田县并不是因为蓝田玉得名的而是因为蓝田东南有个蓝田山而得名的,这里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有陕西“小黄山”的美誉。

  

  唐大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就在蓝田山脚下。诗圣杜甫在路过蓝田时曾写了一首叫《九日蓝田崔氏庄》的古诗,诗中有句“蓝水远从天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其中的蓝水是蓝田山下的蓝溪,玉山指的就是蓝田山(又名王顺山)

  

  蓝田山中有个名叫悟真寺的寺庙,这里是净土宗的祖庭,始建于隋朝兴盛在唐代,唐皇李隆基曾在这上香礼佛,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曾慕名而来,在这游玩5天而不知返。

  

  距蓝水不远处便是蓝关古道,由此可经过秦时开辟的蓝关驿。这里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始皇5次出巡天下,其中三次经过这里。驿旁有巨石,上面刻着“抱柱处”三字,传说尾生抱柱舍生以待挚爱之人的蓝桥相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李白云游此地,心生感慨留下了“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千古绝句。

  高陵县

  高陵县的南边有一道坚固而高阔的土山名为奉正塬,塬体高隆,《尔雅》中有:“大阜曰陵”的说法,即“大土山称为陵”。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设置高陵县,西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改名千春,东汉初复名高陵,曹魏皇初元年(公元220年)又改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沿用高陵原名至今,属全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

  

  

  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2015年8月5日,高陵“撤县设区” ,结束2365年的县制历史。

  周至县

  

  周至原名“盩厔”( zhōu zhì),周至名字由来有两种不同说法

  1.在古文里,山环曰盩,水曲曰厔,山环水绕,是为盩厔。也就是说这个地名是因有山有水而得来的。

  2.盩”与“周”近似,“厔”与“室”同义,二者结合说明这里是周朝宗庙所在地,“盩庙”曾是早周和西周早期王室贵胄祭祀祖先的地方,在今周至县竹峪乡西盂村东,至今还有遗迹,可以说“盩”是周朝发祥之地。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盩厔县,县址设在今陕西周至县终南镇,因为这两个字太难写,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所代替。

  

  周至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西安,西结宝鸡,南连汉中,北通杨陵。自然条件优越,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之一,史称“金周至”。

  户县

  夏朝时这里为有扈氏国,是夏的属国,因此也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商为崇国,周为沣邑,秦代,复名“扈”,后改“扈”为“鄠”,名“鄠邑”。

  

  

  1958年11月,划归西安市。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2016年12月30日,户县撤县设区获批,正式更名为"鄠邑区"。户县是周、秦、汉、唐等十二皇家之上林苑。南部山区森林茂盛,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素有“西安后花园”和“银户县”之称。

  由上可知

  西安真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这就是我们西安

  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古城

  一个足以让每个西安人都自豪的城市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