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石窟 |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13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云冈石窟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年),本姓“拓跋”,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后改姓“元”,在位28年。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不一,有说造成北魏覆亡、有说带来隋唐盛世、有说不可归功或归过于孝文帝本身。去世后,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昙曜是北魏佛教高僧。早年出家,在凉州修习。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出巡,遇到昙曜,皇帝的马咬住昙曜衣袖不放。当时是北魏太武帝灭佛之后。拓跋濬很礼重他,下令于平城(今大同市)西的武州山上开凿云冈石窟。昙曜主持开凿的五个大型石窟被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昙曜本人是石窟寺的创始者。译有《大吉义神咒经》二卷。

  云冈石窟第13窟是云冈石窟龛形龛楣装饰雕刻最丰富的一个洞窟。穹窿窟顶,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佩蛇饰,双首啣珠。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奋力托举,势若拔山。分析为是当年开窟造像时,发现岩石上有断纹,为使右臂不脱落,而巧妙地设计为托臂力士托起右臂。在第一期开窟造像时,也发现类似的情况,如第17、19窟或雕长方形柱体或雕束腰形柱用以支撑。此窟布局零乱,极不规律,推断可能和迁都洛阳有关,雕刻艺人易换,所以雕刻手法、造像风格也不相同。该像经后代包泥彩绘,原雕仅见双足踏莲。东壁龛像,殿堂飞阁,流苏帷帐,神龙跃动,尽显汉风。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屋形大龛内,七立佛造像气韵高雅。东壁共雕九层佛龛,有圆拱龛、屋形龛、尖拱龛、塔柱龛、多重龛等龛楣装饰有龙首反顾、凤鸟、飞天、人物、动物及各种装饰纹样,图案设计精巧富丽雅致东壁下层雕有一排姿态优雅的胡跪供养天,头束高髻帔帛绕臂轻扬,或托博山炉,或持莲蕾。或合掌虔心,嫣然含笑,虔诚供佛,堪称云冈养天雕刻之精品。明窗东西两侧各雕一尊供养菩萨,头戴高冠,宽颈圈,下系五铃,胸佩璎珞及蛇饰,下着大裙飘带绕臂东侧的菩萨右手托摩尼宝珠,左手提净瓶;西侧的菩萨手托行炉,两菩萨的小腹微微隆起,体态优雅丰腴,妙不可言。

  往期精选阅读(点击下发链接)

  1.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12窟)

  2.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11窟)

  3.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10窟)

  4.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9窟)

  5.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8窟)

  6.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7窟)

  7.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6窟)(下篇)

  8.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6窟)(上篇)

  9.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5窟)

  10.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4窟)

  11.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3窟)

  12. 云冈石窟影像记忆(第2窟)

  13. 百年前的云冈石窟(第1窟)

  14. 天龙山石窟

  15. 特聘茂陵博物馆馆长王志杰先生为帝王陵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

  16. 特聘清东陵原副主任于善浦先生为帝王陵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

  帝王陵微信平台 (编辑部)

  李明富

  名誉会长:于善浦(原清东陵副主任)

  学术顾问:王志杰(汉茂陵博物馆馆长)

  主 编李明富运营总监:郑慧艳

  编辑小组:杨明、郑慧艳、王平

  合作投稿762631@gmail.com

  Q Q 群号1050546

  微信订阅号:diwanglingmu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