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佩服过哪些大人物?

  孔夫子活了73岁,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里,这样的年纪也算长寿了。孔子在他漫长的人生里佩服过哪些大人物?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所以这篇小文就谈谈这个问题。网漏吞舟,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指正。

  我们知道,孔子是十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关系的,这个毋庸讳言,若要苛求他老人家在那个时代就鼓捣出人人平等的思想,那未免也太强人所难。

  孔夫子认为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就将极其糟糕,而很不幸他所生活的时代,在他眼里就有这样的毛病。所以,他虽然谨守礼法,骨子里的狂傲也只是偶尔才一露峥嵘,但他同时代的大人物们,就几乎没有能放在他眼里的。

  为了混饭吃,他也跟过几个老板,对老板们,他倒也执礼甚恭,但这些老板,没一个是能让他有一丁点佩服之意的。孔夫子眼界太高,非常有礼貌的言行举止也掩饰不了他很少瞧得起别人的事实。

  研究孔子,最可靠的资料还是《论语》。按照《论语》的记载,他看得上的老板们,几乎清一色是上古时代的圣王——既是圣贤也是王者,只属于上古及三代的传说。

  上古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孔子似乎没有怎么提及,但“鸟生鱼汤”中的三位尧舜禹,孔子曾经一一表示过万分敬仰之意。

  比如他曾这样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禹,吾无间然矣。”

  语气之间,对于这三位中华民族早期部落联盟的大boss,孔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任何消极的意见。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这些年代已经很久远的人物,孔子其实也不太清楚他们的具体行事了,所谓的“巍巍乎”也大抵只能依靠脑补。

  其后,被孔子称颂的人物有泰伯和周文王、周武王。

  周文王、周武王好理解,泰伯又是何许人物?

  泰伯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本来身为长子,国君的位置是应该他继承的,但他老爹古公亶父别具慧眼,认为只有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将来最有出息,所以想传位给季历,但格于礼法很为难。泰伯知道后便劝说二弟仲雍与他一起避居南方荒芜之地。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从而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后传位给周武王,如此才有了后来的周武王灭商,一统天下。

  在孔子看来,三让天下的泰伯真可谓古往今来道德最高尚的人之一。

  不过,严格讲来,以上人物都还算不上孔子最佩服的人物。孔子最佩服的人物,应该说是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周公

  孔子对于周公的仰慕之情可以说差不多到了崇拜的程度。“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有一段时间没有梦到周公了,竟然让孔子无比懊恼,这是何等的铁粉啊!

  然而,今人的研究表明,孔子的思想与周公其实未必一致,其深度和广度也远非后者所能涵盖,换句话说,难道孔子表错情了?

  我个人认为,孔子对周公的仰慕心理也许是出于这一缘故:周公虽无君王的名分,却机缘凑巧拥有着君王的实权,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得行大道的“圣贤”,且典章俱在,班班可考。

  这无疑让一直哀叹“道之不行也”的孔老夫子无比羡慕乃至于崇拜了。其实,要是孔子真有了掌握大政的机会,他还真未必能做出啥了不起的事情来,反而很可能因为俗务牵扯了太多的精力,远不能达到他现在的成就。一句话,孔夫子就是个教书先生的命!

  此外,孔子比较佩服的人物还有伯夷、叔齐、管仲、子产等等,就不去具体述说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