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第一次海战并不是在鸦片战争,而是在200多年前的明朝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灾难这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的清朝无论如何也不是“日不落帝国”的对手。但中西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并不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穿鼻海战,而是发生在明朝末期的1633年。当时的明朝已经进入内有流寇肆虐、外有鞑虏犯边的困难时期,在千难万难的情况下,明朝打败了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海军。

  

  一、荷兰为了利益,必须打垮西班牙和明朝

  在很多国人的脑海里,处于课本的限制都会认为英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这个说法也没有错,不过是在18世纪已久了。在16、17世纪,英国在各方面都远不如第一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和“海上马车夫”荷兰。当时这两个国家都在明朝的周边活动,西班牙侵占了菲律宾和印尼一些地区,而荷兰侵占了苏曼答腊岛和斯里兰卡。并且都意图占领中国的台湾地区,控制整个远东地区的水道。为此,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领了台湾的南部和北部,展开了反复的争夺。

  当时的明朝已经山河日下,东北崛起的后金正在不断进攻明朝的边境城市,明军一败再败。在国家内部由于长期的灾荒和压榨,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内忧外患之下,英气勃发的崇祯皇帝开始焦头烂额。此时中国东南海域的实际控制者是海盗出身的郑芝龙,荷兰要想垄断中国周边的海上贸易,彻底挤压西班牙的势力,就必须先敲掉实力强劲的“明朝水师”。不过此时的明朝水师有点郑家船队的意思,受北京的崇祯皇帝和福建的郑芝龙双重指挥。

  

  二、荷兰发动了袭击,崇祯皇帝下令迎战

  荷兰认为明朝的水师实力不容小视,正面对抗即便取胜损失也会很大,所以决定偷袭(欧洲的骑士风范哪去了?)。1633年的7月7日(又是七七),荷兰舰队偷袭了位于福建厦门的明朝水师基地,当时港内有40多艘明军战舰,但是明军没有任何的防备,被荷兰舰队偷袭成功。明军战舰被击沉15艘,荷兰军队还在厦门一带登陆,抢夺附近百姓的财物和家中饲养的牛羊。最后甚至要求,明朝政府只能同荷兰进行贸易,必须立刻断绝同西班牙和荷兰的往来。

  荷兰人有自己的海上优势这是事实,但是他们太小看崇祯皇帝和郑芝龙了。崇祯皇帝非常注重大明朝的对外形象,原则是一点亏也不能吃。郑芝龙更是把福建看成了自己的私产,荷兰人进入他的地盘找事,郑芝龙肯定会报复。果必其然,两个月以后北京的圣旨到了,崇祯皇帝的命令是立刻严惩荷夷。福建巡抚不敢怠慢立刻命令福建境内的明军集结,准备开赴沿海决战。海盗出身的郑芝龙更绝,他的条件是烧毁荷兰战船赏银200两,斩杀荷兰一人赏银50两。荷兰人呢,也非常聪明,他们找到了明朝沿海的另一股海盗帮忙。

  

  三、一战决定胜负,荷兰人只能赔钱

  在得知荷兰舰队躲藏在金门附近的料罗湾以后,明朝军队在黑夜对它们发动了进攻。由于荷兰舰队的火力确实猛烈,明朝使用了火攻,整整100条火船顺风冲向荷兰舰队,最后只有几艘荷兰战船冲出了重围。福建巡抚给北京崇祯皇帝的奏折中说:“斩首20余人,生擒118人,焚毁大小船只50多艘”。此战以后,郑芝龙被提升为福建富总兵,同时他也经营着自己的船队,荷兰人每年需要向他缴纳12万法郎的过境费,才能保证安全。

  

  不过荷兰人不会就此离开,他们开始全力经营台湾,并成功将西班牙的实力驱逐出了台湾,从此荷兰独霸台湾。而对面的郑芝龙一股子军阀的气息,他只想保住福建,对于台湾他没有兴趣。收回台湾与荷兰人决战会让他蒙受重大的损失,这是他不行看到的,因此对于台湾的荷兰人,他们达成了秘密协议。明朝灭亡以后,郑芝龙之子郑成功依靠厦金一带海岛,无力与北方的满清长期抗衡。最后决定收取台湾为根基,在徐徐渐进以图大陆。

  本文转自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