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姓氏古村,消失了的民族——摄影家黄继明系列作品鉴赏

  

  千古绝唱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必你一定听过 但你未必知道

  这其实是著名的鲜卑民歌——《敕勒歌》

  其歌本为鲜卑语 易为齐言

  而这古老战斗能力又很强的民族 如今已不复存在

  它究竟是如何消亡呢?

  重要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被浓墨重彩地褒而扬之。

  改革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正是这一系列的改变,使鲜卑由一个部众颇盛、占地极广的大族最终在中国历史中消亡,这是鲜卑汉化的必然结果,鲜卑人的血脉也许并没有消失,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确实是不存在了,它逐渐与汉族等融为一体,本族特性则逐渐消失,在特征上更趋于汉人。

  在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村,有一座古老的村庄,鲜为人知的是,这里的源氏,竟然就是中国历史上曾存在的鲜卑族的后裔;而在当地,源氏霄乡村在过去曾显赫一时。

  霄乡村源氏族谱历史资料显示,霄乡源氏的祖先是南北朝时期建立北魏政权的古鲜卑人的一支,他们的姓氏—源,正是古鲜卑姓氏之一

  

  

  富有特色的头饰和衣服 在这富有故事的地方更显生机

  仿佛它并没有消失 余波未尽

  仍然坚持着当初的英勇和善战

  固执地想要闯一番天下

  

  

  据考证,源姓始于北魏秃发鲜卑源贺,是鲜卑的后裔。其祖先在南北朝时从呼伦贝尔西迁到青海一带,建立南凉国。南宋咸淳甲戌年由先人源潜夫自南雄珠玑巷迁居霄乡,定居已700多年。在霄乡1867年所建源氏大宗祠中还存有源氏源远流长的对联:“北魏同源远,南雄衍泽长”、“发源传北魏,晋爵纪西平”。80多年前建的近湖源公祠也有“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的对联。1997年,源氏找到了散失多年的《源氏大宗族谱》。从中查知“源族受姓始于北魏……”进一步证实了霄乡源氏确为鲜卑后裔。

  

  

  

  

  据考证,《魏书》、《北齐书》、《隋书》、《唐书》中所记源氏族人,即为鹤山源氏祖先《魏书·源贺传》载:“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传容貌,善风仪。世祖(拓跋焘)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源氏族人善于经商,清末至民国流行一种保健饮料“源吉林甘和茶”,是霄乡人源吉荪、源文瑞父子创制的。他们于1892年在佛山设厂制药茶,产品行销两广、两湖、闽浙、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埠,成为著名的百年品牌

  

  

  

  

  

  

  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起,就开始主动、彻底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生活习惯、与汉人通婚的鲜卑人,到隋唐时,各方面已和中原汉族无甚区别。定居霄乡700余年的源氏,早已习惯了此乡此土的生活。

  今天,鲜卑族虽已消亡,全中国都没有鲜卑人了。但源氏族人知道了自己的血统来自鲜卑这个古老民族后,寻根意识便越来越强。

  

  

  

  

  

  

  

  

  (转自江门艺网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