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贵的状元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为人生四大幸事。其中犹以金榜题名难度最大,最荣耀。自从隋炀帝首开科举取士以来,无数的中国人都以能独占鳌头,蟾宫折桂而发奋努力,可是三年一次的大考,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取几百人,至于被称为状元的殿试第一名那更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所以在古代的民间,人们都把状元看做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在中国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史上,文武状元加在一起也不过八百多人而已,没有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毅力,是根本没办法在残酷的考试中高中榜首的。因此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能够靠祖上的福德获得官位的王孙公子们很少有人愿意或有能力通过科举之路入仕的,更不要说天生龙种的皇家子弟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还是有一位出身皇家的皇子以自己出众的才华高中鼎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贵的状元。

  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该年又是重和元年),殿试结束。主考官将取士的名单,承给了宋徽宗赵佶,赵佶一看名单,心里“格登”了一下,原来考官们取中的当科状元叫赵楷,而偏偏徽宗的三儿子也叫赵楷,徽宗心里十分的纳闷。正在迷惑间,三儿子赵楷前来拜见,他忸怩的告诉自己的父皇,他参加了科考,并成功进入了殿试。徽宗一听欣喜若狂,原来状元真的是自己的儿子,虽说开科取士不过是皇家招揽人才的一种方式,但皇子高中状元这种事却是亘古未有的。虽然很高兴,但徽宗还是怕点自己的儿子做状元会让人说闲话,于是就点了第二名王昂为状元,但是实际上那年真正的状元是赵楷。

  这个故事在《宋史》中有记载,并非野记杂谈,不过赵楷参加殿试,考官们事先是否知情那就很难说了。但是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赵楷确实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他老爸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能昏君,但在中国的文艺史上,却绝对是一等一的人物,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儿子有足够的信心,他也不会让赵楷参加殿试给自己丢人现眼。

  据史料的记载,赵楷跟他的父亲宋徽宗一样是个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的风流人物,自小聪明伶俐,深得父皇的宠爱,成年后,他被破例授予太傅的尊号,官拜提举皇城司。皇子被任命为有实权的显官,这在北宋一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也足可看出宋徽宗对他这个三儿子的青睐。不过赵楷的受重视,必然会对未来的皇帝——太子造成巨大的威胁。身处东宫的徽宗嫡长子赵桓,一直把三弟当做最大的敌人,而赵楷也凭着父皇对他的宠信,没把太子放在眼里。双方在暗地里剑拔弩张,兄弟之间的积怨越来越深。

  在政治上极其无能的宋徽宗对此居然毫不理会,尽管他很喜欢赵楷,甚至有改立太子的想法,但是赵桓毕竟是他的嫡长子,而且没有任何毛病和过失,按照中国传统的皇位继承制度,赵桓是当然的太子人选,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既然一时之间不能改变祖宗成法,那徽宗就开始大力的扶植三子赵楷的势力,不但让他出任要职,甚至让他做统兵的元帅。这无疑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自古以来,皇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都决定了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心。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既然国家的储君已经确定是赵桓了,那么就不能让其他的皇子手里掌握太大的权力以威胁未来的君主。可宋徽宗却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公然做出这样有违政治原则的事情,这不但使两个儿子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也让大臣们产生了种种想法,甚至一些权要都暗地里想扳倒太子,扶立郓王赵楷为储君。

  在重重的威胁之下,赵桓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就在这时,一场大变乱却给了他提前登基的机会。公元1125年,北方的金国南下侵宋。腐败多年的宋王朝根本抵挡不住金的虎狼之师,眼瞅着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就要兵临东京开封城下了,吓坏了的宋徽宗也顾不得再考虑皇位继承的问题了,匆匆忙忙的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自己带着数万军队逃到南方去了。赵桓就在金人的“帮助”下击败了自己的弟弟,“顺利”当上了北宋最后一任皇帝。但是如果他知道后来自己被金军俘虏,客死他乡的结局,或许他宁愿让弟弟当皇帝,而赵楷也许要庆幸自己没当上这个倒霉皇帝,不过他的结局也并不好。当金军攻破开封时,他与其他的皇室宗亲一起被金人俘获,押到了北国,虽然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但可以想像的是,他的命运一定跟他的父亲和哥哥一样——在屈辱和悲惨中慢慢的死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出身皇家的状元——赵楷的一生谈不上有什么荣耀,他跟他的父皇宋徽宗一样不过是个绣花枕头罢了,如果他一生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或许还能做个文采绝代的风流王爷,若命运好的话的可能还真的能做做取代兄长当皇帝的美梦,可偏偏他遇到了中国历史上千年不遇的大变局——“靖康之难”是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的,一个状元王爷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也是微不足道的,尽管他的父皇把他当作千古未闻的美谈,可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一切的华美与迷梦都在血与火中变成了历史的尘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