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蒋介石最艰难的决策

  据蒋纬国回忆: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常听到蒋介石在浴室中呐喊,这也是他在巨大压力下的一种释放吧。因为他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有什么心里话向自己身边的人倾诉,只能在一人独处时喊一喊发泄一下或者用写日记的形式去寻找自己灵魂中的知音。

  蒋介石作为国家的领袖,作出决策非常的多,淞沪会战应该是他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蒋介石是军人出身,但他的职业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军事始终要为政治服务,淞沪会战在战略上是对的,在战术上却是失败的。如果说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是外行,显然我没有评价的资格,但是从淞沪会战,孟良涸战役中非常没有水准的指挥上来看,蒋介石真得不适合指挥大兵团作战。

  在1937年,当时的中日实力和背景是这样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轻易占领了中国东北,并且于次年成立了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为日本军国主义增强了灭亡中国的信心。如果当时张学良的东北军给日本关东军以顽强一击,就算是失败了,也不能使日本产生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计划。大不了焦土抗战提前五年爆发。也难怪东北军没有抵抗就认怂了,平时吹牛X还行,内部山头林立,每个兵两杆枪,一杆步枪一杆烟枪,就连张少帅都在北京抽大烟逛窑子,你说东北军的战斗力能好得了吗?

  1931年,我们真做好了军事斗争准备了吗?显然是没有,蒋介石也清楚我们的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水平还有经济实力是无法与日本硬碰硬的。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也没闲着,引进了大量德国的军事装备,并且请了德国军事顾问来训练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大家也清楚,国军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有好几个是德式师。

  到了1937年,距离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五年了,一方面国民政府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伪满洲国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日本扩大战争的需要。日本军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全面侵华战争再推迟几年,中日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有可能发生逆转。于是在1937年8月份以日本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为首的上海派遣军团对中国上海发起了闪电式进攻,幻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这时国民政府的高级将领顾祝同、张治中、陈诚等早已经预测到有这么一天,已经在上海部署了大量兵力,做好了战争准备。蒋介石是政治家,他不像他手下那些高级将领们那样单是从军事角度去考虑问题。

  我想当时蒋介石的内心是相当矛盾的,虽然国家从九一八事变之后经过了五年相对的和平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是和强大的日本相比还差得太远,更别说国家统一了。普京不是说过吗?:“给我二十年,我还你个强大的俄罗斯。”普京说这话已经够硬的了。当时的中国太需要韬光养晦了,能与日本轻易开战吗?让蒋介石生气的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又发动西安事变,当然对全国人民来说西安事变是好事,这样团结了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一致抗日,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但是,从九一八事变以来,蒋介石一直背着消极抗日的黑锅。

  本来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花巨资在上海与南京之间建了几百公里的防御工事,利用防御工事和有利地形完全可以实现对日军的有效阻击。这次日军是从海上来的,我们是把日军赶下海还是不抵抗放弃上海呢?一枪一炮不打就放弃上海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中国的经济中心,宁可打烂它也不能留给日本。另一方面,如果不抵抗就撤出上海,国内和国际舆论是不允许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是承担不起这样责任的。上海的民众和大学生都得上街游行;“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蒋介石卖国贼!”全国人民就会全体起来反对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可以这么说当时的舆论已经绑架了政府。蒋介石一狠心,明知道打不过,就算打断一条胳膊也要和小日本拼一次。

  日本是军事强国,航空母舰开到上海外滩,咱们还没看到日本兵长得啥样,就被飞机、大炮一顿狂轰滥炸。完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一次碾压式的摧毁。一个师上去打几个小时就没了,上海外滩完全变成了绞肉机。顾祝同、陈诚等高级将领也有撤军的打算,因为咱们真得打不过他们啊!蒋介石不同意,从军队角度讲咱们真得没得拼了,说蒋介石是卓越的政治家一点都不为过。马上国联就召开讨论中国与日本战事的会议,如果在这节骨眼上放弃了抵抗撤出上海,虽然对国人可以有个交待,因为咱们却实打不过。但是,国联就会认为中国政府认怂了,会失去对中国的信心。什么国际舆论的支持?什么经济援助?门都没有。到时中国在国际上连一条狗都不如。

  淞沪会战以我军29万的伤亡代价坚持了三个月。最后溃败的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当然了,这与蒋的指挥不当有一定关系,但是忙中出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时又不是信息社会,统帅很难对战场完全把握。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从此国家得到了大量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物资援助,得到了海外华人的全力支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