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当官便去当官,我只要横财就手,美人在怀

  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

  对于范蠡来说,这句话有它独特的含义。

  范蠡曾经是个官,而且是个很大的官。越王勾践最倚重的两位大臣,一个是文种,一个便是范蠡。

  公元前494年的吴越之战中,越国大败。勾践本来想自杀,但是在范蠡和文种的劝说下,决定忍辱负重,带着老婆来到吴国,许身为奴,换取吴王夫差的原谅

  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范蠡一直陪同。

  勾践被派去劈柴,喂马,种菜,范蠡就坐在马粪边侍候,态度一如继往的恭敬。

  夫差对范蠡十分钦佩,想将范蠡招致自己手下,却被范蠡婉言谢绝。

  而此时,文种留在越国主持朝政,致力于恢复经济,拢聚人心。同时想方设法买通吴国太宰伯嚭,让他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好话。

  没有范蠡的陪伴,勾践很难在吴国坚持活下去。

  没有文种的奔走,勾践便不会那么顺利被夫差释放,至少不会那么早被释放,很有可能要在吴国呆上五年七年,甚至更久。

  勾践回国后,文种和范蠡继续辅佐他励精图治,积蓄力量。

  文种向勾践献出兴越灭吴的九条计策,其中有一条,便是众所周知的美人计。

  一位叫做西施的绝世美女被送到吴国,成为夫差的新宠。她不但诱使夫差不理朝政,疏远重臣,而且将吴国的情报源源不断送回越国。

  勾践卧薪尝胆多年,终于等到机会,于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了吴国,成为那个年代的霸主。

  不能否认勾践是位雄主,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委实离不开范蠡和文种这对左膀右臂。

卧薪尝胆的勾践

  吃过了那么多苦头,付出了那么多的艰辛,终于迎来了喜大普奔的一天。

  全越国都在欢呼庆祝的时候,范蠡却悄悄地走了。

  他还带走了一个女人——西施。

  同时,他也给这些年来一直战斗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文种写了一封信,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

  这是朴素的辩证法,也是人性的必然。

  没有黑,何来白?

  没有丑,何来美?

  没有傻瓜,如何表现聪明?

  没有地狱,天堂又有什么意义?

  “一切都结束了,我们的使命也完成了。夫差殒命之日,便是你我离开之时。”

  文种读到这封信,若有所思。

  毫无疑问,他是个智商很高的人。但是,智商很高并不代表情商也高。

  首先,他有点不舍。就像一个孩子花了一整天时间搭起乐高大厦,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你叫他如何舍得拆毁?

  其次,他对勾践抱有幻想。曾经患难与共的主人,怎么会舍得向自己下手?

  由自己的不舍而推及勾践的不舍,双重错误。

  不久,勾践便派人给文种送了一把剑。

  剑是凶器。在春秋时期,国君给臣下送剑,只有一个意思:自行了断吧!

  勾践还说:“你给我献了九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六条,你就带到黄泉去帮助先王吧!”

  换句话说:你太有才,太牛逼了,只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对我就是一种威胁。

  文种长叹一声,拔剑自杀。

依依不舍的文种

  文种死的时候,范蠡正在齐国钓鱼。西施依偎在他身边,有如神仙眷侣。

  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范蠡连名字都改了,叫做“鸱夷子皮”。

  得知文种的死讯,他没有悲伤,只是反复哼唱起一首越地的小曲,独自在海边坐了一下午。

  “必须离去才能活,否则留下便是死。”

  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就是参不破,看不透,想不通。

  对于范蠡而言,世间万物自有其机理,就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么简单。他是林语堂说的那种哲人,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

  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

  他也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

  他善于在这并不美好的人间寻找快乐,不会执着于某人某事,也不会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而不可自拔。

  他信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简单的道理,知道无论没有谁,太阳都会东升西落,万物都会野蛮生长。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自认为不可或缺的人,世间才变得混乱。

  绝圣,弃智,对苍茫的大地保持诚实。

  范蠡在海边种田,打渔,晒盐,同时做点小生意。由于经营有方,短短数年之间,家产便丰厚起来,成为齐国有名的富翁。

  齐王听说他有才能,想请他出来做官,而且不是一般的官,是齐国的相国。

  范蠡不胜烦恼:“我居家则成为千万富翁,做官则非卿即相,这可不是好事。”

  别人说这样的话会被打死,范蠡说这样的话却只让人觉得睿智。

  他放弃千万家财,再度逃跑,来到商贾云集的陶地,自称姓朱。

  他在陶地耕田放牧,买地经商。

  他做生意,只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薄利多销,绝不囤积居奇。没过几年,他又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巨富。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尊称他为“陶朱公”。

随遇而安的范蠡

  范蠡生了三个儿子。

  七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第二个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起来。

  范蠡知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可是作为父亲,他无法见死不救,于是派小儿子带了一车黄金去楚国活动。

  他的大儿子对此很不满,认为父亲对自己不信任,强烈要求派自己去,否则便自杀。

  范蠡没办法,只得同意大儿子去。

  他写了一封信给楚国的好友庄生,要大儿子把黄金送给庄生,一切听庄生安排,其他的事情不用管。

  大儿子来到楚国,把信和黄金送给庄生。庄生收下了,要他赶紧离去,而且特别强调:“改天你弟弟出来了,什么都别问,只管走!”

  大儿子却没有离去,而是私下又去拜见楚国的权贵,将自己带的一些黄金送上,请求别人帮忙。

  他大概是想,多一条路,多一份生机吧。

  庄生去见楚王,说:“山人夜观天象,见到有灾星移向楚国,将造成严重的祸害。”楚王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下令大赦囚犯,以消除灾难。

  范蠡的大儿子从权贵那里听到消息,赶紧去找庄生。

  庄生很奇怪:“你不是走了吗?”

  大儿子说:“没有呢。我听说楚王大赦,想必舍弟也在赦免之列,所以特来向先生辞行。”

  言下之意,既然是楚王大赦,那车黄金,先生也不好收了吧。

  庄生笑了笑,说:“那就没我什么事了,无功不受禄,你把那车黄金带回去吧。”

  大儿子心里狂喜,带了黄金便走。

  庄生立刻进宫拜见楚王,说:“我早上出门,听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他的家人拿出许多钱财贿赂大王身边的大臣,以求活命。现在大伙议论纷纷,说大王您不是为了楚国而大赦,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而大赦。”

  楚王大怒,命人先杀了范蠡的二儿子,第二天才实行大赦。

  范蠡的大儿子于是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

  这件事情让家人和邻居都感到很悲伤,范蠡却只是笑了笑,对大儿子说:“我知道你会害死你弟弟的。”

  你不是不爱你弟弟,你只不舍得。

  你从小和我在一起,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知道谋生的艰难,所以把金钱看得很重。

  至于老三,他出生的时候我们便很富有,根本不知道爱惜金钱。当天我想派他去,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弃金钱。

  以钱买命,已经是占了大便宜的事。钱送出去,便不是你的了,你为什么要在意它是不是给了该给的人呢?

  所以我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弟弟。

  这也是命。

  范蠡说完这些,没有再责怪大儿子。

  他想起了一个人,文种。

  以文种的聪明,尚且不舍得,他又怎么能够过于苛责自己的儿子呢?

  本文为原创首发,图片取自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龙镇;来源:微信公众号八历史(ba-lishi)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