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资源库60 | 古文赏析:李密《陈情表》

  

  原为蜀官的李密被晋武帝征召为官。亡国之臣的进退两难可想而知,这一封上奏晋武帝的表文字字见真情,句句显功力,到底能否帮助李密成功地“辞不就职”呢?

  

  【诵读】

  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书写】

  书写专家:吴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讲解】

  讲解专家: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特级教师)

  

  《陈情表》讲解

  专家 | 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特级教师)

  今天我们来欣赏《陈情表》,《陈情表》是中国古代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它的作者叫李密,李密字令伯,生于公元224年,卒于287年,犍为武阳人。犍为武阳就是现在的四川彭山县东。李密原为蜀官,颇有声名,蜀国灭亡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做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又常年卧病在床为由,辞不就职,还专门写了这篇《陈情表》。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陈情表》。

  《陈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臣子向皇帝进呈的奏章,而这样的一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呢?古人讲表的特点在于表达情,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陈情表》。那么他要陈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呢?是他和祖母相依为命之情。

  动之以情的第一步,让祖母儿孙间的亲情凄恻动人

  开头作者这样写:“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意思就是说我李密命不好,从小就遭遇坎坷。“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就是说我刚生下来六个月,我的父亲就离我而去了,我长到四岁的时候,我的妈妈就被我舅舅逼迫着改嫁。一上来这几句就把自己悲苦的身世展示出来。另外,一个人给皇帝写奏章要辞掉职务,不去赴职,这并非一件小事。字字句句都得要斟酌,去推敲,可能稍不注意就会有杀身之祸。

  所以下面他写到:“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这就把他的祖母刘氏引出来了,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和养育,祖母承担起了养育李密的重任,这种祖孙之间的情感,它的这种深厚,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何为“九岁不行”?就是我长到了九岁还不能够走路。“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的“成立”就是成人、独立的意思。这样一个零丁孤苦,非常孤单的孩子成长起来,他的内心里是包含了多少的苦水。

  接下来李密又写道:“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意思就是说自己家庭衰落,没有什么亲戚兄弟能够帮忙,自己非常地孤单,而他自己到了很晚的时候才有了儿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家里连一个小童仆也用不起,没有人能够照看家庭。“茕茕孑立”就是非常的孤单、孤独,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躯体互相安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表明了他和他祖母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接下来李密就写到:“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到了今天,到了现在,我的祖母年事已高,而且常年卧病在床,我侍奉祖母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就点明了他和祖母的特殊的关系,点明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

  晓之以理的第二步,让李密进退两难的境地得到理解和同情

  进入到第二段,作者开始写自己被征召的过程,作者先这样写:“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两句表面上看好像是对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种歌颂——我们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我想李密写这个陈情表,是要讲究一点策略,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他的一种人生的智慧。

  接着:“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这里涉及到一个察举——古代举荐人才的制度,就是经过地方官员的考察,若这个人的品行好就可以推荐他去做官。前边有一个太守名为逵,因为我李密的品行好,推举我做孝廉,后边又有一个刺史名为荣,又推举我秀才。这是先说的推举他去做官的这个过程。李密却都因为祖母卧病在床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但辞掉之后,皇帝继续征召他,所以在这个表里面李密又这样写到:“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拜臣郎中”就是授予他郎中这样的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跟“拜”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授予官职,又给了他洗马——太子洗马,这是一个官职。当时皇帝的“诏书切峻”,就是言辞比较强烈。“责臣逋慢”,皇帝的诏书里面已经表现出很不满意的情绪了,即面对皇帝的这种诏书为何如此迟缓?为何辞不就职呢?

  他说“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我想要遵奉皇帝的命令去复职,可是我的祖母她的病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怎么能走得开呢?“欲苟顺私情”,我想要能够满足我的请求,让我留下来照顾我的祖母。“则告诉不许”,“告诉”就是申请,我的申请又没有被批准,所以李密接着就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我是去、是留、是赴任、还是在家照顾我的祖母,我进退维谷、狼狈不堪。这里的“实为狼狈”就是自己所处的这个境遇十分的尴尬。

  最关键的第三步,彻底打消了晋武帝对一个前朝臣子的猜疑

  这就是文章的第二段,接下来进入到第三段,第三段我认为是最关键的一段。它充分地体现了李密的一种人生的智慧,李密这样写:“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以孝治天下”,这是晋武帝司马炎治国的基本国策,司马炎夺取天下,如果他提倡忠的话,那必然会给自己的脸上打一巴掌,因为他是篡权,所以他就打出了“以孝治天下”这样的一个国策。而李密恰恰是抓住了这一点,他要去揣摩司马炎的内心深处在想什么。司马炎对于前朝的臣子是有戒心的,而李密在这一点上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接下来这最关键的一句话才写了出来。

  李密说:“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我“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就是想要荣华富贵,就是想要得个一官半职,而不讲究什么清高。这句话才真正地写到了司马炎的心坎儿上。接下来李密又写到:“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一个俘虏,我的身份非常的低贱,而且还承蒙了皇上您的厚恩,哪里还能有非分之想、怎敢有非分之想。这几句话司马炎看了之后内心会很高兴,也就彻底地打消了对李密的怀疑。

  接下来李密又绕回到祖母上面来,他写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又绕回到祖母上来,这就是写文章的高明之处,但是最后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是你的祖母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那么将来你的祖母去世了,你来不来做官呢?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李密非常聪明,他没有忘记这一点,接下来他这样写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他从时间上算了一笔账,我李密四十四岁,我的祖母九十六岁,我报答皇上的时间还长,我供养我祖母的时间却不多了,就让我,或者就允许我、批准我能够在我祖母有限的晚年尽一点孝道吧,将来我一定会为朝廷效力的。

  那么有的读者可能急于要知道一个结果:司马炎同意了没有呢?据史料记载,司马炎看了《陈情表》后受到了感动,不仅同意了他的“辞不就职”,还专门派佣人到他家里面去帮助李密照顾他的祖母,嘉奖他的这种孝心。所以中国是一个孝文化的——自古以来重视孝道这样的一个国家,今天我们来读《陈情表》,来学习《陈情表》,来欣赏《陈情表》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当中的孝文化也是非常有益的。

  更多福鼎教育资讯敬请关注【福鼎教育】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