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篡位成皇帝,在位七年国力大盛,又被武力篡位

  92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众叛亲离,被乱兵所杀。身为庄宗之父李克用养子的大将李嗣源率兵攻入洛阳,接管了政权。庄宗的宰相见此形势,便带领百官劝李嗣源即皇帝位。按说面对此时朝中无主的大好机会,年过花甲的李嗣源本该当仁不让地就此称帝。但令人称奇的是,李嗣源居然当着百官的面,讲了一段极其感人的话:“吾本无他心,诸群遽尔见推,殊非相悉,愿勿言也!”

  面对百官的一再上书,李嗣源终于答应以监国身份代行国政。十余天后,众大臣认为后唐国运已尽,便请求李嗣源自建国号称帝,是为唐明宗。在答应称帝的同时,李嗣源非常干脆地否决了改易国号的请求,并身着孝服在庄宗柩前以嗣子礼正式即位—尽管这么做乱了辈分,但新一代皇帝接掌“山寨”唐朝的法定程序则宣告完成了。

  李嗣源本是沙陀族人,曾先后追随李存勖祖孙三代征战近50年,为后唐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也得到了一个“李横冲”的雅号。可是,李存勖在称帝后很快就对“功高震主”的他起了疑心,流言蜚语把官至太尉兼中书令的他逼上了绝路。起初并无反意的李嗣源,在女婿石敬瑭等人的劝诱之下,走上了起兵谋自立的道路,并终获成功。

  但是,当成为皇帝的机遇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选择了用义正辞严的话来表明心迹:自己深受李家三代厚恩,决不能做后唐政权的叛逆者,当上皇帝实属迫不得已,所以坚决不会做改国号这样违背君臣大义的行为。

  这话说得多好啊!可是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的玄机呢?

  自幼从军的李嗣源深知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唯有长枪大剑才可以让自己说了算,所以他始终牢牢握紧枪杆子不放松。而此时庄宗的储君李继岌又手握刚刚伐蜀获胜的大军北归,该如何堵住同样掌握枪杆子的诸多地方割据军阀之口,让他们也听命于自己而不是追随李继岌呢?

  “李横冲”并没有蛮干,他选择了低调行事,暂不称帝,而先称监国以安定局面。他一方面让自己的亲信担任管理军机要务的枢密使,下令各地官员寻访逃散的庄宗亲属并就地处决,杀到最后只留下一个半瘫的邕王李存美给李克用一系延续血脉。

  另一方面,他派女婿石敬瑭为陕州留后,率军堵住了李继岌东出的道路;又命人封锁汉中,防止李继岌入川。在这般严密的包围下,年轻的李继岌很快就被随从缢杀,忠于庄宗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也就整体归降了李嗣源。到此为止,放眼中原大好河山,60多岁的李嗣源终于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级快感。

  但是,老到的李嗣源没有被快感冲昏头脑,面对皇位他还是显得极其低调,一再向百官申明不改国号的理由。其中不难发现,这其实正是李嗣源意欲遮蔽因其得位不正而带来的内心恐慌,从而谋求自己即位的合法性。这种用儒家君臣大义的道德观和讲求诚信的方式与当年弑兄屠弟的明君李世民的做法如出一辙。

  这样看来,李嗣源似乎是个善于言辞的“作秀”高手,但纵观其即位之后的表现,也不难发现这位不识字的粗人其实有着丰富的阅历与政治经验。

  在他执政的七年时间里,中原地区的政局明显稳定,吏治和社会风气也有所好转,人民生活得到了初步安定。他在新任宰相冯道等人的辅佐下,针对庄宗时的弊政,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他不仅在个人生活方面不喜声色淫乐,还禁止诸臣进献珍奇玩物,并大量裁减宫女,而且在严格法制的基础上禁止官吏科敛和贪墨,以此整顿吏治。

  尤为难得的是,他念念不忘百姓疾苦,通过轻徭薄赋、抑制兼并等措施医治战争创伤,帮助百姓休养生息。他还曾多次下令减免灾区百姓的赋税丁徭,并谆谆告诫官吏“不得科敛百姓”。

  除此之外,年迈的他还多次亲赴民间视察,长兴三年(932年)三月,李嗣源到郊外去看庄稼,见有父子三人同挽着犁在耕地,李嗣源心生怜悯,便赐给了他们三头牛。

  同年十二月,李嗣源前去视察伊水石堰的修建情况,并“赐丁夫酒食”。过了几天后,有人向他禀报说,丁夫役限15日已满,但未完工,要求给他们延期。李嗣源回复:“不唯时寒,且不可失信于小民,即止其役。”

  其宽仁体恤,由此可见一斑。他这些行动虽然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过度包装,但却是实实在在有利于民的。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在这七年里总算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国力不断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得位不正的李嗣源不愧被称为五代乱世中少有的开明皇帝。

  只不过,后来他姑息藩镇,骄纵次子李从荣,导致朝政混乱。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从荣武力篡位,虽然事败被杀,但李嗣源还是因为急火攻心、不幸崩逝,终年六十七岁。

  老子曾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对于李嗣源来说可谓恰如其分——他掩盖事实的言语虽然动听但可信度极低,而体现其厚道行为的词句尽管不多却极为平实。《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均不吝于高度评价李嗣源,想来决不会是欣赏他那些虚伪的华丽言辞,更主要还是看重他这些朴实的亲民之举吧!

  春风十里,不如读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taohistory),和T君一起读历史。

  本文作者|孙士承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