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开国皇帝是怎么为自己的国家埋下灭亡祸根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中国人都熟悉的一句成语,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没等到当皇帝,司马昭就挂了。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嫡长子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了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司马炎在位的太康期间,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发展生产,国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是在其死后仅仅25年,西晋就灭亡了。

  西晋建国仅51年,其中司马炎在位就达到25年,可谓一个人在位时间超过了这个王朝的一半时间。但是也正是因为司马炎,西晋王朝才早早落幕,这与司马炎的三个决策失误有很大关系,一个决策是大封宗室,另外一个是罢州郡兵,还有一个就是立储不当。

  司马家族篡夺的是曹魏的帝位,司马炎认为,曹魏的宗室力量太弱,不能护卫皇室,为了避免自己和自己子孙的帝位如曹魏一般被篡夺,司马炎作出决策,大封宗室为藩王,分遣各处要害之地都督军事,镇守要害,以此来对抗士族。结果司马炎死后爆发了“八王之乱”,各处手握重兵的藩王争着控制帝位,不断相互攻击,国力大耗,异族崛起,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汉朝施行分封制度造成七国之乱的教训犹在眼前,司马炎却逆中央集权的潮流施行分封,实在可谓不智。

  全国统一后,司马炎下诏罢州郡兵,规定诸州无事者罢其兵;刺史只作为监司,罢将军名号,不领兵,也不兼领兵的校尉官;实行军民分治,都督校尉治军,刺史治民。这项政策从民众的方面来讲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兵役是东汉末年以后农民最沉重的负担,免除这负担,对恢复生产意义重大。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罢州郡兵导致了各地州郡军事力量薄弱,甚至连治安都无法维持。“八王之乱”爆发后,各地州郡束手无策,不能控制局面,无力抵抗御敌。

  公元267年,著名的傻子皇帝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据说立他为太子,是因为晋武帝为了将来传位给他宠爱的聪明孙子司马遹,但是立皇储关系国家的命脉,无力把持朝政的司马衷即位后,权力先后落入太傅杨骏(晋武帝皇后杨艳父亲)、著名的丑皇后贾南风之手,继而发生“八王之乱”,他本人成为傀儡,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但是以上的三个原因都不是根源问题,根源其实在于西晋皇室与贵族整体性的荒淫奢侈,晋朝可谓是门阀贵族联合统治,皇室是第一家族,长期的安定与统一为各个家族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豪华奢侈成为必然的选择,王恺与石崇斗富就是发生在此时。而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却没有作出简朴节约的表率,反而领先荒淫奢纵,灭吴后,司马炎将吴国数千宫人纳入自己的后宫,后宫粉黛达到惊人的万人,每天晚上临幸谁成了他头疼的问题。他想出一个办法,他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这就是成语“羊车望幸”的由来。而维持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贪污纳贿、公开卖官成为平常,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压迫更甚,“八王之乱”成为了“五胡乱华”的导火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