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悲催的朝代,两次火攻敌国,风向两次反转过来烧自己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两军交战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火攻,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就是孙刘联军利用火攻配合当时不多的东南风最终战胜曹军的。试想,如果当时没有东南风风向突然反转结果会怎么样?周都督吐血不说,军队还有可能被自己放的火烧吧!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国家,20年时间两次火攻别国,结果两次风向都反转把自己烧了,最后一次还导致国家被灭,真是悲催!

  

  这个国家就是南唐。说起南唐,大家可能最熟悉的还是那个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煜。其实南唐这个国家整个寿命加起来都不够40年,出现三位皇帝:先主、中主、后主。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

  

  中主灭了闽国之后,闽国一员大将林仁肇在家赋闲了10年多。在公元956年(显德三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后周军攻打淮南,命官员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官员推荐了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偏师救援寿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八月,周军正阳浮桥建成,扼住南唐援军的进路。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后来,南唐向后周割地求和。公元958年李璟上表柴荣请划江为界,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两县。

  事不凑巧,再过20年,南唐又一次经历了风向转变。上一次是割地求和,这一次直接导致了国家被灭。971年,宋灭了南汉。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夹击之中。南唐后主李煜为求自保,明臣服,暗备战,在遣使向宋请受策封的同时,将兵力部署在长江中下游各要点,以防宋军进攻。宋太祖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加紧作战准备。

  

  开宝七年(974年)五月,下令在荆湖建造大舰和黄黑龙战船数千艘,以备架设长江浮桥之用。九月,赵匡胤派遣使者,要李煜入朝,李煜以生病为由拒绝。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东路吴越王钱俶率数万兵自杭州(今属浙江)北上策应,并遣宋将丁德裕监其军;中路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今属湖北)沿长江东进;西路王明部署,牵制湖口(今屑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南唐军队一路溃败,最后一次关键性战役是皖口之战。

  

  开宝八年(975年)六月初二,宋军主将曹彬于江宁城下打败南唐军2万余人,缴获战舰数千艘。八月,宋将丁德裕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击败南唐军5000人,并于九月初九与吴越军合势攻占润州城。经李煜再三催促,朱令赟方于十月率兵15万,搭乘百米长的木筏和可容千人的大舰出湖口顺流东进,欲冲断采石浮桥。他准备浮江而下,直趋采石矶,焚浮桥,将宋师一分为二。如果成功,他就可能切断宋军跟大宋本土的联系,分别击破曹彬、潘美等部。时逢长江水浅,航道狭窄,大船不能并行;加上屯驻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宋将王明军在江边竖立船桅形木桩,致使朱军不敢贸然轻进。二十一日,朱令赟孤军乘大舰行至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皖水入江口),遭宋将刘遇部阻截,宋军和唐军遭遇后,陷入胶着状态。朱令赟早有准备,看好风向,下令大军顺风放火,直烧下游的刘遇大军。唐军纵火,火光冲天,刘遇不敌,准备撤军。不料忽然风向突变,大火反而向朱师烧去。纵火有风险,放火需谨慎。唐军不战自溃,准备撤退的刘遇立即掩杀唐军。唐军不战自溃,混战中朱令赟被烧死,数万件兵器为宋军缴获。十一月二十七日,江宁城破。南唐灭亡。

  20年前,956年,林仁肇火烧浮桥,风向突转,林仁肇大败而归,南唐个图求和。

  20年后,975年,朱令赟火烧浮桥,风向突转,朱令赟投火自杀,南唐国家被灭。

  为什么风向偏偏选择在最紧要的历史关头,突然反转。

  除了天意,我们也无法解释。这一切,太巧了。只能说南唐气数已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