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的“化学武器”为何没在鸦片战争中发挥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类首次尝试了使用化学武器作战。这种恐怖的武器杀伤力极大,毫无人性科研。但事实上,早在古代,依靠在弓箭上涂抹毒药,已经成为了一种作战方式,且杀伤力不俗。既然如此,在清朝中后期的鸦片战争当中,清军为何没有大规模使用呢?

  

  首先是古代没有像样的毒用来制作毒箭,主要是依靠蛇蝎等天然毒物,且原料提取成本高昂,比如毒箭最出名的地方都在广西湖南和贵州四川南部,及云南的少数民族,还有就是制作工序繁琐,且保存不易。在当时的清军当中,毒药箭都是作为暗杀或者其他特种作战的武器。

  

  其次无论鸦片战争时期,还是甲午战争时期,无论清军还是义和团,实际上已经没有几个人真正可以玩得转战弓了。在清朝中前期,拉力70斤以上的才是战弓,那种强度的弓才有远距离杀伤力。到了清朝后期鸦片战争时期,清军那些20斤拉力的弓,根本不具备战斗能力,只是训练弓。也根本没有人愿意辛苦训练十年,再去训练70斤拉力以上的战弓,因此就是有毒箭也没用,因为没有玩得转战弓。

  

  最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火枪的射速和射程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弓箭,所以再依靠涂抹毒药增加弓箭的杀伤力,自然也就没有价值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