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高考了,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其实你并不了解他们

  前阵子《崛起》热播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说原来稷儿是贡献了小半本成语词典的大BOSS!大家纷纷感慨小时候怎么没好好看课本呢,然而课本告诉你的也未必是全部。看看这些熟悉的面孔吧~

  邹忌(驺忌

  相信大多数人知道邹忌这个人都来自这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开篇就说邹忌是个美男子,在一个看颜值的时代,相信童鞋们已经给他打了80分的基础分。课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邹忌以比美的手法劝导齐威王说,人家说好话都是有目的的,碍于你的身份和地位,所以你不能只听好话。最后齐威王听了他的建议,欢迎社会各界积极监督,齐国变得很牛,燕赵等国都来朝拜。

  

  在解说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会向大家介绍邹忌担任齐国丞相并进行了各项改革,使齐国国力大增,完全是个成功的高富帅。然而,还有更多教科书没有告诉我们史书告诉我们的,马上就要大跌眼镜了。

  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也很熟悉,因为教科书里也有那么一篇叫《田忌赛马》。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邹忌是他同时期齐国的丞相,照理说一文一武并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但是因为田忌和孙膑关系很好,他俩联合在马陵桂陵连打两个大胜仗,在齐国成了明星人物,田忌就举荐孙膑做丞相,那邹忌肯定不高兴了。

  邹忌和人谋划出了一个馊主意,让人假扮田忌的手下去找人占卜,问问谋反这事能不能成。占卜的人刚走邹忌就举报把占卜的人抓走。这就是赤裸裸的陷害啊。谋反这是多大的事啊,田忌听说了立马就逃走了。看到这里你给邹忌打多少分?教科书由于教学的需要只会呈现一个人的某一面,而历史真相则复杂得多,很难简单评判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廉颇

  他在教科书里最初的形象并不那么正面。《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摘选的一段是说廉颇看不起蔺相如,蔺相如以他的机智和勇敢从强秦手中拿回了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于是廉颇对他刮目相看,负荆请罪。

  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嘛!教科书以“将相和”这个美好的结局收尾,然而廉颇虽然是个名将,本身还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在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并没有真正“痛改前非”,一次出征赵王让另外一个大将乐乘代替廉颇,这种选将用将的事有变更是很正常的。哪怕真的赵王想削弱廉颇的兵权,那人家是王你是臣子又能怎样?

  

  咱们的廉颇同志却做出了令人咋舌的举动,私自发兵去打乐乘。这摆明了是用公家的资源报私仇嘛!擅自举兵,那还了得?赵国是肯定回不去了,打完乐乘廉颇自己也逃到魏国去了。结果魏国也不用他,楚国倒是想用他,偷偷派人把老廉颇接到楚国,结果也没什么战功最后他客死在楚国寿春。

  后面这段依然记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只是后面这部分教科书没来得及告诉我们。

  李斯

  秦帝国第一丞相。大家熟悉这个人可能来自于这篇课文《谏逐客书》。本人当时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教科书里的文章嘛,如果涉及的考点不多,老师学生都不会太在意。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在统一六国前夕,韩国出了一个脑残的主意,派水工郑国去帮秦国修水渠,目的是为了让秦国消耗大量的国力,没精力去灭自己。这个计划败露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气疯了,要把当时在朝的外国人都赶走,李斯也在其中。

  李斯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小地方的人,这好不容易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在秦国找了份好工作,就这么因为是外国人的身份被赶走实在是冤枉得很。虽然秦王脑袋发热说谁再敢劝谏说留外国人就杀了谁,李斯当时还是个客卿,与其被赶走一辈子没出息还不如拼死一搏,就写了《谏逐客书》这个有名的奏折。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写得真是好,因为秦国向来有用外国人的传统,秦穆公称霸、秦孝公变法用的都是外国人,并且对秦王说你是要统一天下的人,难道以后“外国”的珍宝你不要吗?“外国”的美女都不要吗?何况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你把人才都赶走,他们去帮助别国,那统一天下就更难了云云。嬴政是个明事理的人啊,李斯这一篇文章一下子让他清醒了,立马撤销了逐客令。

  李斯这篇文章救了自己的前程也帮助嬴政成就了秦帝国,作为第一丞相,他功不可没。可惜,教科书一般都只说正面的内容,李斯在无数学生心里留下了光辉的形象。但是!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拉李斯下水,合谋篡改遗诏。这里补充一句,赵高也并不是大家从课文《指鹿为马》里知道的那个一无是处只会弄权的赵高。赵高是当时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但有才无德只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李斯也一样。

  面对赵高的怂恿和诱惑,李斯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当赵高拿功业地位来威胁李斯的时候,李斯动摇了。因为如果扶苏即位,首先政见不同,其次扶苏和蒙恬关系那么好,没你李斯这个外人什么事。这个时候的李斯和当年写《谏逐客书》时候不一样了。人一旦有了地位就不愿意去冒险,何况作为帝国的一把手怎能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再去赌一下?如果输了前面自己那么多年的付出都白费了?而且这样的斗争中一旦失败,连回家种地都不可能了。

  

  于是李斯还是败给了私心,被赵高成功地拖下了水,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让胡亥当二世皇帝。窃国这种事当然知道的人越来越好,赵高得手之后还能留李斯?赵高挖个大坑,李斯被腰斩,被灭满门。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胡亥是个亡国之君啊!李斯若地下有知,眼看着和始皇帝一手建立起来的帝国就这样灭亡肠子都悔青了,还有什么脸去见始皇帝?(怪不得博物馆里的塑像李斯是唯一跪着的)

  嗯,这才是李斯完整而真实的一生。教科书只告诉了我们冰山一角而已。

  嬴政

  这个人,给大多数学生的印象并不怎么好,虽然他是千古一帝。教科书里他出现率挺高,《荆轲刺秦王》、《过秦论》、《六国论》,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总是不得不提嬴政,统一六国前叫秦王政,统一后叫秦始皇。

  很多人把荆轲刺秦王里的秦王和完璧归赵里的秦王搞起来,其实不是一个人。《荆轲刺秦王》里秦王似乎有点“傻”,各种狼狈。我当时学这篇课文时候的观念还是嬴政是个残暴的人,被刺客追得如此狼狈挺过瘾的。

  学生嘛,课业负担重,下课之后很少有时间去深究,何况课本里那么多秦王,即使标注了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也搞不清谁是谁。等到真正有时间看书,去了解了嬴政这个人才发现当年教科书里说的那些根本不能完整反映一个人。这不能怪教科书,毕竟教学时间有限,基础教育阶段只能教这么一些,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再去了解。这不了解不要紧,一了解一定要给嬴政平反啊!

  

  从小在敌国做人质,13岁死了爹回国当秦王,他娘又跟人乱搞,生了两个娃,还要为了这两个娃废了他的秦王之位。(这个剧情很狗血,却是史书有载的真事)29岁开始统一六国,多次遭到暗杀,课本里说的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之一,求他的心理阴影面积。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统一天下,接着又上马各种工程,简直是超级劳模。这样一个高压下活着的人,到后期脾气暴躁点怎么了?作为千古一帝,结束了千百年的战乱,他想长生不老怎么了?他没有把开国功臣都杀了啊!

  你们一定要说焚书坑儒。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焚书的背景是一个叫周青臣的人拍秦始皇马屁,说郡县制很好,而淳于越是个复古派要恢复上古旧制。这本来是政见不同的争论,但是李斯上纲上线了:恢复上古旧制不是历史的倒退么?那么多年统一战争白打了?于是建议要烧掉厚古薄今的那些书,老百姓也别看什么书了,懂得越多越麻烦,秦始皇就同意了。但是请!注!意!把民间的书收上来都烧了,宫里还藏着呢。真正一把火把所有典籍都毁了的是不读书的项羽!坑儒也是以讹传讹,本身是秦始皇被方士骗了要杀了方士和那些想要复辟的人,并不是都是儒生。秦始皇背了两千年的锅,真是冤得很!

  商鞅

  这位一样是被误解了千年。司马迁的一句“天子刻薄”加上他的法不容情就扣上了酷吏的帽子。

  

  学生在课本上了解到的商鞅变法基本都是这样的画风:

  (1)目的:“富国强兵”和加强封建统治

  (2)内容:A、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B、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C、编制户口,加强刑法。D、推行县制。E、统一度量衡,在秦过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F、奖励军功。

  有人知道一个成语“徙木立信”和商鞅变法有关,仅此而已。其实历史上对于商鞅也有着很多正面的评价:

  刘歆: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班固: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伯,东雄诸侯。

  诸葛亮: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

  毛泽东: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哪怕司马迁也没一棍子把他打死,还说了“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如果司马迁真的对商鞅是否定的,完全可以写“公孙鞅列传”而不是带有敬意的“商君列传”。作为灭了秦的西汉的史官,司马迁说说商鞅“刻薄”或许也是出于某种需要呢。

  结语

  教科书里真不能反应一个完整的历史人物,有些因为节选的原因造成了断章取义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去看史书,然而史书那么枯燥又使很多人望而却步,或许一部尊重历史的小说更容易接受一些。

  是的,我就是看了这样一部小说,才发现上述的这些历史人物和原来在学校所了解的是那么不同。有些人物让你深深地震撼,所以就会想去翻史书,他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部基本展现了战国全貌的小说,丰满的历史人物、详实的历史故事,精彩纷呈的思想智慧,带你拨开历史重重的迷雾,发现一个朝气蓬勃的大争时代!

  

  中信出版集团2016.1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