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朴素的道德观,如果婚前发生性行为,会认为道德败坏。但是,这种规则是由谁制定的呢?您可能想不到,这个人竟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公旦。
那么,他为什么要立这样的规定呢?
(周公旦)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现代人,大多是从这句话中认识周公旦的。
这话出自《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当时,周公旦派长子伯禽去管理鲁地 ,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 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那么,周公旦是谁呢?大家看过《封神榜》,描述的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周公旦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的儿子。
周家本姓是姬,周公旦的本名叫做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因为周文王的封国是周国,所以大多提国名,而不提本来的姓氏。比如说,周文王的原名叫做姬昌,但是我们大多说他是周文王,而不说姬昌,周公旦也是这样。
(周公旦)
后世把周公旦示为楷模,那么周公旦做了哪些事呢?简单的说,主要有两件。
第一,帮助哥哥周武王推翻了商朝。作为周国的带头人,周文王死后,就由儿子周武王继承王位。周武王和弟弟周公旦非常要好,遇到难题就和周公旦商量。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后来经过哥俩努力,在姜子牙等大臣的帮扶下,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第二,周武王死时,儿子周成王年龄非常小。临终前,周武王托孤周公旦,让其好好照顾周成王,好好管理这个国家,让周王朝国祚绵延千秋万代。周武王死后,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周成王,他的兄弟们不服,认为成王年龄太小,应该传位给兄弟们。周公旦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摄政王,惟恐诸侯及兄弟叛周,于是乃亲自摄政治理天下。
在周公旦摄政期间,同是周文王儿子,周武王兄弟的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发动叛乱,企图推翻周朝,重新立国家掌门人。周公旦平复叛乱,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
在周公旦的摄政期间,周国日趋稳定,有异心的诸侯也都被消灭。当成王长大后,周公旦交出了一切公职,还政给侄子周成王。
这样的事情,当时的王公大臣纷纷称赞。后世的王朝中,很少摄政王能做到周公旦这样,真正还政给皇帝。
(周公旦)
周公旦还政给周成王是非常彻底的,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周成王,而自己做了一件与文化有关的事情, 谋划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制作礼乐。
《尚书大传·康浩》是这样记载的:“周公居摄三年,制礼作乐,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将大作,恐天下莫物品知也。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业德泽,然后营洛,以观天下之心,于是四方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其庭。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
当时的,周朝男女滥情,只要互相喜欢,就可以随时性行为。于是,周公规定,男女结婚之前不能发生关系,要等到结婚以后才行,所以后来才有了“周公之礼”之说。
此外,周公旦还对当时的婚礼进行了整治改革,将男女关系从说亲到结婚,分为七个环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这就是“婚义七礼”。现在,中国各地结婚习俗各有不同,周公旦改革的习俗虽有变化,但是还能看到周公旦改革婚礼提出措施的影子。
周公旦提出的禁止婚前性行为,作为道德约束保留下来,虽然现在婚前性行为的事情屡有发生,但是人们还不敢张扬,那样会受到道德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