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垃圾场的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一日行摄(组图)

  探访原天津意大利租界,现今的天津意大利风情街,其实,虽久有此愿,但总觉也不会有什么惊人的收获。故此,工作的关系时,也曾多次到访过津门,但每次也都是擦肩而过,并不曾驻足,以至留下遗憾。闲下来了,和老伴一商量,决定还是圆了这个愿好。

  一路高铁,几小时,眨眼即至。

  出了天津火车站,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一位东北人,见我们是东北老乡,显得格外亲切,又见我隔着车窗拍照掠过的高楼,就跟我说:我们可以在路过“意大利租界”,现在的意式风情街那站一下,保准你会不停地“咔擦”。

  

  (马可波罗广场的和平女神雕像)

  司机的话,的确不虚。我虽即被眼前现代的高楼大厦所吸引,但那一栋栋、一组组的洋建筑(欧式建筑)却更加撞击着我的心灵,我的思绪遂不由自主地在上下一百年间不断地穿越,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真是五味的翻卷。

  这种感觉,其实也是在很不经意间得来。

  我的探访,也就算正式地开始了。

  我先是趾高气昂地在天津当年的意大利租界,今天的“意式风情街,”徜徉、漫步。

  天津意式风情街 ,也称意大利风情区。它位于天津火车站附近,是由原意大利租界现存的保持较完整的意大利风格的近200余栋百年建筑组成;它包扩天津河北区的进步道、民族路、民主道、民生路、自由道、光复道、光明道等多条道路,是近代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它内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齐耀珊、张学铭、曾国藩家族、冯国璋、李叔同、汤玉麟、卢鹤绂、王卓然、刘髯公、程克、鲍贵卿、华世奎、易兆云、李廷玉、张鸣岐、李文田、章宗祥、孙良诚、倪嗣冲、段芝贵、王一民、王郅隆、 黄郛、曹锐、卢木斋、郑诵先、黎元洪、安文忠、杨以德、齐耀琳、吕调元、靳云鹏、龚心湛等多处近现代中国名人的故居,更还留有蔡锷将军的足迹。同时,许多历史性题材的影视剧也在这里拍摄。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如今,她也是天津的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每天来这里观光游览的游人络绎不绝。

  天津意大利租界的最初建设,其实是来源于一个“小把戏”和一个“小人物”。

  十九世纪末,世界列强的坚船利炮将大清帝国轰了个千窗百孔,大清帝国已无力拒敌于国门之外,列强纷纷踏入国门,并以各种名目占地掠土,“租界”,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列强们占地掠土,意大利王国岂能落后?于是也来分一杯羹,大清帝国的老佛爷---慈禧太后一想,不能给你太好的地方,于是,就把这片低洼的垃圾场给了意大利。老佛爷其实是耍了个小把戏,她想,你意大利看不上,不要了就好了。但结果是意大利王国竟没说什么,要了。

  在公元20世纪的初期,天津因为靠海,又离北京较近,所以,列强们的租界大多设在这里,先后有8个国家在天津设立了9个租界。租界的建设全由洋人们自行解决。因此,成片的欧式建筑便应运而生。

  费洛梯(filete)这个意大利的海军中尉,当年还只是个毛头小伙,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小人物,1902年,他竟被他的王国任命做了他们在大清帝国租界建设项目的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就这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的小人物被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

  整个的租界建设,从办公区、兵营、名人住宅到娱乐场所、生活区、商业区,皆体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建筑“巴洛克式”的建筑特点:红砖白墙,门街高台,屋顶斜檐,立柱浮雕,高贵富有。

  今天,这些典型的建筑,这些百年的艺术作品,都成了我们普通游人的观赏景观,遥想当年,普通的中国人谁敢踏入这里半步呢?

  意租界的中心广场,叫马可波罗广场,如今,仍然叫这个名字。广场的中心立有一处铜制立雕:和平女神雕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和平女神手里举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可是,当年你们这些嘴里喊着和平的洋人们,你们可曾给过中国人的和平吗?

  我驻足沉思。

  

  

  

  (当年的意大利兵营,驻兵998人)

  

  (兵营楼顶屋檐,斜檐、立柱、浮雕)

  

  (兵营墙面的照明灯座)

  

  (当年的租界内小胡同)

  

  

  

  

  

  

  

  (当年唯一对中国人开放的运动场,回力运动场,其实就是个大赌场)

  

  

  

  (马可波罗广场的碉楼,这样的碉楼共有六座,它们围绕这广场,调楼上每天都有士兵站岗)

  

  (百年的对比)

  

  

  (意式商业街)

  

  

  

  

  

  

  (图文:张福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