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不断前行的“十大考古进校园”

  

  北京大学进校园活动现场

  “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活动自2014年在北京大学开始以来,连续四年,参与的学校越来越多,活动安排越来越密集,在普及的基础上越来越突出其学术成果。“进校园”活动已经不局限于获评“十大”的项目,而是围绕某一领域或课题,邀请相关入围终评项目的负责人进入校园,为广大师生带来中国考古最前沿的发现和研究。

  今年的“十大考古”揭晓后几天内,各重大考古发现纷纷被邀请在校园展现,好戏连台。自首都师范大学于4月12日“十大考古”揭晓当日举办活动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也在预先充分策划准备后,于4月13日、4月14日和4月18日,将最新重大发现带到校园,且活动各有特色,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场考古学盛宴。

北京大学:名家云集 深度解读

郭三娟

  

  4月13日下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信息中心承办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深度解读之‘风露越窑千峰翠色——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研究员作为讲演嘉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故宫博物院王光尧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和崔剑锋副教授为点评嘉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中心主任徐天进教授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杭侃:

  “十大考古”是一件比较“热闹”的事情,“热闹”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可以促进公众对考古工作认知的提升。但也不能仅仅只是“热闹”,毕竟学问是寂寞之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已连续三年作为“首站”举办“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恰好今年的“进校园首站”移师首师大,很高兴能够有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而我们今年换一种形式,希望能够做得更深入。所谓深入,是指考古新发现,不能只是停留在发现界面,更大的是“新”,而“新”就依赖于我们研究的深入。陶瓷实际上是联系社会、经济、甚至是外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工业内容,我们的研究也不能仅限于对于它的考古发掘。

  

  秦大树:

  这次是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的深度解读,所以我们就围绕一个题目——越窑的考古来进行。如果仅仅说后司岙窑址,可能就是刚入选十大的“热闹”,而我们今天则希望从方法上和更广泛的角度解读越窑。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直不断地在浙江省内开展陶瓷考古工作,先是在龙泉按照片区做了专题性区域考古调查,基本把大窑、金村、溪口的每个窑址都做了勘察或者小规模的试掘。近两年,浙江省所开始在曹娥江流域和上林湖区域开展专题性区域考古调查,对发现的每个窑址都进行了勘察,甚至作了小规模的发掘,所以才能准确无误地选择后司岙窑址进行发掘。秘色瓷窑址的发现,是陶瓷考古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因为其准确无误地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对应上了。当然,发现背后可以解读的问题有很多,所以请郑建明先生来,不只是讲后司岙窑址,而是对近几年越窑的专题性区域考古调查,做基本考古工作脉络的梳理,然后再重点介绍后司岙窑址。

  

  齐东方:

  我没想到“十大考古新发现”刚刚评选完,关于其基本情况的书——《秘色越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器》已经出版,大家很快就能够分享到发掘成果。这两天新闻、微信在不断推送十大考古新发现,我想到两组词,一组叫“新闻”和“炒作”,另外一组叫“热度”和“学术前沿”,也就是热点前沿。瓷器本身除了是一种实用性器物之外,也有一些是专门用来观赏,但是在唐以前,这种器物还不是很多,只是有些高级器物供宫廷用或者当做礼器,这是有差别的。青瓷含蓄淡雅,直到现在依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倾向。青瓷中最神秘的当属秘色瓷,自宋代以来越来越神秘,一直都是未解之谜。因此,秘色瓷本身以及越窑青瓷不单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发现,它的背后可能会牵扯出很多问题,一个好的考古发掘不只是要解决历史疑案,更重要的还是要提出新的问题。

  

  沈岳明:

  后司岙窑址的发掘是迄今为止陶瓷考古中最为重要的发现。后司岙窑址的发现至少解决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秘色瓷是哪里烧造的,如何烧的问题;然后就是《新唐书·地理志》中讲的越州贡瓷器,唐代贡瓷器的窑场到底在哪里,对这两大问题的解决让后司岙窑址成为最重要的陶瓷考古发现。

  

  王光尧:

  这个窑址的发现,从研究视野各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方向。这些年的发掘,整体上建立起了浙江青瓷史的大框架。而本次发掘在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上也有不少建树,可复原式研究是值得我们陶瓷考古以及其他考古领域学习的。从秘色瓷本身来看,法门寺地宫发掘以后,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秘色瓷,现在找到了生产秘色瓷的窑址,那么从秘色瓷本身的研究——窑址、使用以及在当时的流布问题,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研究序列。此外还涉及到贡御问题,秘色瓷的出现、贡瓷的出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皇家用瓷的新时期,从此进入了贡窑贡瓷的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所以这项发现入评“十大考古”实至名归。

  

  崔剑锋:

  从技术史角度来讲,秘色瓷是青瓷生产技术的一个巅峰,同时也是一个绝唱。这种瓷器是一种薄胎薄釉的青瓷,氧化钙含量很高,而且用瓷石作胎非常难以达到胎釉都正烧的状态,而完美的秘色瓷恰恰达到了这种状态。到后世其他的一些著名的青瓷,包括汝窑、哥窑或者南宋官窑,也是高钙釉,但不像秘色瓷那样施很薄,而是改了一个思路。这种釉烧成过程中很容易流釉,达到正烧状态非常困难,所以就改成厚釉,多施几层,即使外边流釉也不会有很大影响,但总体肯定是仿越窑的,只是变了一个技术思路。

  (摄影:李孔昭 金银珠)

中国人民大学:坦诚交流 集思广益

罗璇 杨东峰

  和北京大学“十大考古进校园”大厅演讲、听众满堂所不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在4月14日下午同时举办了两场小范围的学术沙龙,虽然参加人数不多,但彼此距离更近,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

  

  4月14日下午,“十大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暨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第二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召集人曹斌。沙龙上半场主题为“201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辉做“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和镇江博物馆何汉生做“江苏镇江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发掘”的学术报告。下半场为沙龙圆桌讨论环节,由曹斌主持。

  

  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沙龙

  在沙龙讨论环节,各位学者围绕此次沙龙的主题,从传统考古学、历史学、冶金考古、美术史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钊首先介绍了海南的考古工作情况,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海南考古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未来的工作会逐渐扩展到早段遗址上,以厘清海南地区文化发展的序列。罗武干主要就鲁故城和孙家村遗址的冶金考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指出铜礼器重意识形态,但是工具和兵器的技术要求更高,希望两个遗址在传统考古的基础上能够加入科技考古的因素,加强合作,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裴书研提出青铜器谱系变化及纹饰变化的问题,指出某些地区不一定符合主要谱系,存在一定的差别性,这个问题在孙村遗址和吴国其他铜器上需要关注。陈北辰指出孙家村为一个环壕台地铸铜遗址,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并研究矿源的线索。张翀从艺术史的阐释问题出发,指出早期文明的研究对考古发现和文献的要求都比较高,分析考古现象时,应该更加关注系统化的问题,这样可能会发现更多实物背后所代表的社会分工和管理问题。菊地大树就动物考古中马的起源问题、鲁故城遗址内马具和马匹的问题、吴国用马和车战的问题与发掘者进行了讨论。学术报告人对各位学者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分享了各自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学术报告人均表示青年沙龙是一个平等、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沙龙以考古、技术、艺术、史学相结合的讨论方式,对于未来的工作都有启发。

  (图片提供:曹斌)

  RUC历史考古沙龙

  4月1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主办的RUC历史考古沙龙第十一期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行。召集人刘未以“窑址、沉船与市镇——陶瓷考古漫谈”为主题,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孟原召、上海博物馆王建文作学术报告。参加沙龙的还有来自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和师生。

  

  郑建明长期从事浙江省境内瓷窑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2016年主持发掘了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孟原召主要从事水下沉船遗迹的调查发掘与相关研究,王建文则是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的主要发掘者。三位学者结合自身经历,分别从古代陶瓷的生产、运输及贸易等环节展开了讨论。

  郑建明主要介绍了浙江地区隋唐时期窑业生产的时空分布;孟原召报告题为“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发现”,介绍了近几十年来西沙群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情况,包括一些水下考古方法与知识,总结了水下遗存的分布堆积特点、遗存类别与保存状况;王建文介绍了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的发掘情况及主要收获。

  

  RUC历史考古沙龙

  三位主讲人报告完毕后,在场嘉宾还就窑址区生活遗迹的发现、越窑瓷质匣钵与秘色瓷装烧工艺、唐宋时期青龙镇与日本朝鲜等地的贸易往来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了关于窑址发掘、瓷片整理、发掘报告编写等方面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双双入围2016年度“十大考古”,这反映出陶瓷考古在历史时期考古学当中的独特地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窑址、沉船与市镇,衔接着陶瓷制品从生产,到运输流通,再到贸易消费的整个过程。考察每一个具体环节,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的细节;用宏观的整体视角去把握,一个陶瓷制品的“精彩一生”或许就能浮现在我们眼前。

  (图片提供:杨东峰)

河北师范大学:初次尝试 系列不断

  

  4月18日下午,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泥河湾考古研究院(INA)主办、河北师范大学考古协会承办的“201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系列讲座”在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梅惠杰主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和彭菲就各自主持的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和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进行学术演讲,特邀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教授作为点评嘉宾。此次系河北师范大学首次举办“十大考古”进校园活动,最前沿的考古发现吸引了广大年轻学生积极到会,学校师生和校外人士逾1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进校园活动现场

  谢飞:

  两个讲座令人耳目一新。从今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来看,目前的考古学界应该是在朝着年轻化发展,中青年考古学家开始脱颖而出。河北师大能把两位负责人请来,对在座的青年学生是一个正确的引导,吸引他们热爱考古、向往考古。

  在广袤的高原发现距今三万年前后的人类石器加工场,这是非常难得的。由于发掘面积和工作时间有限,更多的文化信息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来获取。相信通过三、五年的研究,这个遗址将为我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人类文化与技术演变信息。特别是通过石叶技术的深入分析,最终总能建立中国境内及中国和欧亚的文化关系。在鸽子山遗址原生地层里出土大量的磨盘,其用途和反映的生业信息值得深思。如果有灶和火塘,有柱洞,再加上发现的相关遗迹,能否确定该遗址是居住址?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看,鸽子山遗址的发现要比于家沟和马鞍山,包括柿子滩等地点的资料都丰富,期望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

  

  学生提问

  该系列活动还将陆续邀请“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等考古项目的负责人带来更多的精彩讲座。

  

  学生提问

  (图片提供:梅惠杰)

  全文节选自相关会议纪要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7年4月28日5版。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